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孩子的情緒自我調節能力不是很好,有時哈哈大笑、有時悶悶不樂、有時大哭大鬧、有時安安靜靜……那么,家長們遇到孩子情緒不穩定時,應該怎么做才能更好地引導孩子積極健康的成長呢?
情緒
所有的心理問題最終都是通過不良的情緒所體現,進而影響孩子們正常的學習、生活。
然而,每一種情緒背后都有成長的心理需要。家長情緒穩定平和,才能處理好親子關系,而良好的親子關系是家庭教育必要的前提和基礎。因此,家長需要關注自身情緒并幫助孩子做好情緒管理,這樣才能過上孩子快樂學習、家長安心工作的生活。
為什么孩子情緒會不穩定?
1、生活環境的變化
隨著年齡增大,孩子接受到學習和生活壓力增大,和更多人相處,也使得孩子有更廣泛的情緒體驗。而受到自身經驗和情緒調控能力的限制,孩子在應對豐富的環境時可能會出現情緒不穩定現象。
2、家長的管教態度或方法不當
有些家長對孩子的情緒和體驗缺乏反應或做出了錯誤的反應。例如,明明是孩子因為受了小伙伴的欺負而感到委屈和痛苦,家長卻若無其事地說:“沒事,你是男子漢嘛。”因此,孩子覺得自己不被理解,情緒無法得到合理的開導和發泄,變得反復無常。
還有些家長對孩子嬌生慣養,任由孩子的性子,沒有培養孩子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更糟糕的是,有些家長自身喜怒無常,在孩子面前不控制自己的情緒,容易使孩子沒有安全感,直接導致其情緒不穩定。這樣的家長在情緒調控方面成了孩子的負面榜樣。
3、兒童情緒調節功能尚未成熟
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情緒調控能力的發展與其大腦發育的成熟度密切相關。孩子年齡越小,可能情緒的自我調節能力就越差。
每個人每天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情緒波動,這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緒問題又分為一般情緒問題以及情緒障礙,情緒障礙會嚴重損害孩子的心理、社會功能和身體健康。
因此,家長需要學習分辨什么狀態是一般情緒問題,什么狀態是情緒障礙問題,這樣才能不過度焦慮,有思考有策略地幫助孩子疏導情緒,避免一般情緒問題演變成情緒障礙問題。
一般情緒問題
一般情緒問題指:由特定事件而不是莫名其妙引起的不良情緒,持續時間不長,能夠在自己的理智的控制下解決,能夠通過父母的耐心疏導靜下來,能夠維持正常的學習、生活和維持正常人際交往。
情緒管理一般有三階段:“無意識的壓抑或發泄”到“有意識的宣泄與表達”再到“有意識的覺察與成長”。
在孩子有不良情緒時,如孩子已經很用心了但孩子沒寫完作業而大哭大鬧時,家長可以這樣思考并嘗試:
01情緒來臨的那一刻
孩子大哭大鬧,此時處于情緒管理第一階段,這個時候父母說什么孩子都聽不進去,所以先別急著做任何講道理的工作,可以嘗試讓孩子自己鬧一會或者用有趣的方式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02當孩子開始平靜下來
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做第二階段情緒管理,耐心安撫孩子并鼓勵孩子表達“自己不是無理取鬧,而是因為作業沒寫完,所以有了不好的情緒。”等原因,并鼓勵孩子下一次操練也用直接表達的方式或者用其他成熟的方式宣泄。
03待孩子完全冷靜下來
家長可以幫助孩子進行第三階段情緒管理。家長可以與孩子深入探討讓孩子察覺自己為什么發脾氣,情緒化行為解決不了問題,接納自己這次沒寫完作業的事實并與父母一同了解怎樣才能高效完成作業。
每一次情緒的發生,其實都是孩子覺察與成長的機會。以上這些情緒管理方式操練多了,家長有了經驗,孩子再發脾氣,便不會那么慌亂焦躁,知道下次孩子情緒來時不是靠吼,不靠打罵壓制,而是先讓孩子發泄,再去共情他的情緒,溫柔又堅定地和孩子談。
而孩子在這個教育過程當中慢慢成長,以后情緒管理可能可以一步到位到達第三階段,就不需要家長再勞心疏導了。
情緒障礙
(1)持續一段時間有情感高漲或低落,甚至有時候表達出現幻覺、夸大妄想等癥狀。
(2)持續一段時間思維遲緩、精神面貌突變、意志活動減退如無法控制地長時間上網、行為緩慢如寫作業、做事和以前相比變得非常慢。
(3)生理狀態發生變化出現軀體癥狀如頭暈、頭疼、腹瀉、胃疼、體重減輕、神經衰弱如入睡困難和易驚醒。
(4)性格特質發生變化,如內向的孩子突然變得滔滔不絕,外向的孩子突然一言不發。
如果出現以上現象,請不要等待,務必帶孩子去求助心理醫生,按醫囑服藥并做物理治療或心理治療。
如何培養孩子情緒調節能力?
01良好的親子互動
首先關注孩子的情緒反應。家長要對孩子發出的情緒信號做出及時、積極的反應。
如家長對孩子的情緒反應敏感,經常和孩子進行情感交流,會培養孩子對自身情緒的意識,提高其情緒調節能力。
其次與孩子進行情緒方面的談話。例如多問問孩子,你今天的心情怎么樣?是什么讓你感到了委屈呢?并適時討論出現該情緒的原因。
02幫助孩子了解和適應環境
家長能多幫助孩子熟悉環境和學習任務,他們會感到更安全與自信,也會讓他們對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有可預測性和勝任感,從而有助于情緒的穩定。
03改正不當的養育方式
家長要試著理解孩子的情緒,傾聽他們的心聲,孩子感到被理解了,就不會亂發脾氣了。另外,家長要盡量避免嬌慣孩子,孩子越任性,情緒就越不穩定。
04發揮榜樣作用
家長以身作則,因為兒童的情緒很容易受到他人感染,所以家長在孩子面前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喜怒無常,并要用積極穩定的情緒去影響孩子。
預約咨詢:+V drmxinli
電話:4008202621
溫馨小提示
父母情緒失控,容易吞噬掉孩子對父母的信任和依賴,讓孩子一直處在擔驚受怕的心境中。
比如說,當父母之間經常發生情緒化的激烈爭吵,小學生會出現焦慮和不良行為問題,而青少年則會出現抑郁癥、學習問題以及其他嚴重問題,如成癮行為或自我傷害等。從成長的角度來看,哪怕孩子現在沒有出現問題,也會在孩子人格發展當中埋下深深的隱患。
當家長識別自己存在不良情緒的時候,不適合去做一些容易發生沖突的事如輔導孩子寫作業,詢問孩子學習進度等;需要用不傷害自己和家人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如進行深呼吸、暫時離開、閱讀、畫畫、有氧運動、與朋友傾訴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