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miancaijing.com
深刻剖析和總結國內科創大佬們的投資邏輯與手段,把握新質產業發展風向標,盡早分享即將到來的時代紅利。
重要提醒!!!為防失聯,請“星標”我們!進入無冕財經公眾號,點擊右上角“...”,再“設為星標”,以便您及時接收每篇推送~
未來是財富密碼
投資,投的是未來,絕對不是過去,也不是現在。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投資投的是未來,未來,還是未來。請任何一位有志于進入投資領域的人,無論是專業的從業者,還是普通散戶,都要牢牢記住這個重點。
很多財務專家,在投資上一再折戟,因為無論多么專業的財務分析,都是在分析過去。當未來和過去存在正向相關關系的時候,財務分析是有用的;而一旦未來與過去割裂,甚至變得毫無關系,那么亮眼的財務報表就成了坑殺投資人的利器。
很多散戶,追漲殺跌虧錢,抱持藍籌股虧錢,就連買入新興產業的股票也虧錢。
原因在于二級市場是股份最后的變現場所,是公司成長到成熟階段再進行股份交易的地方。股市里交易的絕大多數股票,基本是成熟產業,少了一些未來的想象空間;而少部分新興產業,則往往被廣泛宣傳后才會被股民所關注,那時的股價已經比較高了,而高股價早已透支了企業的未來。
如此說來,如果我們要投資未來,那些反映過去的各種指標,是不是就失去了其參考意義了?也不盡然,重要的是要看懂變化趨勢,看懂行業,看懂產業鏈,才能明白未來在哪里。基于未來在哪里,把未來的價值映射到當下,就可以把握正確的時機,做到心中有數,盡可能降低虧損的可能性。
切記,關鍵是要抓住核心的變化。
抓住核心變化點
尤其需要說明的是,有一種變化,它會給投資人帶來數倍、幾十倍甚至幾百倍的回報,這種機會,在一個人的一生中,只要抓住一次,對專業人士來說,就收獲了頂級的工作成果;對于散戶投資者來說,就一舉實現了財務自由。這種變化就是:某些由科技創新驅動的新質生產力,有可能會給產業帶來的革命性變化,并深深地改變產業方向。在本書中,作者稱之為“新質轉換”。
新質轉換將徹底重塑產業及其周圍的經濟環境,并向外衍生出無數種可能,這都給投資帶來了良機。
舉例說明:2013年,在特斯拉股價還只有7美元的時候,來自英國愛丁堡的老牌投資基金柏基投資(Baillie Gifford)就開始買入特斯拉,持股最多時一度成為僅次于創始人馬斯克的第二大股東。持股近10年,在股價處于高位時,柏基投資一直在套現。投資特斯拉為柏基投資帶來近150倍、300億美元左右的收益。
這筆投資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為早在2013年,柏基投資就預測到了特斯拉所采用的電動車路線,將在綠色環保路線的大趨勢下,做到降低汽車全周期運營成本的同時,對汽車進行電氣化、互聯網化改造,以適應未來的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時代。
特斯拉所代表的技術路線,極大地撼動了全球汽車界,整個產業為此變革, 因“新質”而“革命”。
時間再往前拉,始于20世紀90年代末的互聯網行業大發展,幾乎顛覆了整個信息產業。這股互聯網浪潮席卷全球,造成了2001年的互聯網大泡沫,泡沫摧毀了海量資本,但再次沉淀后又造就了谷歌、Facebook、亞馬遜等巨頭公司。那些正確地預判這一產業革命及其產業鏈波及范圍的投資者,日后都享用了命運的饋贈;而盲目跟風踏入泡沫的人則賠得血本無歸。
2007年伊始,商界傳奇喬布斯,一身樸素的穿搭,站在經典的產品發布會舞 臺上,以略帶調侃的口吻宣稱要發布一款新奇的產品,它是帶觸摸屏的iPod、手機和互聯網設備,它實質上是把這三項功能集于一身的全新產品,它的名字叫作iPhone。
自此,iPhone手機橫空出世,僅僅迭代到iPhone 4款型時,iPhone即展現出其驚人的生命力。各種模仿和跟隨的智能手機、各種價格便宜的智能手機相繼出 現,其拓展的邊界,直到覆蓋原有的互聯網,并將之融合達到了更高的高度。從2007年iPhone的發布,到2010年iPhone 4的出現,這期間可被稱為“iPhone時刻”,這是確認新質轉換的重要時間點。
智能手機是名副其實的新質的顛覆性創新產品,其對舊有的數碼產品市場的沖擊堪稱摧枯拉朽,原先功能機時代的霸主諾基亞在短時間內迅速隕落;智能手機自帶的拍照功能,干掉了整個數碼相機產業,連專業的單反相機都深受影響;手機附帶的電子手表、隨時聽等各種功能,基本上讓日本小型電子產品消費領域直接整體崩潰,更讓國內各種MP3、數碼相機等電子產品隨之一同消亡。當時凡是沒看懂這個趨勢的很多產業人和投資人都深受其害。
而受益于智能手機的各種App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塑造了阿里巴巴、美團、滴滴、京東、百度等一批世界級公司,微信的誕生也讓騰訊跨上了新高度。在4G網絡的疊加驅動下,直播、短視頻平臺誕生,一個個新媒體顛覆舊媒體,囊括抖音、TikTok、今日頭條等一批App應用的字節跳動集團,已顯露出要成為下一個騰訊之勢。
這就是新質轉換所帶來的巨大威力。形成新質轉換的因素有很多,有時是一種新技術,比如互聯網;有時是一種新產品,比如iPhone;有時甚至是一種結構性的變化,比如國際關系的變化導致國產替代成為國家戰略選擇的時候,一些依附于國外產品的產業就會瓦解,而基于區域科技創新的國產機遇就會到來。影響經濟和行業的各種因素,每天都在變化。國家工信部一直在發布行業政策信息和指導意見,通過補貼、引導等各種方式促進關鍵技術和新興行業的形成。
在種種看似蛛絲馬跡,實則極為關鍵的動態變化之后,如果能夠廣泛閱讀,再輔以思考,就可以確認一個領域的新質轉換成立。
一旦新質轉換成立,就意味著一個行業較大的結構變遷已然形成。如果能夠分析推導出誰受益、誰受損,誰是轉換后的行業領先者,新的產業鏈構成圖景等,那就意味著先人一步,提前受益。
通過案例啟迪思維
但這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需要對產業有著長期浸潤的觀察與思考,才能發現新質生產力下的轉換點。對于大多數人而言,鉆研產業固然重要,但啟迪思維則更為關鍵。
本書作者此時就想起了故事的重要性:如果能夠把新質生產力所涉及的一些新興行業,以案例故事的形式展現出來,在故事中帶入對具體行業的觀察思考、帶入對具體項目的投資與收益結果的分析、帶入對具體項目創始人與管理模式的分析,那么是不是就能啟迪思維,精進新質生產力領域的投資能力了?
帶著這樣的目的,作者試圖以縱覽全局的視角去擇取案例:在行業上,盡量覆蓋目前主流的新質生產力賽道,包括人工智能、半導體、新能源、數字貨幣、創新藥、數字經濟等幾大類,基本上囊括了主流行業和頭部知名公司。以這些案例故事為線索,試圖進行行業分析、投資分析及管理模式分析。
需要說明的是,這些案例里面,并不全是成功案例,作者特意加入了某些失敗案例,還有些分不清成功還是失敗的中間形態。這些都是想告訴讀者,對創新行業的投資,并不是簡單的順勢而為,追逐風口就能一飛沖天,而是波濤洶涌,充滿了未知的冒險。對失敗的反省,與對成功的檢視,都處在足以提升認知的重要 位置,這是本書能帶給人們思維啟迪的重要部分。
為了更好地分析傳統行業如何在新質生產力時代被滲透與影響,作者還特意加入了咖啡店、生鮮、服裝等傳統行業,通過討論它們的數字化賦能過程,來展示傳統行業改造的成功或失敗案例。這些行業與生活較為貼近,相信更能啟迪非投資人的讀者。
在每篇案例之后,作者會總結一些簡潔的投資方法,比如:投資如何選擇?怎么估值?風險怎么規避等等。關于這些方法,作者總結在了每一個案例結束后的 “投資悟道”里。為了更好地啟迪開放性思維,作者通過提問的方式,為每篇案例加 上了“像投資人一樣思考”,想讓這些題目進一步引導讀者的思維。
相信案例的力量,就像一堂堂MBA課一樣,會給所有人,也包括作者自己, 都帶來滿滿的收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