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90后埃及小伙劉正曦從中國傳媒大學畢業。畢業典禮上,他身著一身埃及法老的衣服上臺,吸引了許多同學的關注。有人把這身裝扮傳到網上,劉正曦也因此被許多中國網友認識和記住。隨后,他干脆把自己的社交賬號名稱改為“埃及法老劉正曦”,并在上面發布一些與中國文化、埃中友誼相關的視頻。
8月19日,劉正曦作為飛行嘉賓現身福建南平,與第二十三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全球決賽的選手們一起,體驗武夷山茶文化,走進考亭書院、武夷夢華錄,穿著漢服感受古建筑的氣韻風度,感受福建無處不在的“福”文化。
作為“漢語橋”的老朋友,劉正曦曾多次參加過“漢語橋”的比賽及活動。如今的他已是“漢語橋”選手們的前輩,但他對中文的熱愛卻從未改變。
01大學進入中文專業 在“漢語橋”一路成長
2015年高中畢業后,劉正曦考入埃及語言學院學習中文,其初衷很簡單,就是因為媽媽覺得中國的發展速度快,學習中文有前途。他就這樣懵懵懂懂地開始了中文學習之路。
2017年10月,劉正曦作為交換生第一次來到中國,進入南開大學開始了一年的學習。在北京下飛機的時候,他驚訝于這里的發達程度,“這和我在中國古裝片里看到的完全不是一個中國,給了我很大的沖擊”。而后,更多新奇的事物讓劉正曦愛上了在中國的生活:移動支付、共享單車以及多種多樣的美食,在這里的生活充實又便捷,他也由此產生了留在中國的想法。
在南開大學學習期間,劉正曦常常到天津電視臺觀摩學習,這讓他對播音主持專業產生了興趣。2019年,他參加第十八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獲埃及賽區特等獎,隨后又代表埃及參加當年的全球決賽,并沖進30強。由此,劉正曦獲得了特別頒發的中國政府獎學金,讓他有機會前往中國傳媒大學攻讀播音與主持專業碩士學位,繼續自己的中文夢想。
再次來到中國后,劉正曦延續了自己與“漢語橋”之間的緣分,以出題官、加油團成員等多重身份參與到“漢語橋”比賽中。今年,他受邀成為飛行嘉賓,帶著對“學弟學妹們”的祝福,重返“漢語橋”舞臺。“‘漢語橋’對我的意義早已超越了比賽本身。我也非常希望能跟著這項賽事一起成長。”
02首次來到福建 希望了解特色民俗文化
從中國傳媒大學畢業后,劉正曦進入中國外文局文化傳播中心擔任外籍專家。因為工作原因,劉正曦去過中國的很多地方,深入了解過許多地方文化,包括菏澤的風箏節、東莞的賽龍舟等。
“我還沒有來過福建,對這里的印象就是口音很濃。”劉正曦笑稱對網上流傳的“胡建”梗印象很深。他表示,希望通過這次活動了解當地的文化特色,“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認識‘漢語橋’的新朋友們”。
在福建的旅程中,劉正曦和選手們一起游覽了丹霞地貌的秀麗景色,在考亭書院感受中國儒家文化的熏陶,走進武夷夢華錄品味宋風古韻……更令他欣喜的是,能在中國茶文化發源地之一的武夷山,從一片神奇的東方樹葉開始,感受茶文化的魅力。
“這次我上山親手采摘茶葉,體驗了茶葉制作的每一個環節,還學會了怎么辨別茶的不同種類,以及喝茶的禮儀。”談到茶香四溢的文化體驗,劉正曦滔滔不絕,“茶對中國人來說,不是一種普通的飲品,而是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以及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
通過與選手們的互動,劉正曦發現大家的中文水平都非常高。作為學習中文、熱愛中華文化的一員,他很珍惜和大家現場交流、互相學習的機會,“希望我們能夠帶給彼此更多啟發”。
談及對未來的計劃,劉正曦表示,希望能為講好中國故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也希望成為埃中友誼的使者,推動兩國深度交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