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十點周美好
來源 | 十點讀書(ID:duhaoshu)
1
“你是什么時候,
意識到自己變老的?”
網上有個問題:
你是在哪一刻,突然意識到自己變老了?
底下有條高贊回答:
“我是去年突然感覺到自己變老的,是真的熬不動夜了。”
她自述那段時間,自己不僅要上班,還要復習備考。
一下班就把自己關在屋子里,學習到深夜。
連續好幾周,都得到12點以后才能入睡。
有段時間工作突然特別多,她不得不加班到凌晨一兩點,實在撐不住又沒搞完的話,就先睡,早上五點半起來再接著干。
也就是那幾天,她開始頭痛,一連好幾天都沒能緩解,身體也像被掏空了似的難受。
“每天都在做噩夢,從噩夢中驚醒,又沉沉睡去。”
除此之外,還有身體上的各類疾病。
“抵抗力特別差,經常感冒,腦袋也昏昏沉沉的。”
她不敢相信,自己也才30歲出頭啊。
以前也曾有過熬大夜唱歌、連軸轉加班,但睡一覺很快就恢復了。
“這次卻不一樣,這次熬夜生病后,我意識到自己過完十二點半再熬夜,就會心跳加快,手心冒汗。
連續幾天下來,感覺身體都不是自己的了。
突然就覺得自己老了。”
這樣的感受,不止她一個人有過。
這些年年歲漸長,聽到身邊不少人,說過自己身體上的變化。
我一個大學同學,讀書時是校體隊的,身體素質沒得說,還經常代表學校出去參賽。
工作后有次去爬山,可能是防護措施沒做好,在山頂過夜時著了風寒。
從那以后,她一被風吹就頭疼。
有時候再趕上姨媽期,整個人就跟要炸了一樣。
“去醫院看過了,核磁也做了,查不出問題。
醫生說‘好好保養吧,女人上了30歲,身體素質多少都會差一些’。”
還有我們主編張敬,以前總喜歡去能免費續面的地方吃飯。
男生嘛,胃口大,一頓能吃好幾碗。
但不知道從哪天起,他發現自己再也吃不下那么多了。
“以前續上二三碗,呼嚕呼嚕就往胃里倒,現在最多續半碗,多一筷子也吃不下了。”
“以前吃自助餐,就沒想過吃不回來,現在不去花那個冤枉錢了,肯定吃不回來。”
不由感慨:
曾經以夢為馬,執杖天涯的夢想,如今早已被歲月侵蝕。
以前說要出去玩,連夜出發,臥鋪上睡整宿,一早到了景點精神煥發。
現在要出門,看完門票看酒店,做一堆攻略,結果臨了臨了,“算了,沒啥意思,不去了”。
更別說學點新東西了。25歲想學吉他,第二天就買了;現在想學個口琴,糾結來糾結去,“算了,都這個年紀了,還折騰個啥”。
歲月真的是把“殺豬刀”。
你看,其實老去的不單是體力,還有少年時的那份心氣。
一個人變老,完全不似我們想象中那樣“慢慢來”。
只是某一瞬,在做和年少時同樣的事時,卻發現自己體力、腦力不足,似乎要鉚足很大的力氣,才能擁有年少時隨手一揮的精力,似乎要鼓起很大的勇氣,才能有年少時的隨性。
- 我們就這樣,猝不及防地老去了。
2
“老去時才知道,
互相扶持有多重要?”
宋丹丹曾在一檔節目中,談到“老去”這一話題。
63歲的她,用過來人的口吻說道:
- “三四十歲的人了,這是非常危險的年齡,還覺得自己像小姑娘一樣。
- 但我告訴你女孩子到了這個年齡,青春轉瞬即逝,一晃就45歲了。”
聽到這句話,心下一驚。
我們總以為,“七老八十”才算老去,殊不知,不到四十,就不得不為老去做些打算了。
在她的這段視頻下,不少人分享自己的親身經歷。
- “真的是這樣,35歲之后突然變老了,頭發一茬一茬白。”
- “88年的,生完孩子后突然發現自己老了,皮膚一下子松弛了。”
- “35以后5年一個檔,40歲以后就一年一個樣子了。”
身體的衰老肉眼可見,比我們想象中還要快。
- 而“老”得更快的,還有我們的想法和念頭。
宋丹丹接著回憶了自己的感情史。
她說自己和現在的老公,相識28天就結婚了,并且確定以后無論經歷什么都不會離婚。
為什么?
因為這時候的她,和年輕時的心態完全不一樣了。
她開始意識到,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人生一定會有很大的跌宕起伏。
倘若在經歷災難時無人訴說,無人一起支撐,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人應該有一起牽手的人。”
和這個人一起,抵御周遭的風雨,克服人生坎坷。
說到這里,想起先前朋友的抱怨:
“一個人哪里都好,就是生病的時候沒人照料。”
她去年爬山摔傷了膝蓋,做了場大手術。
一個人在北京,沒敢跟遠在老家的父母說。
但她也害怕,萬一通知全麻手術,萬一手術中途出了意外,身邊連個能簽字的人都沒有。
好在手術順利。
做完手術那幾天沒人照顧,她只好請了護工。
“北京這種地方,護工死貴死貴,一天380還不包吃。”
她咬著牙請了三天,等稍微能下地了就急忙辭了護工,什么都自己來。
辦出院那天,別人都有家屬陪同,病人坐在病床上等單子就行。
只有她,右手拄著拐,左手拿著一大摞單子,去樓下排隊給自己辦出院。
“別提多辛酸了,現在說起來都想哭。”
經歷這件事后,她的心態也有一些轉變。
以前堅決不婚不育的她,現在也開始走相親路線,想找一人相伴終生,想有一個家排解孤獨。
“我不是勸大家都去結婚,只是對我來說,沒事時萬事大吉,真遇著事時,沒有兄弟姐妹的我,真的需要有個人互相支撐啊。”
3
“面對老去,我們能做哪些準備?”
寫到這里,我想起那個被爭議許久的話題:
為什么長輩總奉勸女人一定生個孩子?
底下有人分享了自己的經歷,讀完很受啟發。
“因為他們怕你知道生孩子的重要性時,為時已晚,尤其是女孩。”
孩子有什么用?
年輕時,是沒什么用,甚至都是副作用。
那時候我們身體健康精力旺盛,很多事情都能親力親為,眼中看到的,是一個孩子帶來的麻煩。
孩子要花錢,要費精力,還要占用我們大部分自由時間。
有那時間,吃點好的、玩點好的、看點好的,不好嗎?
基于生物趨利避害的本能,我們自然會選擇推遲婚育時間。
可年老后呢?
隨便去醫院走一圈,掛號處經常有老人拉著你,問“線上取號”的流程怎么走?
“沒辦法,老眼昏花了,看不見屏幕上的字。”
不問你,就得在人工窗口排至少半小時的隊。
取藥處,有老人不會掃單子,周圍一個能幫上忙的人都沒有。
能怎么辦呢?
只能抓住一個年輕人問一遍,滿臉的卑微和討好。
這還是能夠自理的。
假如生活不能自理,身邊沒有孩子陪伴,人到老年,真的體面全無。
吃飯怎么辦?
洗澡怎么辦?
翻身上廁所怎么辦?
誰給你倒屎倒尿、擦背擦臉?
“去養老院啊!”
我知道很多年輕人把養老院掛在嘴上。
可是現在養老院的情景,那些無兒無女又身患重病的孤寡老人,誰會按時喂水喂飯?
反正也沒人給你撐腰,不是嗎?
“可愛的小孩尚且有被幼兒園老師虐待的時候,又老又病渾身異味半身不遂的老人在養老院里,還能有好日子過嗎?”
看過一個新聞。
山東有一對夫婦,年輕時做了要丁克的決定。
為了擺脫世俗的限制,他們跟家里的親戚斷絕了關系,自己也從山東搬到了鄭州居住。
年輕時,他們也的確過了幾十年的自由日子,有了更多的時間一心撲在事業上,攢了不少家底。
可隨著年歲漸長,他們發現“身邊的親戚開始有意無意聯系我們”。
時間久了,他們也搞懂了:
- “他們刻意親近,并不是關心我們的身體,而是盯著我們攢下的財產。
- 甚至盤算著什么時候能讓自己的孩子去繼承。”
看到了親戚的丑惡嘴臉,見識了太多人情冷暖后,這對夫婦在50歲的時候,決定做個試管嬰兒,來繁衍后代。
我們暫且不去論述,他們這樣的決定對孩子是否是負責的。
但可以想象的是,這是深受傳統文化影響的他們,能在這個節骨眼上想出的對自己最有利的決定。
- 不單是為了保護自己的財產,更是為了保護老去的尊嚴。
4
當然,寫下這些故事,并不是勸你結婚、勸你生孩子,借此來消解你變老時的焦慮。
事實上,我們也寫了不少“讓大家不要因為別人的期待和壓力,就盲目結婚生子”的文章。
我們的態度,其實始終都一樣:
我們要看到不同選項背后的優劣,不要被其他人影響,然后做出自己的抉擇。
只要是你自己的決定,只要你能為這個決定負責,任何選擇都應該被支持。
我們寫下這篇文章,只是想說:
- 別總是把“管他的”掛在嘴上。
眼光可以長遠點,積極地為自己的人生提供多維度的考量。
如果站在目前的時間節點的你,無法做出“兩全”的抉擇,不妨去看看那些過來人是怎么做的。
倘若你是堅定的不婚主義者,就去看看那些五六十歲,獨身一人生活的人過得怎么樣;
倘若你下定決心不生孩子,不妨去看看那些五六十歲,無兒無女的人是怎么養老的。
又或者,可以去醫院,看看那些無人陪同的老人,是怎么處理獨自看病這件事的。
讓你看這些人間真實,不是為了給自己徒增焦慮,而是想讓你提前預測一下:
這些決定,在幾十年后會造成怎樣的情況。
看看他們的現狀你是否能接受,想想自己要為自己的決定提前準備些什么。
人這一生,總會面臨諸多抉擇。
但在面臨生老病死這些重大抉擇時,請你一定要慎重。
倘若能接受孤老無依的結果,便可放肆的去追求年少的自由。
倘若不能,不妨從現在開始用心經營自己的家庭關系,善待身邊人,在艱難困苦中互相幫扶,彼此攙扶著過這一生。
當然,我更想祝你這一生順遂無虞,無論做出怎樣的選擇,都能少些煩惱、都有貴人相伴。
*作者:周美好,食一碗人間煙火,飲幾杯人生起落。本文來源十點讀書(ID:duhaoshu),超3000萬人訂閱的國民讀書大號。轉載請聯系十點讀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