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網成為一個論文領域中比較特殊的環節。自從2021年之后,大家都知道,期刊領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變化包括:
其一,版面,從一個版面起發變成了三個版面起發,字數和價格,乘以三。
其二、質量,開始出現嚴控。
上面這兩個點,其實本質上都是第二個點,控制質量2021年的國家政策,無可厚非。結果就是,長版面。說句不太客氣的話,有些編輯缺乏足夠的審稿能力,所以就……干脆要求大家把文寫的長一點,長一點的文肯定更有內容對吧。
理論和邏輯都沒問題。
然后說說現在知網論文怎么寫。
知網總體來說,比萬方維普的要求還要高一些,不過這個高有時候也無厘頭。
這幾年我也投稿過不少知網期刊,隨便聊幾個經歷過的小事。
1。知網刊物要求的質量很迷
一般來說吧,知網刊物要求質量高點合理,但是到底多高算高呢。如果是一個工科稿件,我們這里以工科為例。一個工科稿件有點圖表數據模型的要求不過分吧。但是到底要求到什么水平呢?不知道。
昨天給某某刊物送了一個稿子,斃了,理由是,說這個 稿子看上去像科普。現在的知網論文5000字,寫的事工控網絡安全策略。上個月也投稿給這個刊物過,水平差不多過了,這個月……據說他們編輯部換了人。
這件事怎么說呢,就是期刊的紅線一直在變化,實在拿不準到底應該如何。工控網絡安全策略,沒有數據,有兩個網絡安全策略圖。你要說科普吧,不算合適,有分析有規劃。但是沒有數據沒有模型。
2。編輯自己也很迷
我要說編輯沒有審稿能力,你們肯定不能信。但是有時候就是不足。
某刊物,連著送了兩個稿子,第一個稿子表示技術成分不足。但是收了。所以第二個稿子我就著力打造技術。在稿子里面闡述了很多算法的內容。但是就是這個稿子,前后讓我修了五次。我就不說每一次都是什么毛病了,我說個經典的。
兩個向量相乘,為了方便就橫著寫,所以 第一個向量后面有個轉置符上角標,大家可能還記得,就是那個T上角標。結果反饋回來要求修稿的時候,那個T大大咧咧的下來了。就變成了,兩個橫著的向量中間夾著一個T,三個東西相乘。然后編輯問我,這個T乘以后面向量是什么意思。
我當時都傻了啊,我想著這是啥意思啊。然后去翻我的底稿,才發現這個T,就是之前的轉置符,活生生的給我拉下來了。
崩潰!!!!
3。怎么寫知網論文
其實經歷了這兩年的這些事,我自己都不覺得還有資格給別人建議了。說幾個能夠影響投稿效率的小影響因素吧。總結一句話,就是現在的知網普刊,堪比十年前的北大核心。
所以第一,去看這個期刊既往的收稿方向。現在對收稿方向卡得很嚴格,有多嚴格呢,中小學教育和大學教育,通常不能通用。就是說,一個期刊要么收基礎教育要么收高等教育,二選一。也不說絕對沒有通用的,比較少。所以投稿之前,務必查清楚這個期刊到底是收什么方向的。
其二,去看看期刊主打方向,尤其是思政教育相關的方向,尤其尤其是思政,必須深入考察。很多期刊 不能收思政。這和北大核心差不多,教育類期刊不收思政,專業類期刊不收教育。
其三,不要太過于執著。有時候稿子不錄真不是作者的錯。換個刊物繼續,這邊不收別處收。上面那個說我的稿子看著像科普的,我直接發另一個期刊,影響因子比這個期刊還要好,最后順順當當的收了。
所以情況就是這樣,拒稿不是什么大問題,不光知網,其他投稿也是一樣,秉承拒稿越多我越浪的態度,才是勝利的關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