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的夜晚終于黑了下來,莫斯科人終于體會到了烏克蘭人都遭遇了什么,而這種感覺是怎樣的!!!
由于制裁,莫斯科將無法為其能源基礎設施的消費對象提供服務,因此將被迫斷開它們的連接,否則它們將開始自行失效。
在此背景下,俄羅斯首都未來幾年將面臨電力短缺的威脅。
“系統操作員”注意到了這種前景。侵略國能源系統的唯一控制者在其“2042年之前俄羅斯能源發展總體計劃”項目中預測,到2030年,莫斯科將面臨1.6吉瓦的電力短缺,到2042年將面臨4.2吉瓦的電力短缺。
這并不是“系統運營商”第一次報道莫斯科未來的供應問題。早些時候,他們在 2023 年對此發出了警告,解釋為外國設備——火力發電廠燃氣輪機(特別是通用電氣和西門子設備和零件)的維護困難。2023年6月西方加強制裁后,它們失去了備件和維修。與此同時,整個俄羅斯電力系統的約9%都是由外國渦輪機提供的。
為了消除能源短缺,需要保證:每條輸電線路的承載能力必須至少為1.5吉瓦。該項目的預計成本為174-3510億盧布。
另一個問題是電網的物理磨損,據俄羅斯專家稱,配電網的磨損率約為 70%,干線的磨損率約為 50%。他們還指出,現代俄羅斯絕大多數的大型設施都是過時的蘇聯遺產,更新速度不夠快。
俄羅斯《生意人報》報道稱,除了渦輪機零部件外,“從2024年1月到2024年4月,美國英特爾處理器在俄羅斯聯邦的進口量下降了15倍,總計交付了2萬個零部件,而去年同期為28.9萬個”。
美國AMD處理器的供應也出現了同樣的情況,2024年短短四個月內,僅向俄羅斯聯邦交付了17,000個處理器。 烏克蘭戰爭爆發后,美國將貝加爾電子公司(Baikal)、JSC MCST(厄爾布魯士)和JSC NVC Elvis(斯基夫)列入制裁名單,規定封鎖任何資產并全面禁止交易。 當年12月16日,俄羅斯芯片開發商受到歐盟制裁。
需要指出的是,在全面對烏克蘭開戰之前,俄羅斯經濟的發展就落后于歐洲國家。現在,由于制裁、能源市場的損失和資本外流,前景變得令人失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