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來到騰沖調研時指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大批能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講好的人才,講人民群眾聽得懂、聽得進的話語,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近年來,和順鎮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聚焦“講什么”“誰來講”“怎么講”“為何講”進行實踐探索,努力培養基層理論學習宣講隊伍,建好用活基層理論學習宣講陣地,積極探索基層理論學習宣講路徑,用“鄉音”傳“黨音”,既讓宣講有高度、又讓宣講接地氣,全面構建學理、講理、用理學理格局,著力打造“‘艾’講理論 ·‘理’響和順”宣講品牌,推動黨的創新理論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
一、聚焦“四性合一”,讓宣講內容“實起來”,解決“講什么”的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學習貫徹黨的創新理論作為思想武裝的重中之重”。學習黨的創新理論首要的抓手就是解決基層宣講工作,我們更要講出“百姓味道”“基層聲音”“時代道理”。把黨的創新理論與基層各項社會事業發展結合起來,把群眾需要的知識講清楚。我們始終堅持導向為魂、內容為王、創新為要,突出政治性、實踐性、結合性和針對性,讓宣講內容“實起來”。一是突出政治性。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一中、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持續抓好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宣傳教育和黨紀學習教育,引導人民群眾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為國家和民族作出的偉大貢獻,深刻感悟中國共產黨始終不渝為人民的初心宗旨,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不斷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二是突出實踐性。著眼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運用,堅持理論指導實踐有行動、見成效。用理論指導實踐,以籌辦“5·19中國旅游日”主會場活動、高位推進國家5A級旅游景區的創建、農村人居環境提升、旅游高質量發展等重點工作為切入口,以實干開路、用實績說話,全鎮上下深切感受到了理論偉力與思想偉力,感受到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幸福新和順的幸福成果和生動實踐。三是突出結合性。深刻把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思想內容、使命追求、開放品格等方面高度的契合性,不斷推進“第二個結合”。深入挖掘和順文化中蘊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全方位地展現和順人民追求美好幸福生活、勤勞堅韌、自強不息、創新創造的故事。四是突出針對性。充分用好“哲人故里”這一鮮活載體,大力弘揚艾思奇“忠誠戰士”的精神,以《大眾哲學》生動實踐為例,扎實推進對象化、分眾化、差異化理論宣講,準確把握鎮村黨員、基層群眾、專家學者、外來游客等不同群體的需求特點,量體裁衣、分類宣講。善用“小切口”解析“大道理”,既講如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道理”,又講如何解決群眾身邊實際問題的“小道理”,既有集中統一的權威宣講,又有為不同受眾量身打造的個性化宣講。確保“上接天氣”“下接地氣”,增強理論宣講的“煙火氣”,把“課堂講”變為“板凳會”,把政策語變為大眾話,講出“百姓味道”“時代味道”,實現理論思想、道德風尚、惠民政策、法律常識、致富技能大眾化傳播。
二、建強“十支隊伍”,讓宣講隊伍“強起來”,解決“誰來講”的問題
堅持突出地方特色,建好用好各類宣講隊伍,圍繞宣講權威性和地方特色性相結合的原則,構建“1+10+N”宣講新格局,讓宣講隊伍“強起來”。一是建好1支艾思奇百姓宣講團(鎮級隊伍)。依托優勢建立和順宣講人才庫,整合機關事業單位、企業、學校、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志愿者、鄉村干部等力量,配合市級調整充實艾思奇百姓宣講團“4個100”宣講隊伍,統籌宣講隊伍扎實開展理論宣講。二是建強10支鎮級宣講隊。結合和順優勢特點組建領導干部宣講隊、老干部宣講隊、專家學者宣講隊、華僑游子宣講隊、教師宣講隊、鄉賢能人宣講隊、文藝宣講隊、企業商戶宣講隊、歸僑僑眷宣講隊、思奇少年宣講隊10支隊伍,構建起適應不同受眾群體宣講需求、專兼職相結合的宣講格局。三是建活N支基層小分隊。由各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各駐和部門牽頭,發展培養行業業務骨干、農村黨員、志愿者、“草根名嘴”等人員作為優秀宣講員,組建N支接地氣的基層宣講小分隊,以“身邊小事”為切入點,把“書面語”譯成“土味語”,用“小故事”闡釋“大道理”。
三、辦好“十類課堂”,讓宣講方式“活起來”,解決“怎么講”的問題
始終堅持以通俗化大眾化引領理論宣傳宣講形式創新,讓黨的創新理論全時空陪伴、全過程互動、全方位沉浸,讓宣講方式“活起來”。一是圍繞學深悟透辦好黨員領學課堂。充分發揮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示范帶動作用,通過鎮黨委理論宣講、專題黨課等方式,帶動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開展學習1500余場次。二是圍繞紅色資源辦好優質研學課堂。用好用活“六個一”紅色研學線路,圍繞“一理論、一條路、一堡壘、一群人、一扇窗、一座‘僑’、一個家”提升研學內涵,共接待6000余批次15萬人次參與學習。三是圍繞群眾需求辦好身邊“流動課堂”。通過月臺會、庭院電影、火塘宣講、百姓講堂等形式,與群眾講政策、談發展、話家常,累計開展各類活動7000余場次,受眾6萬余人次。四是圍繞資源整合發揮辦好基層共享課堂。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農家書屋等陣地,開展理論、政策、科普等宣講培訓450場次。五是圍繞互動交流辦好學習研討課堂。創新打造面向游客和群眾的特色理論宣講品牌——“和順講堂”,構建“領導干部+專家學者+企業商戶+游客+居民”的“多元主體”共講共話格局。六是圍繞靈活便捷辦好網絡“指尖課堂”。用好用活“云端”平臺,打造《百年和順圖書館青年往事》《一代哲人艾思奇》等微傳播作品,讓“云上”宣講有聲有色。七是圍繞喜聞樂見辦好文藝傳播課堂。發動21支群眾文藝隊,常態化組織文藝宣講、文化展演、非遺傳承等活動。八是圍繞發展塑形辦好“思奇少年”課堂。編寫7本校內思政教材,編排情景劇《最后一課》,開展“爭做思奇少年”活動30余場次、“小小講解員”培訓40余場次。九是圍繞凝心鑄魂辦好和順“僑”聲課堂。搭建“八個一”“僑”聲宣講平臺,厚植同根同源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十是圍繞真信篤行辦好服務群眾“實踐課堂”。建立黨員領導干部黨支部聯系點13個、黨員服務驛站2個、“黨員先鋒崗”100余個,選派82名鎮村干部擔任基層網格員,把“實踐課堂”前移到基層一線。
四、走好“群眾路線”,讓宣講結果“顯出來”,解決“為何講”的問題
深情似海,厚望如山。我們始終結合從中央決策的視覺看,把黨的創新理論講系統、講全面;從基層實踐的結合看,把黨的創新理論講清楚、講明白;從百姓期盼的需求看,把黨的創新理論講所惑、講所盼。近年來,和順鎮始終聚焦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這個首要政治任務,全力推動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在哲人故里落地生根、開花結果。通過深入全面的理論學習宣講,真正實現了“讓理論掌握群眾、讓群眾掌握理論”,全鎮上下緊緊圍繞“爭當鄉村振興的標桿、爭創傳統村落保護的示范、爭做旅游發展的引領”的目標定位,高質量實施了紅色村組織振興建設紅色美麗村莊項目,“5·19中國旅游日”主會場活動在和順舉辦,國家5A級旅游景區創建成功,景區接待游客數翻倍增長,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穩定增長;村集體經濟收入均達40萬元以上,被評為云南省鄉村振興“百千萬”工程示范鄉鎮;路燈安裝、消防器材配備、道路改造等一件件得民心、順民意的實事好事相繼辦成,古鎮里環境更美、生態更優、游人如織、百姓安樂。
下步工作中,我們將不斷創新工作方法,講好一條走向群眾身邊的大眾化創新理論道路,抓好“‘艾’講理論 ·‘理’響和順”品牌打造,推動理論宣講走深走實,凝聚奮進新征程的蓬勃力量,讓黨的創新理論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
來源:和順鎮政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