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就聽說條條大路通羅馬,古羅馬因此繁榮強大。
英吉利,打通海上通道,從這海直到那海,從大河直到地極,它是執掌權柄的日不落帝國。
在華夏,一條“絲綢之路”成為溝通東西方商貿和文化的重要通路。
路網的延伸,小則創富一個區域,大則改變一座城市的經濟格局,交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01
從前的德陽很小,小到只有東西南北四條街。也正是這四條街,囊括了小縣城人民生活的全部。
1984年的9月12日,國務院批復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德陽市市中區的請示》:“同意撤銷德陽縣建制,將德陽縣的行政區域劃歸德陽市,德陽市設立市中區。”
之后,德陽將迎來巨大的變化。
這年的12月28日,德陽第一條坦途“大道”舉行開工典禮,它長約2.3公里,寬約50米。分為東段、中段、與西段。
東段兩旁是市級機關為主的行政區,中段為文化區,西段為商業服務區。
這條路,是德陽建市之后的第一條市區主干道,也是政商、文化、經濟、城市形象聚集的一條路。
它就是長江路!
▲上世紀80年代,尚未完全竣工的東西干道局部。(現長江西路彩泉路口至華山路口)
時至今日,長江路依然是德陽“行政級別”最高的一條路。在這條路的兩旁,全是重量級的單位。
從東至西:德陽市公安局、德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德陽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德陽市農機局、德陽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中共德陽市委員會、德陽市委、德陽市人大、德陽市政協、德陽市政府、德陽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旌北分局等等
德陽市中區你不可能再找出來一條比長江路有資歷有級別的路。
就像長安街,一條長街歷經了中華民族的滄桑,印證了共和國的成長;像一本無字的書籍,在歷史的風雨里佇立了一個世紀;一條被賦予了深厚意義的“神州第一街”。
就像南京的長江路,六朝古都,明朝、清朝、民國的府邸都曾落戶于長江路。
▲德陽長江路東西干道。
“一條長江路,半部德陽史”
這條德陽人熟悉的“行政文化商業一條街”上,有許多建市以來德陽城的興旺發達的見證。
02
現在的德陽,越來越大。
隨著德陽城市框架向外延伸,德陽通向四面八方的路也越來越多。能代表德陽的路也不止有長江路這一條。
比如沱江路,連接在天府大道北延線上,它也是德陽的顏值擔當,八主四輔車道顯得格外壯觀。
每一座城市,都有一條代表城市顏值,城市環境,城市等級的路。
這條路通常叫迎賓大道,你走到任何一個城市去,基本上都有這樣一條路,或者多條,取決于城市大小,修得格外好,裝點各位花哨,顏值格外的高。
這條大道要能夠展示城市的品味,體現城市的特色,代表城市形象。
這種路,通常都是下高速的地方,因為要迎接八方賓客。
比如像這條路。
一路上都是紫荊樹,滿樹繁花似錦,印象是不是就特別深刻。
德陽高速路出入口,嗯,似乎就那樣吧。
不過呢,德陽正在修建一條新的城市迎賓大道。這條路就是廬山南路延長線的一部分,一頭連接在成綿高速擴容,一頭連接的是德陽城區。更遠一些,可以連接到天府國際機場。
目前,修這條路也在進行交通管制。
從廬山南路到廬山北路,一路上也將穿越德陽多個區域,從齊家堰的大學科技園,到柳梢堰的柳梢堰濕地公園,再到電信廣場,再往北到黃河片區,旌北新區,經過文德湖公園。
再再往北,就是德羅快速通道。
廬山路,可以說是德陽最長,最寬,最完整,最好走的一條交通大動脈。
整條路都是同樣的標準,和比較統一的顏值。
回想當初,廬山路還沒有提檔升級前。
還有人記得廬山路的樣子嗎?猶記得當年有人吐槽。而如今,廬山路卻是上下班通勤最快捷的路之一。
對比泰山路,就很割裂。
▲泰山北路
珠江路往北的泰山路,一直沒有改善,開在上面有些顛簸。珠江路往南,經過提檔升級就很平順。倒是希望,經過S11線這么一搞,泰山北路也能順便提檔升級一下,改善一下顏值與功能,必經也是德陽的主干道。
03
扯遠了。
德陽兩條縱向的“巨龍”,一條就是廬山路,一條就是泰山路。廬山路往南,是今后的迎賓大道。
縱貫南北,氣勢恢宏,展現了德陽這座城市的新跨度與新氣度。
一頭連著城市,一頭通向遠方,這才是名副其實的迎賓大道。
盛裝“迎賓”,這是文明城市德陽的待客之道。
作為展示德陽城市形象的第一窗口要道,必是繁花似錦、綠樹成蔭的長廊綠道。
雖然還沒看到效果,也未見到實景。
情不自禁,期待了起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