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傳人、齊良芷弟子、齊白石書畫院院長、國家注冊一級書畫鑒定師-湯發周先生說張大千幾乎每畫必題,通過這些題字可以判斷張大千自畫像的年代。如果張大千未在自畫像中寫有公元,或民國,或千支,或年齡,仍可根據題字中的題詩內容來初步判斷作品的年代。
張大千早年的自畫像,多把自己畫作鐘馗。他在二十九歲作的《自畫像》中題道:“小兒見之而笑,小鬼見之而逃。不作鐘馗畫像,聊同進士拿妖。”他三十一歲作《自畫像》(圖九),題:“大千己巳(1929年)自寫小像。”楊度跋道:“秀目長美少年,松間箕坐若神仙。問誰自寫風流格?西蜀張爰字大千。大千先生正。已巳春楊度。”三十四歲作《自畫像》題道:“烏帽紅袍底樣妝,無人不笑此君狂。他年謝卻人間世,合向終南作鬼王。世上漫言皆傀儡,老夫粉墨也登場。天中假得菖蒲劍,長為人間祓不祥。壬申(1932年)午日戲寫此紙,藉作虎殳之餳,聊同避兵之符。”(圖一〇)張大千中年自畫像所題多與紀事有關,他三十九歲、四十歲作的自畫像均題同一首《浣溪沙》,詞曰:“十載籠頭一破冠,峨峨不畏笑寒酸,畫圖留與后人看。久客漸知謀食苦,還鄉真覺見人難,為誰留滯在長安?”此時日寇已占領北平,張大千遭軟禁,故詞中將“長安”暗喻“北平”
張大千晚年作自畫像的題字多為眷念故土的內容。他六十歲作《自畫像》題道:“五洲行遍猶尋勝,萬里歸遲總戀鄉。”于右任在該《自畫像》中跋道:“上將于今數老張,飛揚世界不尋常,龍興大海風鳴崗。作畫真能為丗重,題詩更能發天香,一池硯水太平洋。”他六十七歲作《自畫像》題道:“還鄉無日戀鄉深,歲歲相逢感不禁。”他七十四歲作《自畫像》題道:“那得心情看泉石,故山掛夢已無家。”另外也有談及自己“老矣”的內容。他五十九歲作《自畫像》題道:“隔宿看書便已忘,老來昏霧更無方。從知又被兒童笑,七日才能下一行。”
他在六十二歲作的《自畫像》(圖一一)題道:“歲庚子(1960年)元月寫寄嶺梅,時年六十有二,鬢須皤然,垂垂老矣。”他在六十七歲作的《自畫像》題道:“子杰四弟索予自畫像,予年六十有七,弟亦六十六歲,俱垂垂老矣,擲筆慨然。”他在七十歲作的《自畫像》題道:“新來事事都昏聵,只有看山兩眼明。”他在八十歲作的《自畫像》題道:“眼中之人吾老矣。”他在八十三歲作的《自畫像》題道:“漢蓮世講出示大風堂門人所贈其畫,喜俱卓然有感,老夫眊矣,無能為也,勉寫塵貌,聊以為念。”(未完待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