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592年5月,本著安定國內群雄,一統東亞的野心,“猴子”豐臣秀吉開始侵朝戰爭,這就是歷史著名的壬辰倭亂。
至于朝鮮,也是個奇葩的國家,只有中國打他時候抵抗的厲害,其他任何國家打他都是一敗涂地。
隋朝打一亡國都沒能拿下,大唐從太宗打到高宗才勉強擼下來。這半島面對整天火山爆發吃生魚說話一頓嘰嘰哇哇的倭寇一潰千里,幾個月時間,八道盡丟,每道丟的速度比月份還快。
朝鮮君臣經過激動但不激烈的討論,決定自古至今一如既往的策略向中原王朝求援,也就是此時的大明。
明廷這邊通過激烈卻不激動的討論,決定自古至今一如既往的策略救朝鮮。
公元1592年10月,兵部任命宋應昌為朝鮮經略,策劃抗倭援朝事項。
宋應昌是個負責任的明白人。
說他負責任是他知道此事重大,必須調動強兵悍將才能抗倭成功;明白指宋應昌知道自己書生出身,并且沒領過兵,威望不足,人心各向,各地大將肯定不會配合自己。
宋應昌明白,聰明絕頂的萬歷皇帝也明白,他親自下詔,要求文武大臣都不能阻撓宋應昌調兵,誰阻撓宋應昌調兵,可直接斬首。
可詔書歸詔書,各地總兵掛羊頭賣狗肉,明著遵守暗地只安排老弱宋應昌也只能干著急。
當時大明精兵分為四個部分,東北的薊州遼東軍,西北的宣府大同軍,戚繼光留下的浙兵俗稱南兵以及川貴地區的土司兵。
為保證抗倭的勝利,大明精兵基本都得來。
可理想很豐滿,精兵很難得。
宋應昌給宣府、大同、薊州、遼東等各地總兵總督發檄文,要求按質按量派兵赴朝,不但這些軍區大帥派出的兵充斥老弱病殘,軍火裝備不夠,沿海各地總督還以防倭為名經常截留。使得宋應昌雖為朝鮮經略,處處受制于人,經常用卑微的言辭和各地總督大帥商量兵馬錢糧的事情。
比如他調集的萬歷第一勇將劉綎的川軍和楊文的浙兵,沒到山海關就被截留在了天津和通州。
為了保證士兵質量和數量,宋應昌主張讓名將李如松作為前線主帥,因為李如松剛剛在寧夏平叛,又出身遼東,所以對宣府、大同、薊州和遼東四大軍區特別熟悉,能夠保證調兵的質量。
可李如松也是個刺頭,剛剛寧夏平叛,譽滿大明,對宋應昌這個書生不理不睬。
搞得宋應昌一邊給李如松寫信,好話不停:你們李家忠誠直沖日月,你的名聲威震華夏,平定寧夏全是你的功勞,如今倭奴來犯,還要借您的威名趕走倭寇,所以希望您早日到前線,國家的安危都在您一人身上,您真的堪比郭子儀等等。
在大明這個以文制武的國度,一個文官卑微如此,可見宋應昌當時局面的艱難。
為了給足李如松面子,宋應昌一邊聯系李如松老爸李成梁,讓他出面敦促兒子快到前線,一邊答應李如松一切事宜全聽他的,并且平等地位見面,不按照明朝文官高高在上的慣例。
一切面子給足,一切要求答應,李如松這才大搖大擺來到遼陽準備抗倭。
所以,大明第一次抗倭援朝時經略宋應昌調兵非常艱難,大帥們以次充好,路經各處總督還截留,還有李如松個刺頭各種不給面子不聽話。宋應昌能夠湊齊幾萬兵馬,讓李如松平壤一戰名震東亞著實不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