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在與普京剛剛擁抱后訪問基輔 烏克蘭能打破印俄的聯盟嗎?
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將于8月23日抵達烏克蘭進行歷史性訪問,這是印度總理自30多年前印烏建交以來首次踏足烏克蘭。
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在地緣政治舞臺上扮演著越來越強大的角色,但在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全面戰爭中,印度尚未堅定地站在一方。
莫迪訪問烏克蘭是在訪問莫斯科幾周后進行的,他在莫斯科與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舉行了會談。莫迪的這次訪問包括兩位領導人之間廣受批評的擁抱,幾個小時后,俄羅斯轟炸了基輔的奧克馬蒂特(Okhmatdyt)兒童醫院,造成兩人死亡。
當時,烏克蘭總統沃洛德米爾·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抨擊這次會談,是“令人非常失望”,是“對和平努力的毀滅性打擊”。
7月9日,莫迪(左)和普京(右)在莫斯科擁抱。
烏克蘭希望從莫迪的訪問中獲得什么?
一些人認為,這次訪問是在莫迪與普京會談以及熱情的擁抱之后的一次試圖控制損害的嘗試,恰逢當時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大規模導彈襲擊,造成至少38人死亡。在襲擊中,一枚導彈擊中了烏克蘭最大的兒童醫療中心奧克馬蒂特醫院。
莫迪在會談開始前,在波蘭發表講話時說:“印度堅信,在戰場上無法解決任何問題。
據烏克蘭總統辦公室消息,莫迪將會見澤連斯基,兩人將討論雙邊和多邊合作,并簽署幾份合作文件。
作為俄羅斯的歷史盟友,新德里自 2022 年 2 月以來一直與莫斯科保持著密切的經濟和外交關系,雙邊貿易在 2023 年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與此同時,印度沒有公開表示支持俄羅斯,可能不想破壞其與西方的重要伙伴關系。西方也沒有過于強硬地推動印度改變或緩和其立場。美國將印度視為對抗中國的潛在伙伴,中國與新德里的關系緊張。
印度的角色被描述為俄羅斯和西方之間的“走鋼絲”。
從印度的角度來看,烏克蘭是一個雙邊貿易額微不足道的國家,烏克蘭面臨著一場艱苦的戰斗,以說服新德里對俄羅斯采取更強硬的立場。
2024年3月28日,外交部長德米特羅·庫萊巴(Dmytro Kuleba)首次訪問印度。
庫列巴當時寫道:“烏克蘭與印度的合作很重要,我們將重振兩國關系。”。
庫列巴在X(原推特)上的一篇帖子中表示,他是應印度外交部長蘇杰生的邀請來到新德里的,蘇杰生剛剛在2023年12月訪問莫斯科時表示,印俄關系“非常牢固(和)非常穩定”
威爾遜中心南亞研究所所長邁克爾·庫格爾曼(Michael Kugelman)對《基輔獨立報》 (Kyiv Independent)說:“許多印度人,包括許多權力走廊的人,都認為俄羅斯可能是印度最值得信賴和可靠的力量。”
烏克蘭的推動
庫列巴于3月在烏克蘭和平峰會之前首次訪問印度。盡管進行了外交努力,但莫迪沒有參加峰會,印度代表最終也沒有簽署聯合公報。
雖然莫迪和其他印度官員一再呼吁和平解決全面戰爭,但西方和烏克蘭為從印度獲得更有目的的接觸所做的努力迄今已被證明基本上是徒勞的。
在與印度的金融合作方面,與俄羅斯相比,烏克蘭顯然處于相當大的劣勢。
印度與俄羅斯的貿易額大大超過烏克蘭。2023 年,俄羅斯和印度之間的雙邊貿易估計超過 500 億美元,而在戰前水平,烏克蘭和印度之間的貿易額不到35億美元。
“印度繼續嚴重依賴俄羅斯的武器和俄羅斯的能源。”威爾遜中心南亞研究所所長邁克爾·庫格爾曼說。
俄羅斯在 2023 年成為印度最大的石油供應國,擊敗了伊拉克等中東國家,伊拉克此前一直是印度的主要石油來源。在2021年,俄羅斯是印度僅排在第六的石油供應國。
印度還利用西方對俄羅斯石油的制裁,進口原油,并對原油進行提煉,然后有時將加工后的石油產品賣回歐洲和美國,獲取巨大的利潤。這種安排是互惠互利的,印度為俄羅斯的戰爭機器提供了急需的現金,同時也使印度能夠發展其石化精品出口行業。
“印度的觀點是,印度以無法從其他國家獲得的價格點(從俄羅斯)獲得重要產品。”庫格爾曼說。
印度外交部副部長伊琳娜·波羅維茨(Iryna Borovets)在 2024 年 2 月接受一次采訪時表示,印度“代表了全球南方的聲音......印度能夠以身作則,這一點非常重要。
庫列巴在3月份接受英國《金融時報》采訪時,展示了印度可以從加強與烏克蘭的關系中獲得哪些切實利益。
庫列巴說:“戰后,烏克蘭可能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工地,歡迎印度公司參與。”
庫列巴還表示,烏克蘭正在尋求與印度“恢復貿易”,包括烏克蘭對印度農產品出口的增長和印度機械的進口。
在與蘇杰生會晤后,庫列巴于3月29日寫道,烏印兩位部長“同意恢復我們兩國在全面戰爭之前存在的合作水平”,但沒有確定任何具體步驟。
同樣,蘇杰生表示:“討論的重點是正在進行的沖突及其更廣泛的后果”。他和庫列巴“重申我們致力于加強整體關系,包括雙邊合作”。
但都是空頭支票,沒有列出任何具體的協議。
庫格爾曼說,烏克蘭可以為印度提供“技術資源和堅實的高等教育機構,尤其是醫學院”。2021年,大約有1.9萬名印度留學生在烏克蘭學習,其中絕大多數人在全面戰爭后立即離開了烏克蘭,至今沒有回到烏克蘭。
但這些根本無法滿足印度從俄羅斯獲得的關鍵武器和能源供應。
印度的中立道路
印度目前似乎滿足于扮演雙方的角色。
印度報紙《印度教徒報》在2024年2月寫道,政府基本上保持中立的立場取得了“重大成功”
即使在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成為僅有的祝賀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在3月初總統選舉中“獲勝”的民選領導人之一之后,印度與西方的關系基本上沒有受到影響。
就在蘇杰生與庫萊巴會晤的前幾天,蘇杰生以純粹務實的措辭描述了印度與俄羅斯的關系。
蘇杰生3月25日在新加坡說:“那么,告訴我俄羅斯是幫助了我們還是傷害了我們?在關鍵時刻,俄羅斯是做出了貢獻還是阻撓了?”
蘇杰生補充說:“因此,如果我從我的角度和經驗進行考慮,我會得到答案。在這種情況下,答案是俄羅斯是一個我們一直與該國保持積極關系的國家。”
盡管如此,庫列巴表示,印度與俄羅斯的密切關系是“蘇聯遺產”的殘余,這種遺產正在“蒸發”。
庫列巴補充說,印度站在俄羅斯一邊,忽視了來自中國的威脅。
威爾遜中心南亞研究所所長邁克爾·庫格爾曼告訴《基輔獨立報》,自全面戰爭開始以來,俄羅斯越來越依賴中國,這“增加了中國對俄羅斯的影響力”。
“對新德里的擔憂是,北京可能會試圖向俄羅斯施壓,要求其采取可能違背印度利益的事情。”
印俄關系的潛在障礙
盡管印度可能希望戰爭不要影響其與俄羅斯關系的務實態度,但有幾個相關因素可能會阻礙他們保持伙伴關系繼續合作。
路透社在2024年2月報道稱,西方對俄羅斯石油實施的60美元價格上限的加強執行可能會“使印度國有煉油廠確保年度供應協議的努力復雜化”
盡管印度對俄羅斯石油的購買在過去兩年中大幅增加,但有跡象表明,西方針對俄羅斯能源行業的制裁可能會威脅到對印度的持續出口。
路透社在2024年2月報道稱,西方對俄羅斯石油實施的60美元價格上限加大執行的力度,可能會“使印度國有煉油廠確保年度供應協議的努力復雜化”。
據路透社8月22日援引進口數據比較報道,盡管如此,印度在7月份超過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俄羅斯石油進口國,原因是中國煉油商的石油采購量減少。
然而,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造成了付款支付問題,推遲了俄羅斯石油向印度的供應。
在最近無人機對俄羅斯煉油廠的襲擊以及對俄羅斯最大的航運公司Sovcomflot實施新制裁之后,彭博社寫道,俄羅斯石油工業開始感受到西方懲罰措施的壓力。
印俄關系中另一個潛在的絆腳石圍繞著俄羅斯脅迫印度國民加入俄羅斯軍隊并在烏克蘭作戰的報道。
印度中央調查局 (CBI) 于 3 月早些時候宣布,它已經搗毀了一個“主要人口販運網絡”,該網絡使用虛假借口引誘印度人到烏克蘭作戰。至少有五名印度公民在烏克蘭為俄羅斯而戰喪生。
在莫迪7月訪問莫斯科后,俄羅斯同意釋放所有在俄羅斯軍隊服役的印度國民。
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一份報告,雖然俄羅斯對印度的武器出口仍占總數的 45%,但從 2017 年到 2022 年,俄羅斯對印度的武器出口下降了 17%。印度從法國、韓國等國進口同步增長。
印度空軍在 2023 年 3 月表示,由于對烏克蘭的壓倒性關注,俄羅斯無法履行其部分武器交付承諾。
俄制武器在烏克蘭戰場上的糟糕表現使印度對其質量產生了進一步的懷疑,尤其是與西方制造的同類武器相比。
庫格爾曼說,還有一種風險是,“如果烏克蘭戰爭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印度與俄羅斯的關系軌跡可能會發生變化”。
“如果俄羅斯越來越受到戰爭創傷,資金緊張,孤立無援,無法生產印度長期以來能夠依賴的那種武器。”這可能是其他武器供應商介入的機會。
盡管如此,在短期內,“印度不會在武器采購方面放棄俄羅斯。”庫格爾曼說。
印度對這場戰爭歷來務實的態度并沒有提供充分的證據證明它將很快完全支持烏克蘭的事業,也沒有提供充分的證據證明它會放棄與俄羅斯在經濟上有利的關系。
雖然莫迪的訪問可能會受到西方的歡迎,并受到烏克蘭的贊賞,但對對烏克蘭帶來實質性成果的期望非常很低。(黃鑫、黃勝友編譯《基輔獨立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