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圖片, 購買書籍
天龍八部的靡靡之音
文/王凱
1907年新春伊始,在前往敦煌,發現莫高窟藏經洞之前,英國探險家奧萊爾·斯坦因帶著他的中國翻譯兼助手——被稱為“蔣師爺”的蔣孝琬,還有2個本地向導、50個勞工、以及25頭駱駝,根據一套從英國帶來的新書《穿越亞洲腹地》中的旅行記錄,來到了羅布泊沙漠與阿爾金山交匯點的一處綠洲,一個叫做米蘭的小鎮。
此時的斯坦因,心思重重,很是焦慮,因為他擔心他的競爭對手——法國人伯希和,在他之前趕到樓蘭。斯坦因和他的團隊,已經在沙漠中尋找了11天,還是一無所獲,于是,他承諾給第一個發現樓蘭遺址的雇工一大筆錢。在利益的驅動下,團隊的積極性大大的提升,一個馱夫爬上了一座小土丘,指著東方地平線上的一個小土包,興奮的手舞足蹈,那是一座樓蘭王國的佛塔遺址。
大同云岡石窟第20窟佛像特寫 攝影·吳健
接下來的十幾天里,斯坦因帶領他的隊員和勞工們,頂著刺骨的寒風,在遺址黃沙中不停地挖掘,不僅發現了很多漢文的碎紙片、佉盧文的木簡、犍陀羅風格的佛像雕塑殘件,還在佛寺遺址的墻基發現了眾多精美的壁畫,當斯坦因看到其中一組畫時,令他瞠目結舌,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以歐洲古典繪畫技法繪制的一排身穿紅色上衣,留著奇怪卷曲的發型,頭后是圓形的光環,高鼻深目,皮膚白皙,明顯歐羅巴人相貌特征的半身像,最讓他吃驚的,是這些人身后都有一對健碩的翅膀……讓人想起,荷馬時期,也就是公元前12至公元前8世紀時古希臘彩陶瓶上的天使形象。
大同云岡石窟第12窟內景 攝影·吳健
這些當時被稱為“天使”的形象,出現在公元三世紀左右西域佛國的寺廟遺址中,他們顯然不是為古希臘諸神服務的,無疑是為佛陀護法的。據學者們分析,他們很有可能是佛經中的“乾達婆”——一種身上散發著香氣,常用樂舞微妙境界來傳達佛法的天人,之后,我們中國人給他取了一個特別詩意的名字——飛天。
《法華經·提婆達多品》卷四中載:爾時娑婆世界、菩薩、聲聞、天龍八部、人與非人,皆遙見彼龍女成佛,普為時會人天說法,心大歡喜,悉遙敬禮。
文中提到的“天龍八部”,是八種神道怪物,因為“天眾”及“龍眾”最為重要,所以統稱為“天龍八部”。八部包括:一天眾、二龍眾、三夜叉、四乾達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睺羅伽。許多大乘佛經中敘述,當佛陀向諸菩薩、比丘等說法時,常有天龍八部參與聽法。
東魏·持蓮托缽飛天
原位于太原天龍山石窟第 3 窟
現藏美國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
“乾達婆”也被稱為“香音神”,是一種不吃酒肉,身上能發出濃烈香氣,并且只尋香氣作為滋養的天神,也是服侍諸神,專管奏樂演唱的樂神之一。
與“乾達婆”時常相伴,出現在佛教石窟壁畫與雕塑中的,是以優雅身段,曼妙舞姿著稱的“緊那羅”,他們總是一起翱翔于莊嚴神圣的天宮仙境中,奏樂舞蹈,自由飛揚,護持佛法。
飛天,即飛行的天人,應該包括了乾達婆與緊那羅。佛經中說,每當天上舉行佛會,他們便凌空飛舞,拋灑鮮花,以作歌舞,用歌聲、舞姿、音樂、鮮花、食物供養諸佛。
從佛教起源的古印度時期,音樂與舞蹈就被賦予了“供養”“歌頌”“教化”“禮贊”的關鍵作用,他們也是傳法的重要形式,為信仰者帶去絢爛絕倫、清凈美妙的天宮佛國、世外境地。
唐·三彩秞陶載樂駱駝 ( 局部 )
1957年陜西西安鮮于庭誨墓出土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攝影·王泓博
中國古代樂舞的交流以“西樂東漸”為主要傳播脈絡,大量的西域,甚至歐洲、非洲的樂舞、樂器、樂伎以絲綢之路為通道,為中華民族樂舞藝術發展注入了千姿百態、異彩紛呈的元素。來自古印度、西域諸國以及東亞地區的“天竺樂”“龜茲樂”“西涼樂”“樂般國鼓舞”“安國樂”“高麗樂”“疏勒樂”“高昌樂”“康國樂”,在傳入中原宮廷后,成為隋唐“燕樂”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斷促進宮廷樂舞的整合與重構,再與漢民族傳統的“清商樂”相結合,逐步發展為隋初的《七部樂》,隋末的《九部樂》,以及唐初的《十部樂》,并最終在民間盛行。
唐·彩繪樂伎圖 ( 局部 )
新疆阿斯塔那墓地230號墓出土
新疆博物館藏 攝影·陳曦
古代佛教樂舞從印度次大陸、中亞腹地,與佛教經典、造像藝術一同進入西域諸國,傳播至華夏中原大地。這一路,他不僅融合了不同民族的元素、不同地域的特色,不同國家的審美,不斷地進行藝術蛻變與演化,雖然在二千多年的傳播歷程中,很多樂器、樂譜、舞蹈的實物都已失傳,但幸運的是,他們以美術圖像或樂譜寫本的形式,最終呈現在當代人的面前,讓我們能在一千多年后,遐想古人吹拉彈唱、翩翩起舞時的絢爛多姿,浪漫灑脫。
北周·伎樂飛天
天水麥積山石窟第4窟窟廊正壁
在編《樂舞之美》這本書的時候,我們被敦煌莫高窟壁畫中,反彈琵琶、胡旋胡騰舞蹈所吸引;被云岡“五華洞”音樂窟中,篳篥箜篌古代樂器所著迷;被麥積響堂石窟中,婀娜多姿,自由翱翔的飛天所牽引,一派多么天籟悠揚、祥和寧靜的極樂世界的美妙景象啊!
三年的時間,我們邀請了多位在考古學、音樂史、舞蹈史、民族器樂等學術界卓有成績的學者專家,按不同主題,從不同角度撰寫了既有學術性,又通俗易懂的學術文章;還親自去往國內外十幾處博物館、石窟寺等地考察,并在十幾萬張圖片中,遴選出300多幅光影獨特,細膩動人,畫質優美的攝影作品,作為本書的配圖;我們還專門請藝術家創作了音樂視覺化、石窟手繪插圖等當代視覺表達元素,讓它們與悠久的樂舞圖像進行穿越千年的古今對照。
北齊·螺髻梵王立像
山東省博興縣博物館藏
攝影·王泓博
我們編《造像之美》與本書的初衷,除了文化弘揚與知識普及以外,還要給觀者傳達一種至臻至美的優雅,所以在圖書的裝幀設計上,下了非常大的功夫,力圖讓當今設計與古代經典相得益彰,使這本書為讀者呈現美輪美奐,妙不可言的閱讀感受!
這本《樂舞之美:絲路石窟中的樂舞世界》即是《造像之美》的延續,也是在《造像之美》基礎上,更深入細致的切片,是1000多年前佛國樂舞世界文明交融,盛樂回響的當代梳理!
《樂舞之美》學術顧問
按姓氏首字母順序排序
圖書實拍
《樂舞之美》典藏本封面
《樂舞之美》精裝本封面
《樂舞之美》目錄
本書開篇,藝術家耗時數月,親自手繪完成的《石窟樂舞圖》,以恢弘的畫卷形式,將一組真容巨壯的石窟群展現在讀者面前,當讀者翻開畫卷時,依次打開石窟金門,不同時期造型優美的樂伎手持樂器,將神奇地展現在讀者面前,歷代樂舞造像的珍貴歷史遺存也被一一揭開面紗。
裸脊精裝布面印刷,展示莫高窟第390窟隋代伎樂飛天精彩壁畫
典藏本獨特模切工藝
詳述封面麥積山石窟第78窟壁畫的離奇身世
在本書的最后一個章節,設計師以連續四折頁圖譜分類的形式,清晰的梳理了石刻造像、書畫、壁畫以及館藏珍貴實物中的樂器形象。共計三大項十個分類,55件樂器。
《樂舞之美》書脊, 上為 精裝本、下為典藏本
!重磅五重豪禮相贈 !
《樂舞之美》五重豪禮全家福
1
著名攝影師作品4幅
隨書贈送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吳健、著名攝影師楊超、王泓博:精選攝影作品4幅。
2
國際標準多重防偽樂舞寶鈔
《樂舞之美》典藏本隨書同步發行的“樂舞之美0元藏書鈔”是本書的一大亮點,應屬國內圖書設計發行首創。藏書鈔將中國最具藝術代表性的敦煌莫高窟、龍門、麥積山、云岡、天龍山、響堂山等石窟寺的代表性造像,以及其他經典樂舞元素融合在藏書鈔的小小天地中,以國際鈔票的高標準印刷和多重防偽技術(特制安全線防偽紙、圖像雕刻技術、雙色熒光技術、光學變色油墨、唯一冠號及編碼),立體、完美的展現絲路石窟中美輪美奐的樂舞藝術。
3
敦煌沙、龍門石、云岡塵、麥積土
在佛教經典與歷史文獻中,有很多關于“沙、石、塵、土”的描述,比如“恒河沙”、佛教七寶中的瑪瑙石、佛經中的“六塵”以及那首著名禪詩中的“何處惹塵埃”,還有佛經中的“凈土”,基于“沙、石、塵、土”在經典中信仰與哲學的特殊含義,我們特意在四大石窟(非文物保護區域內)實地采集了“沙、石、塵、土”,而且在其中配裝了佛教七寶中的白水晶、南紅瑪瑙、孔雀石、硨磲、紫水晶、黑曜石、彩碧璽等天然寶石,并制作了亮麗、時尚的展盒。它不僅具有經典中的哲學意味,也是為讀者奉獻一份獨具信仰與力量的發愿——“敦煌沙”“龍門石”“麥積土”“云岡塵”!
每一粒沙、石、塵、土,均為《樂舞之美》團隊實地采集,對采集地、采集時間、海拔高度、經緯度,采集日期及當天的濕度、天氣等情況均做了詳細記錄,四大石窟珍貴沙石塵土,愿力加持,極具收藏紀念意義。
每件均有雙著者簽名
“敦煌沙”“龍門石”“云岡塵”“麥積土”每種限量發售500件
每件均為唯一編號
4
雙著者簽名鈐印特制藏書票
《樂舞之美》 設計師精選鞏義石窟第3窟北魏最美飛天, 雙著者簽名鈐印特制藏書票,兩張一套,隨機贈送一張。
5
本書著者之一王凱老師書法作品
精選11款灑金色箋、水印花箋、宋韻彩箋等特種宣紙,遴選多種吉語、詩文為讀者精心書寫、贈送一份夏日的小確信!
版本介紹
典藏編號紀念本
定價368元
1、特制手工藝術圖書,布面軟精裝,特種紙全彩四色印刷,獨特壓凹、燙金工藝,每冊獨立唯一編號。
2、限量發售1500冊,首批發售僅500冊。
3、獨立環保珍珠棉緩沖包裝。
4、贈送專業國際印鈔級標準、極具收藏價值的多重防偽樂舞寶鈔一枚。
5、四大石窟:敦煌沙、龍門石、云岡塵、麥積土四選一隨機贈送(每件唯一防偽編號)。
6、贈送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吳健、著名攝影師楊超、王泓博:精選佛造像攝影作品4幅。
7、贈送雙著者簽名鈐印特制藏書票一枚。
8、贈送本書著者之一王凱老師書法作品一幅(隨機贈送,先到先得,僅50幅)。
9、以上4-8項贈品8月31日前可享受贈送,8月31日后不再享受贈送。
精裝本
定價288元
1、特制手工藝術圖書,特種紙全彩四色印刷,燙銀工藝,軟精裝。
2、贈送雙著者簽名鈐印特制藏書票。
3、贈送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吳健、著名攝影師楊超、王泓博:精選佛造像攝影作品 4幅。
4、贈送本書著者之一王凱老師書法作品一幅(隨機贈送,先到先得,僅80幅)。
典藏編號毛邊紀念本
定價368元
溢價銷售398元
為毛邊本愛好者特別定制,非毛邊愛好者謹慎下單。
1、限量發售僅200冊。
2、特制手工藝術圖書,布面軟精裝,特種紙全彩四色印刷,獨特壓凹、燙金工藝,每冊獨立唯一編號。
3、獨立環保珍珠棉緩沖包裝。
4、贈送專業國際印鈔級標準、極具收藏價值的多重防偽樂舞寶鈔一枚。
5、四大石窟:敦煌沙、龍門石、云岡塵、麥積土四選一隨機贈送(每件唯一防偽編號)。
6、贈送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吳健、著名攝影師楊超、王泓博:精選佛造像攝影作品4幅。
7、贈送雙著者簽名鈐印特制藏書票一枚。
8、贈送本書著者之一王凱老師書法作品一幅(隨機贈送,先到先得,僅10幅)。
9、以上4-8項贈品8月31日前可享受贈送,8月31日后不再享受贈送。
精裝毛邊本
定價288元
溢價銷售318元
為毛邊本愛好者特別定制,非毛邊愛好者謹慎下單。
1、限量發售僅200冊。
2、特制手工藝術圖書,特種紙全彩四色印刷,燙銀工藝,軟精裝。
3、贈送雙著者簽名鈐印特制藏書票。
4、贈送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吳健、著名攝影師楊超、王泓博:精選佛造像攝影作品4幅。
5、贈送本書著者之一王凱老師書法作品一幅(隨機贈送,先到先得,僅10幅)。
《樂舞之美》
手工藝術圖書特殊編號專場
正在開拍國際熱拍
點擊以下小程序參與競拍
國保特別捐贈保護計劃
水泉石窟,位于洛陽市寇店鎮水泉村萬安山斷崖上,北魏時期民間開鑿的佛教石窟寺。始鑿于孝文帝遷都洛陽以后的太和年間(477年至499年),后歷經東魏、西魏、唐代、北宋不斷增刻而成。2013年,水泉石窟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水泉石窟有400多個造像龕和1000多座造像。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構造為研究石窟寺的建造技術和材料選擇提供了案例。石窟內的造像和裝飾為研究佛教藝術、石窟建筑技術和歷史變遷等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
近年來,由于地處偏遠、經費缺乏等原因,水泉石窟受到氣候、降雨等不同因素的侵害,造像受到不同程度的自然損壞,此次《樂舞之美》發售,特設立水泉石窟特別捐贈計劃,《樂舞之美》每售出一本,向洛陽水泉石窟捐贈2元,用于石窟寺的維修和保護工作。
樂舞之美
絲路石窟中的樂舞世界
編著 / 陳柯翰 王凱
策劃、統籌 / 一畫會 共和社
責任編輯 / 王九玲
裝幀設計 / 陳柯翰
成品尺寸 / 230x285mm
裝幀 / 特種紙全彩四色印刷、手工精裝
頁碼 / 288P
字數 / 230千字
印張 / 34.5
典藏紀念本定價 /368元
精裝本定價 / 288元
書號 / 9787-5190-5526-4
出版發行 / 中國文聯出版社
印刷 / 北京雅昌藝術印刷有限公司
點擊圖片,購買書籍
你可能還喜歡:
民國畫事,專業藝術自媒體,
歡迎各藝術機構,展覽拍賣聯系合作
有任何問題 請掃碼添加畫事君微信
民國畫事,深情講述藝術家,專業解讀藝術品,直接深入藝術市場。致力于做最好的藝術自媒體,寫最好看的藝術文章。——人生不長,你需要讀點好東西。關注我們,持續接收好文章。
民國畫事評論區,我們來聊聊藝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