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在使用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有一些擦碰,自然需要進行事故后的維修,而維修時必然會涉及到一些部件。對于車主來說,自然希望通過保險將所有損壞的部件全部更換為新部件;而對保險方來說,委托維修單位從維修的角度進行修復即可。這兩者之間必然存在較大的矛盾,但最終目標是一致的,那就是將車輛修復。
既然目標一致,關鍵就在于執行方案。從維修質量的角度來看,更換所有部件當然是維修質量最好的方式,而且不僅質量高,效率也高。但維修成本很高,難以實現。修一個部件和換一個部件的成本可以說相差數十倍甚至百倍。因此,在事故車定損時,首先會分析事故中損傷的部件,哪些是不可維修的,哪些是可以維修的,制定合理的方案將車輛修復。
這樣看來,部件全部更換的方案確實不可行,能修的修,不能修的換是目前比較合理的方案。那么,為什么還會出現維修矛盾呢?重點還是在這個“修”上!部件維修是個非常復雜的工藝,修復件的質量是否有保障,對于維修方來說,務必要保障車主安全用車。
國內的售后維修市場非常成熟,不管是金屬件、塑料件還是各種控制模塊,都可以找到維修的地方。早期都是由維修單位負責聯系維修,而現在保險方會主動聯系部件的修復,將修復好的部件送至委托的維修單位,或者是上門維修部件,如大燈、輪轂、水箱、保險杠,甚至氣囊模塊等都可維修,而維修技師只需將修復好的部件裝回到車輛上即可。
由于維修部件的質量問題已經多次在各大媒體平臺上被曝光,所以車主朋友們在事故維修時都會擔心自己的車維修質量如何?能否正常使用?會不會有危險?因為維修件表面上看起來都很好,但看不到內在的真實情況。而維修技師在裝復時會確定部件是否可以正常安裝,功能是否正常,并會進行路試,確保部件正常工作,無異響或故障燈點亮等異常情況出現。但最終的修復質量是無法100%確保的,因為車輛的碰撞程度各不相同,部件的損壞情況也各有不同。
既然新的部件太貴,修復部件的質量又無法保障,那該如何是好呢?為了解決矛盾,使用再生件的趨勢越來越大。再生件處于新部件和修復部件之間,是通過正規的工藝流程,通過拆解、更換、裝配將舊件變成“新件”。再生件相比新部件有極大的價格優勢,質量又能堪比新部件。
目前,很多發動機和變速器都使用了再生件,極大地降低了維修成本。對于事故維修來說,再生件也更加符合大家的維修意愿,更能保證修復質量。售后服務站點及保險方也應該加強再生件的合作采購,這樣才能更穩定地為客戶的車輛進行優質維修,從而獲取穩定的客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