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限購政策落地以后,沈陽的房地產市場就再也沒有緩過來。有的人說是炒房者被清洗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人要么是急著買房的,要么就是看著不出手的。其實,筆者認為,限購政策僅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疫情的出現,讓眾多背負房貸的購房者破了防,居家不外出,薪資縮減,更有不少企業紛紛倒閉,種種因素堆積而來,讓本不平靜的樓市雪上加霜。
雖然近一兩年,沈陽樓市不斷的推出新政策來刺激購房者買房,但是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成交量沒有太大改善,房價也在持續的下降。
2024年7月沈陽新房價格同比去年下降了4%,二手房價格也是同步下滑,不知道未來沈陽房價的下探空間還有多大,以價換量這種方法顯然并不見效。房價對于購房者買房已經不是重要的因素了,安全才是第一位。
有多少房企開發樓盤沒到結束就跑路了?有多少樓房交房的時候不履行承諾的?又有多少開發商為了多蓋幾個樓盤,撬動了原有項目的資金,導致資金鏈斷了,房子變成了爛尾樓?還有很多很多的問題都是制約大家買房的因素,這些才是重要影響大家出手買房的原因。
多個城市發布取消或降低公攤面積、降低容積率
這個問題我想了好久,直到前幾天看到了一篇新聞報道,我決定寫一篇文章和大家探討一下。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包括深圳、福州、長沙、佛山、惠州等在內的城市已先后調整了計容方式,浙江地區不少城市則從不同角度出臺政策,比如在土拍中就明確減少住宅公攤面積等。
不少城市調整容積率計算方式,提高實際得房率。昆明明確提出降容積率、降公攤等舉措,合肥放寬陽臺、露臺計容規則。此外,溫州、湖州、義烏等城市在土拍環節也增加了計算容積率新規。
真正落到紙面上、取消公攤面積的城市有三個,分別是肇慶、重慶及香港。肇慶市自2024年5月1日起,范圍內商品房實行按套內面積計價宣傳銷售,這是取消公攤面積的最新實例?。重慶市和香港早已取消了公攤面積,實行按套內面積計價銷售?。
如果沈陽取消公攤面積,大家會買房嗎?
以沈陽目前的房地產情況來看,如果取消住房公攤面積,應該是樓市復蘇的最好時機,也是最好的武器。
100平的高層,公攤在20-28%左右,實際你的生活空間僅有80平左右,但是你承擔的購房款則是按照100平米計算的,相當于20萬給了開發商。我這算法,大家沒異議吧?
如果沈陽取消了公攤面,對開發商和購房者肯定會有一定的影響。
- 對購房者的影響:大家能更清晰地了解自己購買的實際居住面積,購房成本更加透明。取消公攤面積后,購房者支付的每平方米價格將更直接反映實際使用面積,提高購房性價比。
- 對開發商的影響:取消公攤面積可能增加開發商的成本,減少利潤空間,尤其是對依賴高公攤率增加收入的開發商。將促使開發商更加注重產品的設計和質量,提高產品競爭力。同時,開發商可能需要調整營銷策略,更加注重展示實際居住空間的優勢,以吸引購房者。
所以說,取消住房公攤面積,是好事還是壞事,需要相對辯證,個人感覺對購房者是利大于弊的,至于后期開發商會不會把成本計入房價中,另當別論,重要的是購房者不用再承擔公攤的費用了。
每年交著大筆的物業費,然后買房時候還承擔公攤費用,在那疊buff呢???
總體而言,取消公攤已是大勢所趨,沈陽什么時候會執行,到底會不會出臺相關的政策調整,只能說時機未到,個人感覺相關部門應該著重考慮一下,借鑒其他城市的做法,有利于緩解目前沈陽樓市的尷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