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飛船的兩位宇航員已經滯留太空兩個月了,計劃的時間僅僅是八天,在此前的任務中,無論是測試還是點火,波音都沒有什么問題,但是卻在前往國際空間站過程中波音飛船出現了氦氣泄漏和推進器故障的狀況,可是那時已經無法找到問題的根源。一般情況下NASA不會放棄任何一艘飛船,但是如果這樣的情況下堅持波音返航,這對宇航員的生命是極其不負責任的,因此現在他們已經在考慮放棄。
放棄是指放棄載人返回,飛船可以獨自 “空返”,但是在這個決定最終被執行之前,還有一點時間來扭轉,但是明顯時間不多了,為了后續龍飛船任務的開展,要求波音飛船在此之前騰出對接端口。不過目前最亟待解決的是兩名宇航員的安全,如何讓他們平安返回地球,他們遲遲沒有返回的原因其實除了不想放棄波音載人返回的可能外,還有其它的原因在里面,如果決定放棄那返回的辦法有很多,但是也是NASA顧慮的地方,其實到現在還不放棄波音載人返回也是試圖回避尷尬的局面。
為什么這么說呢,其實現在這兩名宇航員返回地球有兩個解決辦法,一是NASA自己接回來,二是俄羅斯給接回來。NASA的 Crew-9 剛好有兩個位置可以供他們搭乘,但是這個方案或許只能作為最終極的選擇,因為這是對波音飛船的未來不管不顧的做法。俄羅斯的聯盟號帶回是第二個解決方案,但是美國肯定會有利益上的損失。
為什么這么說呢,NASA肯定是傾向龍飛船來執行任務的,因為用自己國家的資源接人,必然省下一筆不小的交通費,而且自己的火箭發射起來不費事,但是NASA不能果斷拍板,因為他們知道這會惹俄羅斯不滿,所以只能作為終極選擇。
為什么俄羅斯會不滿呢,因為波音飛船火箭使用的通用芯——RD-180液氧煤油火箭發動機,是俄羅斯研發的,并且因為國際關系緊張已經停止向美國供應該發動機,NASA正處在尋找機會轉機的階段,如果在波音這件事上不主動讓利示好,那他們的關系就失去緩解的機會,甚至一直維持的友好合作也就破裂了,更不用說發動機的事了,沒有發動機支撐這對波音肯定是一次打擊。所以現在有解決辦法,但是NASA兩面猶豫遲遲不做決定。
波音也是讓NASA挺上火的一個事,NASA為波音支付了42億的開展6次國際空間站運營飛行的合同,結果不僅錢沒夠,首次載人飛行就出現了問題,如果任務失敗還要返回測試階段,虧損還要繼續擴大,而且不僅NASA著急,國際空間站也要提前退休了,可能就是在2031年一艘升級版的龍飛船將在把它推向海洋中的偏遠地方后摧毀,因此留給波音的時間很少,如果這次任務不能解決,后面的載人飛行任務就很難再有機會,美國就做了虧本買賣。所以,美國也是十分的上火,但是都已經做了這么多了,怎么可能輕易放棄,想能省一點是一點,但是又怕得罪了俄羅斯,直接把波音的后路走沒了。
國際空間站時間不夠,目前就只有中國的空間站了,但是讓波音進入中國空間站簡直是天方夜譚,說到底還是因為“沃爾夫條款”,只要這個條約在,我們的航天合作就不會和美國有交集,我國是有國際道義,如果美國不這么針對,波音就還有很多的時間,甚至他們被困的宇航員我們也可以伸手援救,但是現在我們不僅沒有這個義務,而且這么做還會觸犯法律,所以,在這件事情上,我們不會和美國產生交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