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貞觀”的一篇非虛構文章《一個外地女孩,死在了我出租的公寓》,正在被機構媒體全面圍剿。這篇爆款文章,隨時都有炸號的可能。
多家知名媒體的記者出動,趕到女孩的老家寧夏固原縣某村莊,去還原事實真相。這是遙遠的距離,也是不尋常的操作。我們知道,現在媒體生存很艱難,方方面面都在壓縮開支,再加上異地監督越來越不受歡迎,跨省采訪已經不多見了。除非特別重大的事件,一般不會派記者出去。而“女孩死在出租屋”,似乎就是這樣的大事。
我看了一下,“貞觀”是一家個人自媒體,或許有個小團隊,但規模應該不大。一篇文章能掀起這么大的波瀾,想必這個小團隊在惶恐之余,也多少有些詫異:我何德何能,占用這么多公共資源?
許多關鍵性的細節在記者的采訪中得以澄清:
女孩不是211畢業,而是專升本,??坪捅究拼_實都在北京,不過都是普通的院校;
她一直在考公務員,但從未得過筆試第一名,最后一次是25名,其余兩次都在百名開外,根本沒資格進入面試環節;
她的遺物和骨灰不是被父親隨手丟掉,而是撒進了西安當地的某段河流,這是當地的習俗,男女都一樣;
相關報道中,沒有提到的一點是,文章作者自稱“給了女孩父親一筆賠償”,但實際上只是退還了剩余的房租。
報道出來后,我看到許多媒體人都不無傲嬌地說“早就知道是這樣”。這其實沒有什么可炫耀的,稍有點社會常識的人都知道,這個所謂的真實故事肯定不會全部真實。
就我個人而言,先不說真實不真實,我首先就不喜歡甚至反感這種“小作文”式的文風,它很像是上世紀“知音體”,用深情款款的文字寫一個添油加醋的故事,有一種刻意偽裝的真誠。
另外教給大家一個識別文章真假的簡單粗暴的方法:幾乎每一篇爆款文章,都不可能絕對真實。爆款之所以爆款,不可能因為真實,因為文筆好,更不能因為思想深刻,而只能是因為精準撞擊了大眾情緒。至少怎么撞擊,那就不僅要寫故事,更要編故事。尤其是在自媒體寫作已成謀生手段的情況下,更是已經變成了一門基本“功課”。
《一個外地女孩,死在了我出租的公寓》一文,所有撩撥大眾情緒的點,211畢業、多次筆試第一、被家人冷漠對待……全部都被一一證偽。
公眾號“貞觀”大概率要因為這篇文章而萬劫不復。既然你標榜非虛構寫作,那就必須承擔“虛構”的代價。它本身寫了一個有風險的題材,現在又有了技術操作上的硬傷,就算是封號,死得不算冤。
犯錯就要挨打,挨要就要立正。許多沒說假話的號都被封了,何況你本來就假?
但即便如此,我也不認為機構媒體對自媒體的圍剿,是一種值得歡欣鼓舞的事情。相反,我感到悲哀。這些機構媒體,似乎正在以求真的名義,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并試圖改寫這個故事,從苦難中開出花朵。
這是奔流新聞的報道,開頭一段是這樣的:
平坦的柏油馬路穿村而過,路邊綠油油的農田里,各種中藥材競相生長,一個個塑料大棚里,瓜農們正在忙著裝車,一派豐收景象……
一個大大的問號。這是新農村建設典型報道,還是對一個假新聞的跟蹤?我不理解,但大為震撼。這樣的開頭,已經注定了文章的立意和導向。這個時候,女孩是誰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記者執著地要講一個百姓家居樂業、家家幸福美滿的好故事,這是奔著中國新聞獎去的。
正能量的好故事當然不是不能講,而且還要大講特講。但是不是能重開一篇呢?貞觀的文章雖然多處失實,但基本事實還是存在的:一個貧困女大學生,在考公失敗和找不到工作的絕望中,苦苦掙扎到33歲,無論是個人原因,還是其他什么原因,這都是一個底色悲涼的事件,無論如何,似乎都不至于“神來一筆”,聊到豐收上去吧?
報道中,這樣的文字大量存在:
有個村干部憤憤不平地表示,“網上說我們這里很窮!不用我說,你們看看我們村,像是貧窮的樣子嗎?”村干部介紹,玲玲家的經濟條件在村里算中等,平常她父母在村里的藥材田和瓜棚里給別人打零工,每天都有100元以上的收入。
看完報道,我甚至對這個死在公寓里的女孩產生一種“生在福中不知福”的感覺。
恕我較個真:每天100塊,一個月沒日沒休地干,也就3000塊錢。這在農村不算少,但既然是零工,可能每天都有活嗎?如果這都是中等收入,是不是一種變相抹黑?
真實的寧夏固原縣是這樣的:
記者極力地想回避一些真實,又賣力地表現某些不真實,但由于用力過猛,違和感十足。
貞觀的文章之所以刷屏,不是大多數人缺少新聞真假的判斷力,不是天生被容易被煽情,而是基于起碼的社會認知,貧窮和個體苦難是真實存在的,人們愿意相信這個故事,傳播這個故事,是因為我們還有同情心,骨子里還有善良。
但貧窮和苦難的故事又很難講,很容易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要么是為了流量,精心刻畫“完美苦難者”,要么直接回避,把壞故事講成好故事。
不得不說,現在的媒體和記者越來越懂事、聰明了,他們找到了一條新賽道,安全地把流量蹭了,還驕傲地顯示了“在場”的姿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