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之前徒步瀏陽河已歷5個假期:去年五一、端午、今年元旦、清明、五一。今年端午節假期,我緊接著前面的行程,乘車到瀏陽市達滸鎮中心,繼續沿瀏陽河上行,經瀏陽市大圍山鎮,到達北麓園村黨群服務中心,乘車返回長沙市區。
以往每一段行程結束后,我都以散記的形式,在自媒體上發布了圖文,介紹了沿途見聞,這次也不例外。
一
6月10日,端午節,瀏陽市大圍山鎮,陣雨,空氣十分濕潤,溫度20多度。
這天清早,我從鎮中心出發,撐著傘走在楚東村的雨林中,大圍山初中就在巷子灘屋場。
這兒有個雕塑,大概是爺兒倆,都坐著,大人手里拿著一只蘋果,遞給旁邊的孩子。
前面在大圍山水果公園河段出現一座鐵索橋,中間鋪木板,兩側有欄桿。人走在上面,有點晃晃悠悠的。膽子小的估計不敢上橋走。此橋被命名為憶紅橋,據了解,戰爭年代,這里曾架設浮橋一座。
路邊的指示牌上顯示,不遠處就是兩個有名的景點跳石橋和錦綬堂。
二
跳石橋位于瀏陽市大圍山鎮珠琳坪與漾水灣之間的大溪河上。據清道光年間(1821-1850)碑記,為明代魯榮業捐資修建,后經清康熙、乾隆、嘉慶三次修復加固,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跳石橋為獨立的石墩相間形成,共有62個石墩。石墩為長方體,高出水面約0.6米,底部嵌入河床。墩長約1米,寬約0.25米,每兩墩之間相距約0.4米,靠近漾水灣一側的主航道,兩墩之間相隔3米余,上架活動跳板供通行,以利船、筏駛過。橋邊原有兩架大筒車,半掩于青翠竹林和高大樟樹綠蔭中,與石墩一動一靜,相映成趣,恰如一幅別致的山水畫,曾為多部電影、電視劇的外景拍攝地,是瀏陽河上一道獨特的風景線。現在大筒車早已不見了蹤影。
由于下了不少雨,大溪河水位上漲了一些,遠遠看去,水流在石墩之間沖激出令人眼花的浪波,人走到河中心,看著洶涌的波濤,難免心怯。雨天石墩上難免有點滑,過橋的難度加大。
有兩位六七十歲的老人合用一把雨傘向河邊走來,兩人不能并排走,那位阿姨撐著傘先從跳石橋上過去,男的把外衣往上提以遮住腦袋,他也過去了。另有一人一手撐傘,一手拎著一只水桶從河那邊走過來。估計他們就是附近的人,經常走這個橋,因此看不出他們害怕,輕輕松松走過去如履平地。
我在橋上來回走了兩趟,走到河中間時多少還是有點膽顫心驚的。回到岸邊,我仔細看了宣傳牌上的“楚東屋場管理委員會組織機構”“屋場議事協商決策制度”“星級文明戶評比制度”“星級文明戶評比欄”“屋場建設籌資籌勞榜”等內容,這些內容可以說是近年來我國比較富裕的農村管理的一個縮影。
三
從跳石橋左岸往上走,過公路往斜坡上走幾分鐘即到位于瀏陽市楚東山村楚東山美麗屋場的錦綬堂。
楚東村內有湖南省蘇維埃政府駐地舊址(錦綬堂)、中共湘鄂贛省委第一次代表大會舊址(楚東山大屋)、馬鞍山戰壕等紅色景點,這是集旅游觀光、采果、民宿、農家樂一體化的全域旅游特色村,精心打造錦綬堂國家AAA級景區。
錦綬堂始建于清光緒23年(1897年),由受清朝旌表的涂劉氏為紀念丈夫涂儒玫(字文綬)中舉而建,為清末莊園式建筑。莊園占地4000平方米,坐北朝南,磚木結構,共有雕梁畫棟的兩層樓房100多間。
1930年7月,彭德懷、滕代遠率領部隊,勝利攻占湖南省會長沙,隨即成立湖南省蘇維埃政府。次年,湖南省蘇維埃政府曾設于錦綬堂,駐扎了7個月,它是中國共產黨正式建立的全國第一個建制省蘇維埃政權,出臺了一系列蘇維埃政策、布告,領導土地革命和蘇區建設,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政權建設和革命運動提供了寶貴經驗,是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先聲。
湖南省蘇維埃政府舊址展示利用項目分為復原陳列和史實陳列兩個部分。復原陳列面積包括省蘇維埃政府接待室、赤色軍事政治學校、石印局、造幣廠、訓練場、楊幼麟住所等33處場景的模擬復原。《湖南省蘇維埃政府史實陳列》面積約600平方米,主要分三大部分,分別展示湖南省蘇維埃政府的成立、執政探索、精神價值與意義。
1960年舊址被定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錦綬堂門口的巨石上,攜刻著“執政先聲”4個大字,往上可見“錦綬堂游客中心”。這里以展板的形式,介紹了秋收起義文家市會師舊址里仁小學、秋收起義文家市會師舊址增補點彭家大屋、積谷倉及江口陳家祠堂、李白(烈士)故居、焦達峰故居、易蕩平故居、歐陽予倩故居、新算學館奎文閣、楊世明故居、瀏北烈士陵園、錦綬堂——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楚東村——國家第二批傳統保護村落、大圍山梨——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示范樣板。
“湖南省蘇維埃政府舊址”位于瀏陽市大圍山鎮楚東村漾水灣組,其銘牌就設在大門口。大門外就是水面鋪滿睡蓮的池塘。池塘里,一朵朵睡蓮正默默地盛開著。
四
湖南省蘇維埃政府舊址為磚木兩層結構,三進院落,四周建有垣墻圍護為天井院落式民居建筑組群,有房屋108間,天井17個。院子里的檐下墻上還留有“工農專政”“男女平權”等當年口號的字樣,墻頂端檐下處,攜刻著書法或繪畫作品。整個建筑的外墻及部分內墻粉刷過,墻壁上還張貼或擺放有“珍惜農民血汗嚴禁農民”“發展農業生產”“敵退我追,敵疲我打”“敵進我退,敵駐我擾”“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標語。審判室正面墻上貼著“思過悔罪,重新做人”字樣的標語。
90多年前,1930—1931年間,湖南省蘇維埃政府機構先后兩次入駐錦綬堂辦公,時間長達9個多月。現舊址墻面上除保存有大量的紅軍標語外,還有油印小報及湖南省蘇維埃政府財務收支表等。
我一間屋子一間屋子地仔細看,一個場景一個場景地拍照片,因為外面下好大的雨,此時此地又只有我一個人在參觀,沒有人打擾,也很難看到管理人員。在這些房間里,似乎還留著當年政府機構工作人員的影子,還回蕩著那些工作人員的聲音。
一片開闊地上,豎著幾十根水泥樁,“我”軍正與“敵人”激戰,有的打掩護,有的正向“敵”方陣地葡萄前進,有的正不顧槍林彈雨向前沖殺。我耳邊仿佛聽到子彈的呼嘯聲、炮彈爆炸聲。
環顧四周,磚墻上部用壁畫和書法裝飾了一圈,這些作品都是很有藝術水準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