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篇爆火后被刪除的文章,引起了社會嘩然。
文章大意是,一名來自貧困家庭的女孩兒,名校畢業后十年,靠著父母在大城市租房養活自己,一心只為考公,屢次筆試第一,卻依然在面試時敗落。
很多人稱其為“現代版范進”,卻沒有范進那么幸運,能遇到畢生貴人,一位與范進有著同樣遭遇的廣東學道周進,范進才如愿在五十多歲,考了二十多次后,最終脫穎而出,從此一路升遷,直做到三品通政使。
這位女孩的生命,定格在了她33歲那年。
在女孩最后的時光里,用父母寄來的一萬多塊錢,租了一套市中心一居室半年期的房子,兩個多月后,電費欠款二十多元一直未繳,從那一刻開始,女孩再未出過門,也沒有任何消費的痕跡,直到物業找來開鎖人打開房門的那一刻,才發現女孩離去已經二十多天了。
令很多人困惑的是,十年考公失敗,為什么不去找一份能養活自己的工作,靠自己掙的錢來復習繼續完成自己的夢想?
我們無意去評價任何人的選擇與生活方式,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劫難要渡,生命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沒有更好與更壞,只有適合。
然而,促成人生悲劇的大部分人,終是逃不出自己的執念。
困住女孩的執念,就是考公上岸。
哪怕屢考屢敗,不怕失敗,也要迎難而上的“死嗑”思維,很多時候,并非好品質,它反而會毀掉一個人,或是讓人在崩潰中爆發得更徹底。
在這起事件中,其實我們有好幾個問題,是得不到答案的:
第一,筆試數次第一,面試卻無一通過,究竟是女孩真的水平太次,還是另有隱情?
第二,為何拿著父母分兩次借來的錢,還要租這么貴的房子?
第三,畢業十年的生活全靠本就貧困的父母養活,為何不愿一邊賺錢一邊復習?
第四,電費欠款后就停電了,二十多天的時間,房東聯系女孩未得到回應,為何不聯系物業上門查看?直到鄰居反映有味道傳出,物業才聯系房東開鎖進門。
或許在這里面,女孩的悲劇,不僅有自己的執念,也存在著父母和家族的執念。
在“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環境里,也在“家族榮耀”的世俗裹挾里,似乎每個人生來都很難逃脫“道德綁架”的世俗觀,父母想憑子女獲無上榮光,獲得家族權威地位,于是,他們含辛茹苦也支持女孩的選擇,哪怕到處借來錢也要支撐夢現萬一實現的那一天。
一個“萬一”,聽來似乎多少有些像賭徒。
可是,人生命運,又何嘗不是一場豪賭。
賭投胎的運氣,賭原生家庭的幸福,賭自己的學業與事業的順利,賭婚姻與子女的福報,賭晚年的健康與一世的命運。
如此看來,我們每個人,都是命運的賭徒。
只是有些人賭贏了,有些人賭輸了。雖說愿賭服輸,可是,人生,很多人根本就沒有輸的資本,一局定終生。
賭,又何嘗不是一種執念!
就像這位女孩的父母,寧愿十年養著她考公,也未嘗不是賭她能上岸,考上了就賭贏了。女孩本身呢,也是深深地陷入了自己考公的這場執念中,自己與自己較勁兒,就像賭博心理,越輸越想贏,因為有無數個萬一和未知,才更有吸引力。
賭博心理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自己投入的時間成本和前期投入的資金,讓人很難收手和止損。
女孩的執念,也存在她投入的時間成本和數次的失敗,如果不成功,那前期投入的所有都歸零,更加沒有翻盤的機會,唯有繼續一搏,才有機會撫平以前的苦難和傷痛。
正如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任何付出,哪有及時止損的心理,有的,更多的是繼續付出和投入,期望著有回報的那一天,任何的及時止損,都代表著覆水難收。
往往悲劇就發生在這期間,付出不一定有回報,人人都知道,卻不一定人人都能承受這個果。
損失在很多時候不是主動人為去止住的,而是順其自然地到了無路可走的地步,才自行終止的。
就像女孩,或許真的是沒錢了,也實在沒辦法再繼續開口向家里要錢,畢竟兩個多月前,父母借了兩處錢替她湊齊了房租,電費欠著二十多錢都未繳,就更別提日常生活了,即使一日一餐,往后余生還有多少個一日要過,而上岸成功,不知何日?
絕望,無盡的絕望。
十年付出,終究付水東流……
明日之路,在何方?
或許我們依然活在“成王敗寇”的現實世界里,也或許一切都敗在自己的執念中。
此路不通,為何不能換一種心境,換一個方向,換一片天地,繼續開展自己的另一種生活?
困住我們的,不是八方無路可走,而是我們自己的思維局限,能殺死我們的,不是環境,而是自己的執念。
正如《滄浪之水》里說的:天地不限人,人自限于天地!
如若打開認知局限,即使身未動,人被這幅臭皮囊困住幾十年,心亦可傲游馳騁九萬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