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說來,《孤舟》這部劇完全是“人抬劇”的典型,不少演員精湛的演技拯救了這部劇,發揮了力挽狂瀾的作用。
其中最讓人驚艷的莫過于飾演紀玉卿的演員張靜靜。
她的表演可以用兩個字來形容——“抓人”。
事實上,到后期,紀玉卿完全成為了不少觀眾堅持追劇的動力,無疑是整部劇里脫穎而出的一抹亮色和一股清流,一個人就起到了“引人入勝”的效果。
人均八百個心眼子,大家爾虞我詐得斗個你死我活之時,唯有紀玉卿自己歲月靜好,守著自己的小家庭,只心心念念顧著“老公孩子熱炕頭”。
值得一提的是,她貪財不假,但她更愛家,這一點從她最后為了挽救家人而孤注一擲可以看出。
內憂外患,黨同伐異,這些她通通熟視無睹,所有人皆是憂心忡忡,愁上眉頭,紀玉卿的日子卻過得和和美美,近乎無憂無慮。
當然,她貌美如花的背后肯定有人負重前行,紀玉卿對內的“單純”是丈夫周知非在外的“詭計多端”“老謀深算”換來的,不管有意還是無意,客觀上,他都為她開辟了一片凈土。
雖然周知非說和老紀是搭伙過日子,但互補的兩個人著實互為良配,“無腦卻忠誠”的紀玉卿最適合他,她給足了他安全感,也是他最后僅存的一點良心的棲息地。
父愛則母靜,母靜則子安,子安則家和,家和萬事興。
表面上這個家離不開周知非,實質上,紀玉卿和誰組建家庭都能幸福美滿。
“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她有幸福的能力,好心態決定女人的一生,紀玉卿的超絕鈍感力是她能笑到最后的最本質的東西。
你可以說她缺心眼,但她的確心思澄澈,也可以說她愚笨,但不管從過程還是從結果來看,紀玉卿都堪稱人生贏家了。
不甚圓滑、不太敏感、神經大條、有點粗糙也大大咧咧,常常分不清什么是幽默什么是滑稽,紀玉卿身上的遲鈍是一種巨大的能量,這使得任何人的批評和嘲弄都傷害不了她。
事緩則圓,人緩則安。
紀玉卿不會內耗不會郁郁寡歡不會斤斤計較不會自尋煩惱,反而顯得寬容大度、不拘小節、大智若愚,是個大氣又可愛的女子。
演員張靜靜尤為絲滑的表演是錦上添花的。
四兩撥千斤般精準拿捏住了角色的靈魂,她將愛財、忠貞、堅韌、智慧、明朗、嬌媚、充滿煙火氣的有血有肉也無比鮮活的紀玉卿演繹得入木三分。
她曾經說過一句話:
“我不怕大家說我演得不出彩,我怕大家說我演得特別假。”
現在看來,在《孤舟》里,她做到了,張靜靜這一次憑實力出圈了,也不枉她這么多年來一直努力深耕演技。
《時光正好》里的黃思思;
《信仰》里的莊媚嬌;
《幸福敲了兩次門》里的羅楠楠;
《不知東方既白》里的東方廌;
《最后一張簽證》里的姚嘉麗;
《大米市》里的姚玉琴;
《新安家族》里的汪文靜……
籍籍無名的張靜靜在演藝圈的位置是尷尬的,年近40,出道16年,她的作品少得可憐——這樣一個演技好、長得美、氣質佳的女演員被迫淪為了滄海遺珠是說不通的。
而一直以來,張靜靜也尤為佛系,本本分分拍戲,從不扎戲,很少營銷,就像她說的那樣:
“我不是工作狂,只是一個純粹的演員。”
為什么觀眾都覺得紀玉卿就像是活在那個時代的人,讓人代入和共情得尤為順理成章,角色仿佛就長在她身上一樣?
因為張靜靜有作為演員的信念感。
她做了大量的功課,不僅親自走訪拍攝地,而且那個年代的書信、日記等各種歷史資料被她融會貫通地內化到自己身上然后以此賦予角色靈魂。
事實上,張靜靜只是做了一個演員該做的事,而市場上不是誰都能稱呼“演員”二字的。
拍《不知東方既白》的時候,因為角色需要,她騎上了哈雷機車,但在下來的時候車子沒支撐住,眼見著就要往她腿上倒。
在千鈞一發之際,還好在僅剩0.1秒的時候,張靜靜反應過來了,快速把快被壓到的腿抽出來,免掉了粉碎性骨折甚至是斷腿的災禍,要知道那輛機車足足有700斤。
這是不幸中的萬幸,最后她只是腿被扭到了,現在想起來,張靜靜還會后怕得身上泛起一陣陣冷汗。
她想要做一個角色靠前,而自己退后的演員。
張靜靜享受于純粹地當一名演員——其最大的幸福感是可以去嘗試各種各樣的人生,對她而言,是以戲劇形式展開的一種自我精神治療。
而一般人生活中只有一個角色,不能不負責任地說換軌道就換軌道,反而要壓抑得多。
其實,張靜靜并沒有讓自己大火的目標,雖然,她曾經差點就一夜爆火了。
來自山東省濟南市,張靜靜的心中從小就種下了表演的種子,她在就讀于濟南二中時就隨濟南市教育代表團前往芬蘭進行合唱團文藝匯報演出了。
幾乎是水到渠成的,2004年,她考入了上海戲劇學院。
大一的時候,天上掉的一塊大餡餅差點砸中了張靜靜。
“李安想見見你。”
一個電話打進來,一開口就是大導演李安的名號,她不疑有他,覺得這不是騙子,就是惡作劇。
“我是《色·戒》劇組的,李安導演希望你能去北京試一下女主角王佳芝的戲份。”
對方苦口婆心地解釋后,張靜靜將信將疑踏上了去往北京的行程,到達試鏡地在坐電梯的時候,還看到了也去試戲的劉亦菲。
那不是騙子,李安導演也確實很禮貌且客氣地接待了她,于是初出茅廬的她誠惶誠恐進行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試戲。
試戲的一個月后,李安來到了上海,他們有了第二次見面。
這回多出了一個人,她是湯唯。
張靜靜和湯唯面對面坐著,李安在中間拿著攝影機,左看看右看看,左拍拍右拍拍,在兩人之間猶豫糾結。
又一個月后,湯唯成了王佳芝,張靜靜遺憾落選了。
不過后來李安還專門邀請她前往片場,而且還堅持讓她換上戲服,客串了一個很小的角色,留作紀念。
時也命也,差一點點,一夜爆火的就是張靜靜了。
命運弄人,兩人當年都是一張白紙,可如今卻是有如云泥之別,湯唯是蜚聲國內外,宛如眾星捧月一般大紅大紫,而張靜靜卻無人問津甚至查無此人。
說不可惜是不可能的,畢竟李安選演員不看演技,這說明其中運氣占了絕大的比例。
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對張靜靜而言,那早已是前塵往事,被歲月磨平了棱角,她早已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我不是很期待成當紅辣子雞,因為真的爆紅意味著身后有太多的責任。”
張靜靜是很有主見的人,她希望自己的人生是可控的,希望自己的生活能按自己的軌跡去完成,無論是工作還是感情,她都不會去違心地勉強自己。
38歲的張靜靜迄今仍是單身一人,目前也沒有進入婚姻的打算。
在感情里,她并不被動,相反,她是一個很有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的自尊自洽之人。
待嫁閨中,等待蓋世英雄踩著七彩祥云來迎娶,不是張靜靜所遐想的狀態,她不會等別人來追。
在關系里的兩個人,同時都擦出火花的雙向奔赴的情況畢竟少見,大多數怎么樣都會是一個主動一點,一個被動一點的狀態。
傳統觀念里,大部分是男生主動多一點。
而在張靜靜的概念里,這沒有男女之分,誰先看上誰了,誰更感興趣一點,就主動。
所以獨身的問題不在于行動層面,而在于“人”上。
她并沒有遇到可以讓自己主動的心儀對象。
實際上,張靜靜并沒有覺得結婚生子是一個必選項。
大多時候,婚姻不是愛情的完美結局,而僅僅是另一種生活的開始。
說婚姻無關愛情那的確言過其實,但它說到底不是純粹的愛情,本質還是利益的聯合與重整。
也許我們更需要的是良好的親密關系,而不是婚姻。
大齡未婚未育似乎不影響她幸福的生活狀態,她很幸運的一點是父母不會在這方面給她施壓。
婚姻對精神獨立也精神獨立的張靜靜而言,算不得錦上添花,也并非雪中送炭,它更像是一種可以嘗試去感受的生活模式,選擇權在她手里。
而目前,她選擇不進入婚姻。
感情也好,工作也罷,張靜靜希望人生的主動權盡量把控在自己手上,因為她一輩子最重要的功課還是在與自己相處上。
只有她自己狀態好了,工作上她才能在大浪淘沙之后迎來柳暗花明,感情上才能在好好生活的狀態里遇到對的人。
38歲,張靜靜還在路上。
雖然她不想紅,但是她該紅了,雖然她不婚,但是這不妨礙她是幸福的。
——原創不易,敬請點贊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