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知識,小龍蝦每日分享第1104期,歡迎關注!
有網友表示:自己在藥店買藥花了近250元,結果報銷掉195.4元,個人實際支付只有53.6元。
該網友感慨:以前醫保賬戶的錢根本不夠買藥的,現在根本用不完!同時感謝國家出臺的惠民政策!
一、醫療的報銷比例
對于醫保報銷的比例,在現實中,醫保與個人的認知是不一樣的。
個人認知:我去醫院花了100元,報銷了40元,我的醫保報銷比例就是40%。
醫保認知:你去醫院花了100元,可報銷部分50元,報銷了40元,報銷比例80%。
兩者的認知誤差在于【可報銷部分】!
現實中的報銷,患者醫院所花費用,先要扣除起付線后,才能參與醫療報銷。
過了起付線的金額,還要看藥品是甲乙丙的哪種類型:
甲類全部納入報銷、乙類部分納入報銷、丙類則是不納入報銷。
比如上面醫保的認知,可報銷部分50元,值得就是全部甲類及部分乙類;不可報銷的50元則是部分乙類和全部丙類及門檻費。
二、實例舉例報銷比例
患者醫院花費1000元,其中起付線200元。800元中甲類藥品300元,乙類可報銷200元、不可報銷部分100元,丙類藥品200元。報銷比例70%。
可報銷金額為300+200=500的70%,也就是350元。
個人最終支付1000-350=650元!
三、為什么該網友報銷達到了80%?
許多人會發現,去醫院購買藥品是可以享受報銷的,但是在藥店卻無法享受報銷比例。
經過查詢相關文件得知:
在藥店購藥享受醫保報銷待遇,需要兩個醫保處方才可以,一般有兩個途徑:
一個是拿著醫院處方去便宜的藥店購買;一個是去有資格開處方的藥店購買藥品。
上面的網友就是去了能夠開處方的藥店購藥,所以報銷比例達到了8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