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搜狐地產&焦點財經
作者 | 王澤紅
8月22日,碧桂園服務披露2024年中期財報,并召開業績發布會,總裁徐彬淮、首席財務官黃鵬、首席技術官趙曉光和副總裁張艷芝等高管出席。
財報顯示,碧桂園服務2024上半年實現收入210.46億元,同比增1.5%;毛利為44.53億元,降幅13.7%;凈利潤15.4億元,同比下降37.9%。根據多家物企披露的中期業績預期,凈利潤普遍出現下滑,碧桂園服務也是如此。
但黃鵬指出,碧桂園服務全部循環可持續的第三方的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從2018年的79.7%持續上升,到2024年上半年已經達到98.7%,高于同業水平,實現高度市場化運作。
其業務線主要分為六大板塊,分別為物業管理服務、社區增值服務、非業主增值服務、“三供一業”業務、城市服務和商業運營服務。其中,物業管理服務收入127.52億元,占總收入的60.6%;非業主增值服務收入僅占比1.7%。
“因為去年做了風險客商的會計處理,確收方面對于未能收到的風險客商,沒有計入收入。如果把它還原加上,收入的增長是3.7%。”黃鵬說道。
截至6月底,除“三供一業”業務外,碧桂園服務合同管理面積為16.35億平方米,收費管理面積約為10.05億平方米。此外,“三供一業”業務的合同管理面積及收費管理面積,分別約9540萬平方米、9060萬平方米。
對于碧桂園服務上半年的發展,徐彬淮認為實現了規模上的持續領先,實現了收入上的穩健增長,實現了業務市場化的獨立發展。但他也指出業績層面的兩個問題:一是凈利潤的下滑,二是經營性現金流的下降。
“既有一些客觀性原因,也有主觀因素,我們覺得還有很大的努力提升的空間。整體上來講,我們的經營基本面還是穩健的。”徐彬淮說道。
凈利潤、現金流雙降背后
財報顯示,碧桂園服務六大業務板塊,除了物業管理服務與“三供一業”業務毛利潤正增長之外,其余板塊均有不同程度下滑,這也導致整體毛利率下滑3.7個百分點至24.9%,核心歸母凈利潤下降31.7%至18.4億元。
“如果還原風險客商少確收金額3.44億元,核心歸母凈利潤降幅為18.9%。”黃鵬補充道。除此之外,毛利下降2.46億元,以及第三方應收款減值損失2.44億元,成為核心歸母凈利潤下滑的另外兩大因素。
對于毛利率下降的業務板塊,他進行了對應解釋,非業主增值服務是因主動壓降地產商和關聯方相關業務,但相關成本滯后調整所致;社區增值業務是因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優化社區傳媒、零售等業務結構和模式,導致毛利率同比下降。
城市服務則是對競爭低效的市場、支付能力困難的項目,做了一定程度的優化調整退場;商業運營服務是因配合風險客商,主動協商進行解約處理,“這一部分大概會損失10億元商管運營收入、1億元左右的凈利潤。”黃鵬說道。
碧桂園服務解釋稱,其附屬公司與碧桂園地產協商在2023年末提前終止雙方的物業租賃合同及商業委管合同,該等調整有助于減少商業運營業務對關連人士的依賴,其將持續開拓外部市場,依靠第三方力量實現商業運營業務的獨立性和市場化。
“綜合這種處置,對于公司的毛利及毛利率會有一定的下拉效應。但有一些事情需要直面陣痛,或者說遲早是需要處理出清的。城市服務業務未來的毛利率,可能還有一定的壓力,取決于外部環境和甲方客戶的支付能力和競爭狀況。”他說道。
凈利潤的下降,也進一步影響了其現金流。財報顯示,碧桂園服務期內經營活動所得現金凈額為2.7億元,同比下降約87.7%。
除此之外,還有三方面因素也致使現金流出現波動,一是其風險客商業務和小業主收費不及規模增長速度,使得綜合收費率同比下降,進而導致應收賬款增加;二是受外部環境等不利因素影響,預存物業費下降;三是日常經營活動產生的階段性資金波動。
“凈利潤的下降,處在可控范圍內,還是沿著年初既定的軌道在走。毛利下降非業主增值服務占了顯著的比例,同時第三方應收款減值損失中,包含了部分投資性虧損,這些是當期一次性影響,并不會對未來長期業務形成影響。” 徐彬淮補充道。
據黃鵬透露,對于凈利潤與現金流的變化,碧桂園服務已推出多項措施,利潤方面會通過運營優化及挖掘新的利潤增長點;資金流入端,已經成立追討欠款委員會,并已針對已逾期的應收賬款采取積極回款措施;資金支出端,則是嚴格資金運營和賬期管理,動態跟蹤以實現控制現金流出與成本規模匹配。
零售、充電樁業務暴增顯效
從業務發展層面看,碧桂園服務的戰略邏輯是以住宅物業為核心,發展數字化、AI0T及物業機器人以賦能業務,采取分級管理體系與數字化運營,電梯數字化維保平臺、保潔數字化全面上線,安防數字化功能試點上線,正在推進保潔機器人“零號居民”的量產上市。
此外,其也在依托其超300城市的在管項目,推行“一拓一”,不斷提升各城市的市場滲透力,同時孵化戰略型業務,尤其是在社區增值服務方面,不同延伸服務邊界,社區充電業務、近場零售兩大業務成效明顯。
具體來看,經過2023年在3個城市的試點,近場零售業務已經擴大至10城,發展市場化經銷商1034人;同時,通過深度助農,政企聯合溯源等新增爆款商品超130個,實現爆款商品和經銷商的不斷增長,上半年近場零售實現收入1.07億。
電瓶充電樁業務快速推進業務落地,一年內累計落樁3萬臺,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長85.5%,活躍用戶200萬。截至今年6月,“智享樓下充電”服務已覆蓋230個城市,累計運營近30萬充電插座。
“三供一業”業務也取得亮眼表現,通過實施機構優化調整,上半年拓展石油石化企業生產技術服務和生產后勤服務等新業務,共簽訂合同項目394個,總金額13.58億元,促使上半年實現收入33.4億元,同比增長23.8%。
面對股價的低迷局面,碧桂園管理層稱正考慮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回購股份與增加分紅,以提高股東回報。碧桂園服務計劃逐步提升分紅及回購的總體比例,并探索外匯儲備增強與境內股票回購的技術方案。
徐彬淮指出,碧桂園服務中長期面臨三個重大挑戰:一是重塑業務增長引擎,打造第二、第三增長引擎;二是人員與人才的儲備與升級;三是進行一場深入的管理變革。
“我們團隊相信,我們會通過能力的建設,厚積薄發,從而實現這樣一個目標。” 徐彬淮最后總結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