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傳人、齊良芷弟子、齊白石書畫院院長、國家注冊一級書畫鑒定師-湯發周先生說作為任何一個書畫家,都會因為種種原因在書畫作品中發生脫字、錯字現象。張大千也不例外,他早、中、晚年的作品都有脫字、錯字現象,然而這一現象卻為我們鑒定張大千作品的年代增添了佐證。張大千早年曾作有五言律詩《廣州蒲礀寺楷書扇面》,該扇面寫有:“山寺探蒲,人家畫野遺。到門泉灑面,入座樹低眉。含笑來游女,埋憂得斷碑。橋西吟望久,隔水有坡詩。由廣州北廓入蒲礀寺,村舍錯落,儼然半千畫中所見。爰。失遺字,荒率可笑?!睆埓笄С跤螐V州時年三十歲,觀其字體似為三十多歲時所書。張大千在四十四歲作的《雙雀識秋圖》中題道:“空階喧葉落,老樹識秋痕。雙雀凝無語,棲遲護曉暾。壬午(1942年)九月寫于莫高窟,蜀郡張大千爰。寫禽鳥為瓦雀為難,以其難于嫻雅。宋人擅此者黃筌、崔白、道君皇帝為巨擘。沙洲秋日朝暾初上,瓦雀群集,偶爾涉事,自覺視崔、黃輩在伯仲間,興來口吟,搖筆屬紙,不覺于秋痕下奪雙雀二字。其自得之情,乃類謝老傳賭墅,屐齒都折。可笑、可笑,大千居士記?!?/p>
在四十多歲作的《行書浣溪沙》(圖一二)中寫道:“偷試盤龍舊日妝,舞衫歌出口箱,惱人弦索在東墻。春事本同云水幻,此情可得地天長,為他一日百思量。浣溪沙。伯溫仁兄正拍,張愛。”可以看出該詞第二句明顯脫落字,似為“歌”后應有一字。張大千在六十九歲作的《蘑菇》中題道:“握似柔荑膩似肌,從來秀色可療饑。不須更借游仙枕,自有齋房風隨之。松本絹枝從江府來三巴,授予種樂菇法,今成初收,喜而為圖,并拈小詩。丁未(1967年)四月,爰翁。第一句膩字易拊,大千逸者又注?!?br/>張大千在早、中年雖有脫落字現象,但仍屬偶爾有之,但到了晚年則大不相同,甚至可以說是晚年作品的一個特點。張大千在七十七歲作的《梅》中題道:“歲次乙卯(1975年)既寫文山,復占俚語為即將返臺瞻對之拳。岳軍老兄哂正,大千弟爰。畫上文山老梅誤書天祥老梅。”
他在七十九歲作的《行書七絕一首》(圖一三)中寫道:“夜午寒生夢醒初,枕得句未遑書。侵晨研墨披衣坐,提起筆來一字無。枕邊脫邊字,心神不定,可笑。丁巳(1977年)冬月二十七日晨小詩書似靜農哂正,小兄爰皤。"他在八十歲作的《竹廬圖》中題道:“戊午(1978年)春日重宿溪頭,八十叟爰大千真老矣,每當題字,輒復脫落,頗為朋輩所嘲,不脫不誤為非吾筆。如此幅又落一溪字,良可愧嘆?!彼诎耸龤q作的《黃山圖》中題道:“有至友嘗謂大千題畫,不錯不脫必為贗本,此畫竟奪三字,良可笑也,爰翁記?!睆埓笄ё约阂舱J為題畫時沒有錯字、落字的是贗品,此語雖有夸張,但也可見一斑。他在八十四歲作的《粉荷》中題道:“起句便誤,葉作月,江下復一皋字,末句又失一塵字,老聵可笑也。壬戌(1982年)大臘。八十四叟愛?!睆埓笄У搅送砟?不僅題畫脫落字,甚至將自己年齡也寫錯,他在八十三歲作的《墨荷》中題道:“辛酉(1981年)上元寫寄海霞仁弟,知老態如此,不復能稱意揮灑也。余生幾何得重聚否?兄爰七十三歲。今年八十有三誤作七十三,昏盹可笑,摩耶精舍。”張大千于晚年經常出現脫字、錯字的原因除年邁之外,還與他的心情有關,如他在八十四歲作的《陶潛覓菊圖》中題道:“壬戌(1982年)四月,拈少陵語寫此與心素三侄。還蜀示諸新友知,使友知予老病,頹廢不堪。時念三叔、四叔年近百歲,無由相見,老淚縱橫,泣不成聲,世世為兄弟,徒成虛妄矣!晨起為汝檢點行李,發現題字錯又零亂,心素、心素,汝當知為叔心情為如何?八叔,摩耶精舍,時年八十有四,悵汝亦六十八歲矣!”(未完待續)
注:以上圖文節選自講座《少白公子趣說張大千》 主講人:湯發周
甲辰年 【龍年】編撰于華東上海齊白石書畫院(上海浦東總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