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致青年公民》,詩人又寫了續篇
1955年,郭小川滿懷著時代責任感、與火—般革命熱情,以出自內心的強烈愿望,站在時代的潮頭,為全國青年大會獻上《致青年公民》詩,號召與鼓勵青年積極呼應時代召喚,投入火熱的斗爭,勇敢挑起建設祖國的重擔,完成先輩未竟的事業,為改造大自然、創造新生活,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郭小川
這首氣勢磅礴的詩篇,有力地鼓舞與推動了大會的順利開展,也產生了廣泛深遠的社會影響。第二年,詩人又高瞻遠矚,認為那首詩寫的是為什么要投入火熱的斗爭,從道理上講,還必須再寫怎樣投入火熱的斗爭,于是便又寫下續篇《再致青年公民》。這首詩設正副標題,為突出主題,正題為《向困難進軍》。
向苦難進軍漫畫
二、《向困難進軍》原文
《向困難進軍》,號召青年人在投入火熱的斗爭中,要“以百倍的勇氣和毅力向困難進軍”,筆力雄健,筆法瀟灑,氣勢磅礴,鼓舞人心,全詩為:
駿馬在平地上如飛的奔走,
有時卻不敢越過湍急的河流;
大雁在春天愛唱豪邁的進行曲,
一到冬天歌聲里就滿含著哀愁。/
公民們!
你們在祖國的熱烘烘的胸脯上長大,
會不會在困難面前低了頭?
不會的,我相信你們,甚至超過我自己,
不過我要問一問你們做好了準備沒有?//
我比你們年長幾歲,
而且光榮地成了你們的朋友,
禁不住要把你們的心,
帶回到那變亂的年頭。
當我的少年時代,生活決不象現在這樣自由而溫暖,
我過早地和我們的祖國一起負擔著巨大的憂患,
可是我仍然是稚氣的,
人民的道路在我看來是如此地一目了然,
仿佛只要報曉的鐘聲一響,
神話般的奇跡就象彩霞似的出現在天邊,
一切都會是不可思議的美滿……/
呵,就在這個時候嚴峻的考驗來了!
抗日戰爭的炮火就在我寄居的城市中卷起濃煙,
我帶著淚痕投入紅色士兵的行列走上前線,
……真正的生活開始了!
可惜開始得過于突然,
我呀幾乎是毫無準備地遭遇到一場風險。
在一個雨夜的行軍的路上,
我慌張地跑到最初接待我的將軍的面前,
訴說了我的煩惱和不安:
打仗嘛我還不能自如地往槍膛里裝子彈,
動員人民嘛我嘴上只有書本上的枯燥語言。
我說“同志請允許我到后方再學幾年!”
于是將軍的沉重的聲音在我的耳邊震響了:
“問題很簡單,
不勇敢的在斗爭中學會勇敢,
怕困難的去頑強地熟悉困難。”
呵呵,這閃光的話雨點似的打在我的心間,
我懷著感激回到我們的隊伍中繼續向前……/
現在十八年已經過去了,
時間鍛煉了我們,并且為我們的祖國帶來榮譽,
不是我們為困難所征服,
而是那些似乎很嚇人的困難一個個在我們的面前跪倒。
黑暗永遠地消亡了,
隨太陽一起滾滾而來的是勝利和歡樂的高潮。//
公民們,我羨慕你們,
你們的青年時代就這樣好,
你們再不要赤手空拳去奪敵人手中的三八槍了,
而是怎樣去建造保衛祖國的遠射程的海防炮;
你們再不要趁著黑夜去挖隱蔽身體的地洞了,
而是怎樣尋根追底地到深山去探寶;
你們再不要越過地堡群偷襲敵人控制的城市了,
而是怎樣把從工廠伸出的煙囪筑得直上云霄;
你們再不要打著小旗到地主庭院去減租減息了,
而是怎樣把農業生產合作社辦的又多又好……/
是呵,連你們遭遇的困難都使我們感到驕傲,
可是我要說它的威風決不會比從前小。
社會主義的道路上并非平安無事,
就在陽光四射的早晨也時常有風雨來襲,
帝國主義者對著我們每天都要咬碎幾顆吃人的牙齒,
生活的河流里隨處都可能埋伏著堅硬的礁石,
舊世界的蒼蠅們在每個陽光不曾照進的角落生著蛆……
新生的事物每時每刻都遇到沒落者的抗拒……
然而我要告訴你們憑著我所體味的生活的真理:
困難這是一種愚蠢而又怯懦的東西,
它慣于對著驚恐的眼睛賣弄它的威力,
而只要聽見剛健的腳步聲,
就象老鼠似的悄悄向后縮去,
它從來不能戰勝人們的英雄的意志。//
那么,同志們!
讓我們以百倍的勇氣和毅力向困難進軍!
不僅用言詞,而且用行動,
說明我們是真正的公民!
在我們的祖國中,
困難減一分,幸福就要長幾寸,
困難的背后,
偉大的社會主義世界正向我們飛奔!//
學生必讀名著
二、內容與結構簡析
《向困難進軍》構思新穎,筆法瀟灑。
段一、開篇8句,指出新時代的青年人應該做好向困難進軍的準備。
首先,運用即興法,以駿馬畏懼湍急河流、大雁害怕寒冷冬天起興,由此而引出新時代的青年是否也象它們一樣,“在困難面前低了頭”的問題,饒有趣味地導引出全詩中心問題:要向困難進軍。
接著,從青年身份著筆,說“你們在祖國的熱烘烘的胸脯上長大”,從本質上肯定,祖國的好兒女是不會向困難低頭的,于是,又進而發問:“你們做好了準備沒有”,也就是你們準備“向困難進軍”了?
但是,詩人沒有正面回答、直接揭示主題,而是介紹歷史經驗,進行今昔對比。
段二、34行,以現身說法,表明成就了詩人的歷史經驗,也會玉成新一代的青年人。
詩人年長幾歲,過早地承擔起祖國的憂患,加入紅色士兵行列,少年時就投入戰爭,于是困難來了,“打仗,還不能自如地往槍膛里裝子彈;動員人民,嘴上只有書本上的枯燥語言”,便請求“到后方再學幾年”。
然而,將軍卻說:“問題很簡單,不勇敢的在斗爭中學會勇敢,怕困難的去頑強地熟悉困難。”將軍閃光的話,“象雨點似的打在我的心間”,讓我明白了兩件事,知道了對待困難的應有態度和戰勝困難的正確途徑。
結果,“時間鍛煉了我們,不是我們為困難所征服,而是困難一個個在我們的面前跪倒,黑暗永遠地消亡了,并且為我們的祖國帶來榮譽。”
詩人說這個戰爭年代故事,不是抽象的說理,而是用現身說法,通過今昔對比,形象地表明,成就了詩人的歷史經驗,也會玉成新一代的青年人。
郭小川名詩句
段三、24行,從歷史又回到現實,說明今天的困難與過去的困難相比,性質不一樣了,但難度“決不會比從前小”。過去的困難多是社會性質的,而今天的呢?
首先,詩人形象地說,情況“比過去美好得多了,但道路上并非平安無事,也時常會有風雨來襲”,會遇到困難的。
接著,指出社會主義道路寬廣而又艱難,需要青年人克服的困難,卻多是科技性的,這就要求青年人,與其被突發困難打得措手不及,不如早作科學技術上的準備,迎難而上,象他們過去在戰爭中學習打仗一樣,邊學邊干,去建造“遠射程海防炮”、“到深山去探寶”、去建設工廠、去辦農業生產合作社……去向困難進軍!
當然,社會性質的困難也有,詩人要青年人以傳統戰術“用英雄的意志”去戰勝它!
段四、最后8句,以莊嚴的號召、偉大的希望作結。克難攻堅、百折不撓的奮戰是艱苦的,而目標卻是遠大宏偉的:“讓我們以百倍的勇氣和毅力向困難進軍”,而“困難的背后,偉大的社會主義世界正向我們飛奔!”震聾發聵,鼓舞人心。
郭小川名詩句
三、詩的藝術特點簡析
這首《再致青年公民》詩,緊承《致青年公民》詩意,講了一個更深入的問題,這就是在投入火熱斗爭的道路上,必然會有重重困難、道道險關,只有向困難進軍,才能“向偉大的社會主義世界飛奔”!
兩首詩同樣氣勢磅礴,感人至深。而這首詩則筆力更雄健,筆意更瀟灑,布局謀篇,大開大合,揮灑自如,全詩將現實與歷史、今天與將來、戰爭與和平、打仗與建設、理想與現實、學習與實干、困難與斗爭,多重境況、多種關系結合起來,通過今昔對比、前后對比、順逆對比,寫出性質的變化、記錄時空的轉換,從而達到說明道理、突出主題的目的,故事曲折生動,詩情波瀾起伏,具有動人心弦、鼓舞斗志的藝術魅力。
同時,即興創作、比喻起興,現身說法、形象說理,警句精辟、名言富麗,頗具語言感染力。
這首詩,當年深受廣大青年歡迎,現在仍能鼓舞現代青年,在推動科技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征程中,面對新形勢,樹立新志氣,去向新的困難進軍,創造自己的富有人生。陳存選2024、08、25
參資:百度百科《向困難進軍》。
郭小川紀念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