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榮膺全國首批基層衛生健康綜合試驗區以來,晉中介休市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圍繞體制要素重塑、分級診療協同、人才隊伍強化三大核心,不斷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著力打造具有介休特色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新模式,實現了醫療體系的優化升級、醫療服務的提質擴容以及綜合醫改的提質增效,為全國各地提供了可借鑒、可復制的“介休樣本”。
8月22日,山西省縣域醫療衛生一體化改革現場推進會在介休市召開。其“蹄疾”“步穩”“勁足”“味濃”的醫改成色,對深入推進縣域醫療衛生一體化改革極具示范意義。
以體制要素重建破解“資源不均”
推動醫療體系優化升級
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道路上,晉中介休市邁出了堅實而有力的步伐,成為了全省唯一一個人民醫院、中醫院和婦幼保健院均達到三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的縣域典范。這一成就的背后,是對醫療體制要素的全面重建和對資源不均問題的深度破解。
介休市以醫共體建設為龍頭,夯實了縣域醫療改革的基礎。早在2017年,便在晉中市率先組建醫療集團,成立緊密型醫共體。在這一體系下,人民醫院作為牽頭單位,中醫院、婦幼保健院以及多個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被有機整合,實行“六統一”管理:人員、行政、資金、業務、績效、藥械均得到統一調配。這一創新模式不僅提升了服務效率,更形成了服務、責任、利益、管理的共同體,極大地強化了縣域醫療體系的整體效能。
資源整合成為介休市醫療改革的另一大亮點。通過打破原有資源布局,進行橫向、縱向的整合重組,醫療資源的配置更加科學合理。中醫資源向中醫院集中,婦兒資源歸入婦幼保健院,大病重病資源則聚焦于人民醫院。這種??苹馁Y源整合不僅優化了市域內的醫療資源配置,還促進了良性競爭和錯位發展,顯著提升了??圃\療能力,中醫服務網絡也因此得到大幅擴展。
醫保政策的創新更是釋放了醫改的紅利。介休市探索實施的醫療集團醫保基金按人頭打包付費新模式,有效地降低了參保群眾的用藥負擔。通過創新組建人民醫院醫保驛站,門診慢特病患者的醫保報銷流程得到極大簡化,從申請到報銷一站式服務,進一步提升了醫療服務的便捷性。
這一系列體制要素的重建,不僅破解了“資源不均”的難題,更推動了整個醫療體系的優化升級。
以三級診療協同破解“基層不強”
醫療服務再升級
為了推進醫療服務提質擴容,介休市實施了市級醫療提質增效、鄉級醫療煥發活力、村級醫療夯實底座的“三大工程”,旨在打造協同互動的市、鄉、村三級醫療體系。
在市級層面,介休市注重醫療技術的提升與服務質量的改進,確保市民能夠享受到高水平的醫療服務。同時,通過加強與省級、國家級醫療機構的合作與交流,不斷提升本地醫療機構的綜合實力。
鄉級醫療作為連接市級與村級醫療的重要橋梁,其活力與效能的提升至關重要。介休市建立了“病人不跑資源跑”的機制,通過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醫療衛生資源下沉以及“市醫鄉用、鄉醫村用”的方式,強化了鄉鎮衛生院的診療能力。如今,一批批康復??啤⒅形麽t結合??频忍厣l鎮衛生院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為當地居民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醫療服務。
在村級醫療方面,介休市著力夯實基礎醫療設施,提升村醫的診療水平。通過政府專項資金的支持,村級衛生室得到了全面的升級改造,基本醫療設備與藥品得到了充實。此外,還通過定期的培訓與指導,幫助村醫提高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能力。
介休還建立了“病人不跑專家跑”與“病人不跑信息跑”的雙重機制。前者通過政府專項資金補貼,邀請省級三甲醫院的專家定期到基層醫療機構進行診療與手術,極大地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與奔波之苦。后者則借助“5G+遠程醫療”技術,實現了市、鄉、村三級醫療機構的實時遠程會診與質控,讓優質醫療資源得以共享。
以強化隊伍內驅力為核心
破解“服務不優”難題
共筑綜合醫改新篇章
薪酬制度改革:以工作量為導向,激發職業熱情。傳統的薪酬體系往往難以全面反映醫護人員的實際貢獻與努力,限制了其工作積極性的發揮。為此,介休市率先建立以工作量為標準的年薪績效制度,確保績效總量控制在事業單位績效的合理倍數以內(如5倍以內),使醫生的平均年薪達到18.1萬元,這一舉措直接提升了醫護人員的獲得感和職業尊嚴,有效激發了他們的工作熱情和服務意識。
編制管理創新:破解編制難題,優化資源配置。人員編制不足是制約鄉鎮衛生院發展的重要瓶頸。通過建立緊密型醫共體編制周轉池,介休市靈活調配編制資源,三年來成功為鄉鎮衛生院招聘了38名全額事業人員,有效緩解了基層醫療機構的人才短缺問題。同時,針對整建制下沉到鄉鎮的醫護人員,創新實施“工資不動績效動”的激勵政策,進一步增強了他們扎根基層、服務群眾的動力。
人才培養與交流:拓寬視野,提升技能。“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是介休市提升醫療服務水平的重要法寶。通過青醫計劃、青醫論壇等平臺,介休積極引進國內外先進醫療理念和技術,同時鼓勵醫護人員參與國內外學術交流,以學科建設為引領,帶動整體醫技水平的提升。此外,還充分發揮介休市人民醫院省校合作大學生實訓基地的作用,與清華大學醫學院、山西醫科大學等高校建立長期合作關系,開展暑期臨床實踐教學活動,構建起地方與高校之間人才培養的長效機制。
特色服務模式:創新基層衛生健康治理。為了將基層衛生健康服務融入社會治理大局,介休創新組建了“介小醫、介小康、介小健”三支特色隊伍?!敖樾♂t”——這支家庭簽約醫生團隊,猶如居民身邊的健康守門人。他們深入社區,走進家庭,為群眾提供“到門到戶”的基本醫療與公共衛生服務。無論是日常的健康咨詢,還是突發的疾病處理,介小醫都能迅速響應,為居民排憂解難。這種貼心、專業的服務模式,極大地提升了居民的健康獲得感和滿意度。
而“介小康”團隊,則專注于慢病管理。他們將每20名慢病患者劃分為一個網格,由一名慢病志愿者擔任網格管理員。這種同病伙伴式互助服務,不僅讓慢病患者感受到了來自同伴的支持與溫暖,更有效地促進了健康管理的落實。在介小康的幫助下,許多慢病患者學會了自我管理,生活質量得到了顯著提升。
“介小健”團隊則肩負著健康知識普及的重任。他們活躍在社區的各個角落,通過舉辦健康講座、發放健康資料等多種形式,為居民提供豐富的健康知識宣教服務。介小健的努力,讓健康理念深入人心,為構建全民健康的社會氛圍奠定了堅實基礎。
正是這三支隊伍的齊心協力,使得介休市的基層衛生健康治理工作煥發出了新的活力。數據顯示,通過全流程服務,全市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率達到了84.62%,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也高達76.6%。這些亮眼的成績,不僅是對三支隊伍辛勤付出的肯定,更是對介休市創新健康服務模式的有力印證。
經過持續不斷地努力和創新實踐,介休市基層醫療衛生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效。醫療體系的優化升級、醫療服務的提質擴容以及綜合醫改的提質增效共同構成了介休市獨特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新模式。這一模式的成功實踐不僅為介休市人民群眾帶來了更加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體驗,也為全國各地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改革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和參考。(趙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