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黑馬從來沒覺得8月是如此難熬。
可能是即將到來的9月大菜太多,8月的“清粥小菜”雖然也不乏干貨,但似乎并不能抑制住黑馬這蠢蠢欲動的小心思。
反正就目前爆料了的信息來看,除了“全體目光看向我”的iPhone 16系列,趕著10月新機潮之前,濃眉大眼的國產機,居然還藏了不少好東西……
正好,挺久沒做新機盤點了,今天黑馬就帶大家來看看9月的“炸裂”新機吧!
華為三折疊,逆天
這波新機里,最值得關注新品,黑馬單方面提名:華為三折疊!
誰贊成?誰反對?
在8月之前,黑馬和在座的絕大部分吃瓜群眾,應該都沒想到:華為真的會趕在10月安卓新機潮之前、在iPhone 16發布的同期,把自家三折疊新機端上來。
如果不出預料,這應該是全球第一款量產三折疊手機。
黑馬猶記得去年,Mate 60似乎大概也是8月底9月初的節骨眼上突然開售……
看起來9月放大招,要成華子的傳統藝能了啊。(黑馬:是誰汗流浹背了?)
至于目前曝光的配置,黑馬也給大家翻出來了:
首先是屏幕,就黑馬所了解的,三折疊的內屏比例基本達到了16:9,比目前主流的大折疊接近1:1的屏幕比例,說實話要舒服的多。
此外,華為采用的應該是S形外折,因為華為在今年3月發布過一份三折疊手機專利,S形外折會有更緊湊的整體結構。
華為三折疊手機專利申請書
折痕方面,華為三折據說已經通過了28μm測試,折痕應該不會有什么大問題;處理器方面,不出意外是麒麟9系處理器(黑馬:好萬能的9系,阿門)
圖源:酷安
如果有意外的話,大概就是把原本Mate 70首發的新迭代芯片給三折疊,但我覺得概率不大。
此外,因為三折疊展開后更接近PC或者平板的觀感,因此還具備一定的生產力,同時也意味著對于應用適配的要求會更高。
比如折疊狀態的外屏顯示,需要手機端適配,展開后可能就需要自動適配PC端;
但這部分剛好鴻蒙NEXT的多端適配正在落地,只能說完美契合,天選之子。
對于鴻蒙NEXT,黑馬覺得還是可以相信一波的。
此外,在三折疊的厚度上,雖然華為有極力在往下壓,攝像模組的位置也想盡了辦法處理;
但畢竟三折疊是三折疊,從路透圖來看,厚度這塊黑馬估計只能未來可期一下。
至于價格,看在全球首款量產三折疊的份上,不管是不高的首批出貨量、還是高額的研發投入、還是終歸小眾的受眾群體,都意味著這臺機的價格很可能會突破大家的認知。
但綜合來看,華為三折疊機的出現,就目前來說還是象征意義更大一點。
所以這波黑馬看看就行,不過如果點贊過800,黑馬可以為大家試試,這三折疊到底好用不?
nova 13,高端局?
華為同樣在9月發布的,還有nova 13系列。
雖說前不久nova系列新出的Filp小折疊,因為實在是過于抽象,黑馬現在都還沒回過勁兒來。
但這某種意義上也說明了華為內部對nova系列的重視程度是足夠的。
先說一下nova主要是針對年輕時尚消費群體的,產品集中在2000-4000元的價格區間,所以也可以簡單粗暴的理解為Mate系列的“青春版”。
但據爆料,nova 13系列這次直接把對標拉到了Pura 70系列(黑馬嗶嗶:價格也是),So,那就來看看nova 13又整了什么新活咯?
首先,華為nova 13系列包含了標準版、Pro和Ultra三個版本。
其中Ultra版本將會支持微信通信(天通+北斗),有消息稱可能會突破6000元(小米14U 5999起售)
(黑馬:應該不會這么高吧)
性能上,nova 13系列應該是搭載麒麟9000S(Pro和Ultra有消息是麒麟9010),紙面實力差不多達到8 Gen1的水平,但作為nova系列華子中端產品線,能搭載麒麟9系芯片,本身也就說明了一些事情;
操作系統上,nova 13系列大概率會預裝鴻蒙NEXT版本,按照“整機性能提升30%,鏈接速度提升3倍、功耗降低20%”的預期的話,再加上麒麟9系芯片的加持,“nova沖高”也不是沒有底氣;
影像上,我們按照對標Pura 70系列的預期推測,Ultra可能能夠給到F1.6超大光圈,潛望長焦,XMAGE影像系統這些旗艦配置……吧
屏幕上,搭載的京東方1.5K屏幕,標準版大概率是直屏方案,Ultra版本會給到旗艦同款的等深四曲屏幕。
此外,前幾天又有消息說nova 13活力版也在路上了(!?),據說是起到一個幫華為清驍龍處理器庫存的作用,看看就行。
紅米 Note 14系列,有點眼熟
和華為在9月的高調表現不同,小米的重心應該是在10月的8 Gen4首發機型上,所以9月只來了個紅米Note 14系列。
首先可以確定的是,紅米Note 14系列依舊分為標準版、Pro和Pro+三個版本。
大家應該都還有印象,今年4月的時候,紅米把Turbo從Note產品線上獨立出去了,之后Turbo繼續扛性能大旗,Note繼續注重外圍配置。
這樣一來,這波紅米Note 14系列的重點,那肯定就不是性能了——
所以我們先看性能:
3C認證官網的認證信息顯示,紅米Note 14 Pro應該搭載的是驍龍7s Gen3,而Pro+版本呢,大概率是搭載聯發科天璣7350。
黑馬:反正夠用。
外觀上,放一張網傳渲染圖:
嘶,這要是真的,我只能說“是iQOO劈了腿,還是小米出了軌?”(指路iQOO12)
屏幕上,依舊是1.5K華星屏幕,Pro版本從上代的直屏變成了Pro+同款的雙微曲。(讓我們為直屏黨默哀)
影像上,據爆料Note 14 Pro 和 Pro+ 都會搭載 5000W 像素大底主攝,大概率會用上光影獵人 800,或者定位接近的索尼 LYT 系列。
也就是 1.55 英寸/1.56 英寸這個級別。
副攝上,據說這次直接上了顆真長焦(上一代是主攝裁切),不過應該不是潛望長焦。
順便根據疑似Pro版的3C認證信息來看,支持90W有線快充,提升還是比較大的。
vivo還在卷中低端
藍廠在9月中旬會上倆新機,主要針對的是中低端賽道:
包括主攻性能的iQOO Z9 Turbo+和千元線下機的vivo Y300 Pro。
從3C認證可以看到,vivo型號為V2417A的5G新機,配備80W或90W充電器, 不出意外的話這款手機就是iQOO Z9 Turbo+。
配置上,iQOO Z9 Turbo+大概率搭載的天璣9300+處理器,其他配置應該和Z9 Turbo保持不變;
比如依舊是6.78英寸的1.5K 144Hz直屏、短焦光學指紋、前置16MP,后置50MP+8MP,電池應該也還是6000mAh。
價格的話,黑馬盲猜一波1999起售。
另一款vivo Y300 Pro,最大的亮點應該是超大電池,6500mAh大容量電池+80W快充,確實很符合藍廠一貫的調性。
畢竟藍廠自研的第二代硅碳負極材料對電池容量和充電速度的加成,確實非常大,有消息稱,這個技術大概率今年會在國產手機普及。
也就是說,而10月那波旗艦機潮,估計一個個全都會化身續航怪物。
vivo Y300 Pro作為一個主打線下市場的千元級別產品,也沒啥多的好盤的,參考一下今年5月發布的Y200,配置最高的GT版本:
搭載驍龍 7 Gen 3 處理器,6.78 英寸 1.5K 分辨率,144Hz 刷新率 OLED 顯示屏,支持 3840Hz 高頻調光功能。后置 5000 萬 +200 萬雙攝方案,前置 1600 萬像素單攝像頭;6000mAh 電池+ 80W 有線快充。
Y300 Pro的配置可能會在此基礎上略有升級。
榮耀X60,穩定發揮
前段時間,,一款型號為 BRC-AN00 的榮耀 5G 新機通過了國內 3C 認證。
認證信息顯示,這款新機配備了一款最大輸出功率為 35W 的電源適配器,其型號為 HN-110320C00 或 HN-110320C01。
不出所料,這應該就是榮耀X60了。
有印象的朋友,應該還記得榮耀X50的輝煌戰績,反正榮耀X系列,雖說沒有華為Mate那種國民度,但你要說成績,那還是有小有成就的。
而根據目前爆料來看,榮耀X60依舊是熟悉的配方:
屏幕上1.5K等深四曲、綠洲護眼技術,續航上大容量青海湖電池,35W快充,周圍配置上耐摔扛劃痕全部安排;
處理器應該會給到驍龍6 Gen1,還有消息稱運存可能會直接12GB起步,起售價不超過1499元。
這個配置吧,我只能說非常符合線下機的定位。
以上就是目前已知的9月新機盤點,不知道有沒有你感興趣的新品,歡迎評論區留言。
黑馬:我宣布這波華為C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