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18篇原創文章 -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讀到了李笑來的電子書《人人都能用英語》,花了一個下午時間讀完,感受頗深,于是推薦給了一位正在學英語的朋友。
記得當時她是比較抗拒的,因為她不相信靠一本不出版的電子書,就 可以輕易學好英語,她只相信自己的努力。
不過我跟她不一樣,我這個人想法比較簡單,認為別人的方法好用就馬上用起來,反正試一試又沒什么損失。
沒想到的是,書中教的方法竟然克服了困擾我多年的英語問題,雖然說不上有多厲害,但應對工作已經綽綽有余了。
其實這本小冊子沒多少內容,只用兩個字就講清楚了,一個是「能」,一個是「用」。
先說「能」,是相信「我能」。
英語這門語言自產生伊始發展到今天雖然其間發生過很多變更,但從整體上看是一個非常緩慢的發展過程。
打個比方,當你真正掌握了英語之后,再去閱讀100年前的著作應該沒有多大的障礙,也就是說100年前到今天,英語可能會有一些細微的變化但并不會影響人們使用它,它應當是相對固定的。
面對這樣一門基本不變的語言,你要學好它不需要去創新,不需要用公式去求證,不需要絞盡腦汁去改變它,你只需多花點時間去學去記這些較為固定的「知識」就夠了。
當然,也可以把它當成「死」的知識,而知識可以習得,英語能力同樣也可以習得的。
試想一下,已經基本確定下來的基本英語語法,句型和常用詞匯等來來去去就只有那么多,不可能時多時少讓人捉摸不透,而且每學會一點,較為固定的英語知識點就少一點,它是一個越學越少的過程,而且很快就會被學完。
但是為什么一個個自稱天不怕地不怕的成年人會懷疑自己學不好這樣一門語言呢?
如果能夠給自己一點自信,相信自己也「能」,那么在不久之后的某一天被自己輕松學會了,比預計的時間要少得多,會不會有另外一種懊悔:這么快就學會,以前的時間都干嘛去了!
再說「用」,這也是本書的核心。
英語本身是拿來用的,我們從小到大都只是為了考試被迫去學,從中考,高考,大學四六級考試,研究生入學考試,TOEFL,IELTS,SAT到GRE,GMAT等。
這些考試盡管在一定程度上讓我們在學英語這件事情上找到了牽強的理由,一旦考試結束,除了在工作上、做學問時用到之外,就者很少有人繼續使用英語了。
書中提到,如果你經常使用,就有可能把英語用得比母語更好,我是相信的,前提是每天當中使用英語的時間,所占的比例更大。
李笑來在書中舉了一些高中生畢業之后遠赴重洋攻讀碩士、博士學位,他們在使用英文頻率和中文頻率的對比來說明他們的主導語言由母語(漢語)變成了英文的例子,我沒有接觸過這樣的人,只能說有這種可能。
但從我自身來看,是完全可信的。我七歲上小學之前沒有接觸過任何一個漢字,90年代村里還沒有通電,更不說看電視了,平時都是使用壯語方言交流。
上小學之后語文和數學老師都是由村里的一位老師兼任,平時主要用壯語方言來講課,基本上不說漢語,但會教我們認字、寫字。
上初中、高中后除了上課時回答老師問題時用到幾句不標準的普通話之外,其他時間都用方言跟同學交流,直到上大學我才開始說普通話,也就是說十九歲之后我才開始用到漢語這門「外語」來生活和學習。
隨著和從全國各地來的同學們交流增多,課業的深入學習以及閱讀量越來越大,我慢慢地轉變了思考的語言,由最初遇到某一個問題時習慣性地使用根深蒂固的壯語方言來思考,轉變為使用漢語來思考了。
這個過程雖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但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之后,可以完全轉換過來。
現在我依然可以流利又地道地說我們壯語方言,但作為不是「母語」的漢語已經居于主導位置,可以說,我把漢語用得比自己所認為的「母語」更好了。
比如走在鄉間小道上,看到路邊的花花草草時第一反應是它們對應的漢語名稱,而從小早就叫慣了的壯語名稱卻很久才冒出來。
同樣地,許多較為專業的詞匯只有漢字才能解釋清楚,雖然方言里也有同樣的詞,但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檢索」后才能找出來,這種情況是由于我后天在不斷地使用漢語習得的,然后再對應地翻譯到壯語方言中去,它們只能算外來詞。
由于用漢語來交流和學習的機會越來越多,我的知識儲備也將越來越深厚,待到需要我習得的知識去解決種種問題時,原先的母語——壯語方言已經不能勝任了。
而被我用得更得心應手的漢語一躍超過「母語」,成為名副其實的母語了。所以我相信學語言「用」的重要性,甚至是決定性的。
如果你在學英語,還學得不那么有底氣,那么可以讀這本小冊子,并相信自己「能」學好這門語言,然后去「用」它,而至于具體如何學,如何用,就是「術」的問題了。
這本書在網上應該能找到電子版,129頁,一個下午就可以看完。
我就說這么多,我也相信這么句話:上士聞道,謹能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這是我建的讀書成長社群,每月更新一個專欄,已完結8個。你若感興趣,可以掃碼了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