俗話說渾水摸魚,對大唐的軍閥來說是渾水壯大。
安史之亂前西北藩鎮最強,一場安史之亂讓本來不出眾的朔方系成為了大唐的主力軍。
大唐皇帝們對朔方軍是又要依靠又不放心,想削弱,沒機會。不論面對河北軍閥還是吐蕃,還得靠朔方軍幫忙。朔方軍不出手,皇帝只能跑。
雖有親兵神策軍,可畢竟是后起之秀,人數還是太少。
可一場奉天之難,朔方系將領李懷光叛變,讓唐德宗有機會徹底打擊朔方軍,這場混亂中,唐德宗趁勢發展自己的親兵神策軍。
橫行數十年的朔方軍被瓦解,神策軍走上了核心舞臺。
既然要發展,兵力要跟上,所以唐廷通過三個手段發展神策軍。
第一軟性收編其它藩鎮。
軟性指唐廷不是生硬地把其它藩鎮軍隊編入神策軍,而是等待其它藩鎮出問題時,順勢收編。這個問題主要指藩鎮主帥死后,唐廷順勢給關愛,表示兄弟們來投入朝廷的懷抱吧,好吃好喝榮華富貴。
而藩鎮軍隊從地方編制一躍成為中央編制也很開心,所以雙方一拍即合。
比如鎮國軍節度使駱元光死后,他的部隊直接編入神策軍。名將渾堿死后,他的部將李朝采也劃歸神策軍。
這個好處是藩鎮軍隊人數多,戰力強,直接使神策軍戰力飛升。
第二擴大神策軍控制范圍,讓神策軍的將領擔任西北藩鎮節度,這樣算是間接把藩鎮納入神策軍管轄。
比如西北最重要的鳳翔鎮,先讓李晟擔任節度使,后來讓他的部將邢君牙替代李晟,最后讓神策軍將領張昌管理鳳翔。通過這種神策軍將領循序漸進擔任節度使方式,使鳳翔鎮成為神策軍派系。
第三是招募新兵,這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招募普通百姓,二是將安史之亂中河西隴右等地方跑到長安的外族和士兵招募為神策軍士兵。
通過以上三種方式,神策軍兵力和控制范圍逐步擴大,成為唐廷手中最關鍵軍事力量,到貞元十四年,神策軍兵力達到巔峰的十五萬。
此時的神策軍不是簡單的保衛皇帝安全的禁軍,已經完全取代朔方軍,成為了對抗吐蕃和割據藩鎮野戰兵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