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去的七夕節,節日氛圍一點都不濃厚。
這是因為往年類似的節日,往往是各路商家營銷的戰場,所謂的“節日氛圍”,像七夕的種種情侶間互動,多是商家塑造的。
而如今商家都快出不起公關費了,哪還能給情侶制造節日氛圍呢?
而且現在單身的人越來越多,商家更愿意抓住這些人的心, 比如契合單身群體的情感需求,打造單身文化。
近年來,各大品牌反向營銷七夕節,不再單獨強調情侶之間的“浪漫愛”,還會考慮單身群體的“獨特愛”。
前幾年瑞幸就悲傷蛙聯名推出“孤寡青蛙”七夕限定杯套和紙袋,推出“七夕不咕呱,蛙瑞喜歡你”的標語——還不是 因為單身群體經濟價值在上升。
單身經濟的產生原因是中國社會不斷增強的個體化特征。
到了2020年,中國的獨居人士超過了1.25億。這一個體化特征在經濟發達地區尤為明顯。 2020年,北京、上海、廣東的獨居人士分別達到了29.93%、28.37%、33.22%。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非單身的人,雖然已婚或者有穩定的戀愛關系,卻因為工作/學業不得不異地獨居。
如今,“單身”和“獨居”成為了中國社會不同群體中的一種新的生活安排,進而催生出了萬億級的單身經濟。
一項針對單身群體新零售的調查結果顯示, 單身群體的消費動機主要有方便快捷、情感寄托、取悅自我。
此外,艾媒咨詢的調研發現,超過70%的單身群體每月固定開銷占收入的20%-60%。
也就是說, 單身群體有較強的消費意愿,并且看重便利、悅己、精神寄托和自我提升。
目前,單身產品市場已經涵蓋了家居、餐飲、美容、健身等多個領域,
在家電方面,小容量、高顏值及多功能的家電頗受單身群體的青睞。
一方面,單身群體的消耗量比家庭單位的少,迷你家電可以減輕消費者對資源浪費的負擔,更加節能環保。
另一方面,多功能結合的家電,可以滿足消費者多方面的需求。例如,小熊電器的多功能電飯鍋集合了炒、燉、煮、蒸等多種功能。
奧維云網全渠道推總數據顯示,2023年1~6月,廚房小家電零售量為13101萬臺,同比增長0.8%。
在餐飲方面,單身群體的“一人食”特征明顯,傾向于一個人吃飯,包括外出就餐、在家點外賣、購買方便食品等。
艾媒咨詢一項報告顯示, 68.1%單身人士表示一個人吃飯為常見的情況,其中32.9%人群更表示工作日以外的時間也以一人吃飯為主。
在線上,“一人食”需求帶動了不少相關的產品。2019年“一人食”的商品銷量在天貓同比上漲30%。2020年,加熱即食的半成品菜銷量明顯增長。
在線下,肯德基、必勝客等頭部餐飲也在積極推出“一人食”套餐,給予了相應的優惠。
除了家電和餐飲之外,單身經濟在娛樂消費上也有不小的潛力。單身群體在上班之余,多數時間宅在家里。為了享受豐富的居家娛樂,單身群體愿意為興趣、娛樂買單。
首先,影音產品是居家娛樂的必備好物,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觀影體驗。并且投影儀體型小巧,不會占用太多空間。
其次,以智能陪聊為賣點的智能音箱也在不斷興起,即使獨處一室,也可以獲得社交感。Canalys數據顯示,中國的智能音箱需求量已遠超美國。
盡管智能音箱可以實現日常的對話,但不能真正的解決情感需求。因此, 很多單身用戶會飼養寵物,以此獲得精神陪伴,由此帶動了寵物經濟。
在“擼貓”“吸狗”的同時,用戶還會購入養寵產品,包括貓砂盆、寵物烘干機、自動喂養機等。
當下的市場,不僅僅是結合單身群體的物質需求開發產品,也會從精神層面出發,對單身群體表達認同和關懷。相信未來的單身經濟市場會更加多元化和個性化,也將為各大品牌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只不過單身獨居人士也真是慘,平日也沒什么人關心他們,只有商家看在錢的份上,對他們還有一些溫情了。
作者:豆沙包
來源:非凡油條
分享:毒雞湯
別怪我毒舌,生活比我的話更刻薄。負能量也是雞湯,只不過它更真實。
往期推薦 (點擊下方標題查看)
毒語
單身或者結婚生孩子或者離婚,無關任何道德、平權、自我覺醒,只跟經濟能力有關。粗俗點說:有錢就不結,怕窮就別離。認真點說:選擇你所能承受的,而不是選擇別人都覺得對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