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電影圈,“系列電影”早已不是什么“稀罕物”,這些依靠著前作口碑和名氣的電影往往就像盲盒
誰都不能保證盲盒之下是佳作還是爛片,不過這些電影的吸金能力大多都不差,那么問題來了,在我國電影市場吸金最多的電影系列是哪些呢
帶著這個疑問,我從購票網站上得到了答案,排名如下
《長津湖》
作品數量:兩部
總計票房:98.42億
票房最佳:《長津湖》/ 57.75億
評分最佳:《長津湖》/ 某瓣7.4分
時間跨度:2021年9月30日~2022年6月30日
2021年9月,萬千國內網民所關注的“孟晚舟事件”終于落下了帷幕,隨著“孟晚舟登機”,國內網民的“愛國情緒”抵達了頂峰
隨著國慶節的來臨,電影《長津湖》以黑馬之勢殺出重圍,成了國慶節最大的贏家,國內觀眾的“愛國情緒”在這部“主旋律電影”里得到了宣泄
最終影片以57.75億票房的好成績打破了《戰狼2》保持了四年之久的國產片記錄,以至于續作《長津湖之水門橋》在上映前就備受關注
“有望破60億”成了最有力的宣傳口號,可《長津湖》的成功是不可復制的,最終《長津湖之水門橋》以40.67億票房收場
盡管電影續作并沒有如愿再次刷新票房記錄,可《長津湖》系列還是以98.42億的總票房成了國產片系列里的“票房神話”
《唐人街探案》
作品數量:三部
總計票房:87.44億
票房最佳:《唐人街探案3》/ 45.23億
評分最佳:《唐人街探案》/ 某瓣7.7分
時間跨度:2015年12月31日~2021年5月12日
起初誰都以為只是《唐人街探案》只是一部喜劇片而已,卻沒想到這是首個國產宇宙的起點,而陳思誠繼而成為了“最會拍商業片的國產導演”
時至今日“唐探宇宙”已然成了“龐然大物”,電視劇、電影、音樂劇……都有所涉獵,可口碑卻不復往日
以“喜劇偵探”為招牌的《唐人街探案》系列最終也毀在了這個招牌上,逐漸惡俗的喜劇部分和逐漸小兒科的推理元素讓“唐探”開始變得陌生
最終“大量廣告植入”的《唐人街探案3》引爆了輿論,隨著電影票房的高漲,口碑和粉絲數量卻在逐日下滑
盡管如此,“唐探”系列還是以87.44億的總票房稱霸國產喜劇,就是不知道已經暫定2025年春節檔上映的《唐人街探案1900》能否挽回丟失的口碑
《流浪地球》
作品數量:兩部
總計票房:87.16億
票房最佳:《流浪地球》/ 46.87億
口碑最佳:《流浪地球2》/ 某瓣8.3分
時間跨度:2019年2月5日~2023年5月15日
2019年春節檔,在喜劇片的層層圍剿下,國產硬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奇跡般的殺出了重圍,至此國產科幻片的大門被敲響
觀眾也沒有辜負《流浪地球》,最終電影以46.87億票房刷新了“國產科幻片票房記錄”,時至今日它仍然保持著這個記錄
就連該系列的續作《流浪地球2》也沒能打破,目前最有希望打破的是定檔2027年大年初一,又可能會有“沈騰加盟”的《流浪地球3》
說回正題,《流浪地球》的成功為科幻迷帶去了希望,有不少人戲稱2018年為“中國科幻片元年”,確實在那之后涌現了不少科幻作品
可大多都只是粗制濫造的跟風作品,真正得到觀眾認可的不過寥寥幾部,值得“二刷”的似乎還是只有《流浪地球》系列和電視劇《三體》
《復仇者聯盟》
作品數量:四部
總計票房:86.70億
票房最佳:《復仇者聯盟4》/ 42.50億
口碑最佳:《復仇者聯盟4》/ 某瓣8.5分
時間跨度:2012年5月5日~2019年5月23日
二十二部電影,十一年歲月,當“鋼鐵俠”為了大眾而選擇犧牲自我時,不少人的青春就隨著《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的落幕而結束了
粉絲的熱情是不可小覷的,電影僅僅一個月的公映時間,卻創造了42.50億票房這個恐怖的數據,以至于電影至今仍然是進口片票房榜榜首
可“復聯”的故事并沒能完全落幕,在“超英電影”逐漸“式微”的2022年,漫威選擇重啟了“復聯”系列,而且還是兩部續作
重啟的不僅是“復聯”系列,還有小羅伯特·唐尼的“漫威之旅”,小羅伯特·唐尼將在《復仇者聯盟5》里以“毀滅博士”身份出鏡
雖然有不少人唱衰“復聯續作”,但“復聯”系列仍然是進口片系列里票房最高的,也仍然改變不了《復仇者聯盟》2025年開機的事實
《速度與激情》
作品數量:十部
總計票房:81.65億
票房最佳:《速度與激情8》/ 26.70億
口碑最佳:《速度與激情7》/ 某瓣8.4分
時間跨度:2009年4月15日~2023年7月16日
或許會有觀眾感到詫異“不是《速度與激情》嗎,《賽車風云》又是怎么回事”,其實《速度與激情》在引進時的譯名就是《賽車風云》
直到次年上映的《速度與激情5》才改成了現在大伙熟悉的名字,沒錯,其實《速度與激情》直到第四部才被引進
這也算是兩個“冷知識”了,說回正題,《速度與激情》系列自《速度與激情8》后,劇情變得越發離譜,千篇一律的劇情也讓觀眾對其感到厭煩
為了扭轉口碑,片方也做了許多改變,比如“找回之前的導演”“復活人氣角色”“邀請人氣演員參演”,可治標不治本,“速激”口碑已然落入谷底
也不知是昏了頭還是想最后撈一筆,片方搞出了“結尾是三部曲”的離譜操作,但有個好消息是“片方放棄了第三部”,也就是說《速激11》就是終章
《熊出沒》
作品數量:十二部
總計票房:77.48億
票房最佳:《熊出沒:逆轉時空》/ 20.06億
口碑最佳:《熊出沒:過年》/ 某瓣8.8分
時間跨度:2013年2月8日~2024年6月10日
說起童年回憶,想必“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過要說起至今還活躍在電影界的“童年回憶”,能讓人脫口而出的就只有“熊出沒”了
今年是“熊出沒”的“十周年”,在這十年里,熊大熊二和光頭強從敵人變成了朋友,這十年里,“三人組”走出了大山
這十年里,《熊出沒》大電影也從以故事為核心的劇情片成了“特效狂轟濫炸”的科幻片,這十年里,有不少人的青春結束了
在不少人并不關注的角落里,《熊出沒》大電影票房正逐步上升,從最開始的幾千萬到如今穩定的十億+
《熊出沒》系列已然成為了最熱門的“國產片系列之一”,或許已經定檔2025年大年初一的《熊出沒:重啟未來》能讓這個系列突破百億
“我和我的”
作品數量:三部
總計票房:74.76億
票房最佳:《我和我的祖國》/ 31.70億
口碑最佳:《我和我的祖國》/ 某瓣7.6分
時間跨度:2019年9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
2019年,《我和我的祖國》打破了“傳統主旋律電影”的制作方式,創意性的把“一部電影幾個相同主題的故事”這一手法融入了電影制作
效果也很顯著,電影大獲成功,不僅口碑不俗,票房更是達到了驚人的31.7億,這也促成了續作《我和我的家鄉》的開發
可隨著續作的推出,這類創作方式的弊端也顯露了出來,故事質量的不齊和故事的風格不同,導致了觀眾的觀感并沒有那么好
以至于到了第三部《我和我的父輩》,雖然有沈騰、章子怡導演處女作的“噱頭” ,可票房并不令人滿意,最終僅取得了14.77億
或許正因第三部的口碑票房雙失利,“我和我的”系列也停在了這里,不過也有傳聞說陳凱歌想組織拍一部《我和我的春晚》,但至今仍未有消息
《戰狼》
作品數量:兩部
總計票房:62.39億
票房最佳:《戰狼2》/ 56.94億
口碑最佳:《戰狼2》/ 某瓣7.1分
時間跨度:2015年4月2日~2021年8月31日
2017年中,演員吳京自導自演的影片《戰狼2》上映了,令所有人沒想到的是這部幾乎砸進吳京所有家當的影片最終狂攬了56.94億票房
成為了新國產片票房冠軍,而電影也為“幾乎都是演員零片酬出演”的“主旋律電影”開創了一條全新的道路“商業主旋律電影”
更沒想到的是“商業主旋律電影”在接下來的幾年里成為了熱潮,幾乎年年都有,并且都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績
雖然至今都未能看見吳京口中“已送審”的《戰狼3》,但吳京早已跟“愛國”兩字劃上了等號,甚至成為了“主旋律電影”里不可或缺的演員
如今回過頭來看,《戰狼2》或許沒那么好,但其中的“愛國情緒”是能讓人感受到的,這或許也是電影能如此火爆的原因之一吧
《變形金剛》
作品數量:六部
總計票房:59.40億
票房最佳:《變形金剛4》/ 19.76億
口碑最佳:《變形金剛》/ 某瓣8.3分
時間跨度:2007年7月11日~2023年9月8日
隨著大眾觀影要求的提高,《變形金剛》系列早成了“爛片”的代名詞,可對于早期的觀眾來說,《變形金剛》幾乎成了“好萊塢大片”的代表
原因很簡單,因為“特效拉滿”,畢竟當時在國內上映的此類電影并不多,當時的人們也對這類讓人“眼花繚亂”的大片沒有抵抗力
以至于《變形金剛3》在2011年的大陸市場就取得了10.70億票房,成為了那年的票房冠軍,幾乎是第二名票房的兩倍
2012年,《人再囧途之泰囧》以12.70億票房成為了新票房冠軍,而破票房記錄的也是《變形金剛》系列作品,是19.76億票房的《變形金剛4》
《變形金剛》系列也做過不少“增進好感”的操作,比如在國內取景,在國內開“宣傳會”,而這也是電影如此受歡迎的原因之一
《飛馳人生》
作品數量:兩部
總計票房:51.26億
票房最佳:《飛馳人生2》/ 33.98億
口碑最佳:《飛馳人生2》/ 某瓣7.6分
時間跨度:2019年2月5日~2024年5月10日
能夠將“綜藝咖”和“喜劇演員”這兩個身份平衡的很好的,在我的腦海里只有兩個名字,其中一個現在成導演了,另一個就是沈騰
2019年春節檔,沈騰主演的兩部電影在同一天上映,這兩部電影最后也落了個同樣的結局,票房不俗,口碑不佳
可萬萬沒想到,早就有續集消息的《瘋狂的外星人2》沒有動靜,反而是拍攝周期僅4個月的《飛馳人生2》再次收獲了觀眾喜愛
最終《飛馳人生2》以33.98億票房收場,以0.01萬票房的差距超越了《唐人街探案2》,成為了國產喜劇片票房榜第五名
而《飛馳人生》系列并沒有局限于電影,還出了部衍生網劇,并且還有過出真人秀《飛馳的戰場》的消息,不過最后不了了之了
從以上數據不難發現,并不是電影拍的多,系列總票房就能高,還是得要有高質量的電影,才能讓觀眾心甘情愿的買單
希望那些“吃老本”的制片方能早日明白這個道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