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八月未央。六年磨一劍,“黑悟空”爆了!
剛剛,2024乃至有史以來中國最成功的主機游戲誕生了!國產3A游戲《黑神話:悟空》昨日全球發售,創下了讓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驚人戰績。開啟預下載后,Steam平臺下載使用帶寬峰值達到70Tbps,打破紀錄。SteamDB數據顯示,該游戲正式發售1小時,即登上最熱玩游戲榜首,在線玩家人數已超100萬人。
而根據國游暢銷榜統計,截至昨晚20時,《黑神話:悟空》在steam上已售出超過300萬份,加上wegame、epic和ps平臺,目前總銷量超過450萬份,總銷售額超過15億元!更可貴的是,當前游戲steam好評率維持在95%+的水平,其中,中文評論占比約為90%。
與此同時,全民話題的熱度居高不下,據國內最大的輿情監測分析機構“知微”統計:截止昨晚16時,在各大中文互聯網平臺上,“黑悟空”相關話題總計362條熱搜上榜!
362條熱搜,公關上叫現象級刷屏;發售當天狂收15億,財務上叫賺翻了。用互聯網的話說,碉堡了!用西游記的核心設定說,就是悟空終于取到了真經。
【“黑悟空”大火,核心是死磕到底才能取到真經!】
黑悟空大火,相關的產品、營銷、乃至文化分析已經連篇累牘,屬于全民蹭流量的節奏。成功的原因當然有很多,譬如,這是中國第一個完全自己生產的3A游戲,而且又是《西游記》這種經典歷史文化IP;所以連新華社等權威央媒都親自下場,把黑悟空當成一個文化輸出的成功案例了。
但實際上,這款游戲已經研發很久了,長達6年多!對于游戲行業、尤其是急于賺快錢的中國游戲來說,很少有人能熬得住,堪稱少有人走的路。除了大制作、大IP以外,游戲類型也決定了能出圈。手游是隨時隨地可以玩,主機游戲走的是“宅經濟”路線,也符合現在的大環境。
但最核心的邏輯還是黑悟空死磕到底,才能取到了真經。一個真正偉大的產品、一個基業長青的公司,創始人和團隊有什么態度,最終才能取到什么成績。別談什么參照系,無它。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命運多舛的中國企業管理軟件。中國企業軟件,何嘗不像悟空?獨自對抗漫天飛舞、乃至無處不在的邪魔外道,誓言要取到真經,卻必須經歷艱難困苦的九九八十一難。
在我心目中,大鬧天宮的齊天大圣孫悟空、剔骨還父的叛逆少年哪吒,是中國傳統神魔小說中迥異于儒家道統的兩個罕見異類,也是真正能打動人心的擬人style的“神仙”。
他們有著共同點:能力神通廣大、性格桀驁叛逆,行事風格往往寓破壞中以創造、同時卻又有著驚人的“使命感”。悟空的天命,就是必須保護唐僧去西天取到真經。
正如白鯨開源 CEO 郭煒所言,在《黑悟空》3A作品誕生的經歷里,看到了中國軟件創業者的影子和未來。我們都是一群“黑悟空”:從無知而無畏-->有知有畏-->有知而無畏!
【有知無畏的金蝶,和它“走出國產SaaS一片天”的天命】
我一直喜歡用三句話,來形容中國的企業管理軟件行業:做軟件難,做企業管理軟件更難,在中國做企業管理軟件難乎其難!
中國IT行業有一個流傳已久的著名鄙視鏈,即IT行業的老板圈和創業者有一個“賺快錢”的鄙視鏈:
同樣都是做IT的,做互聯網的看不起做游戲的,覺得游戲一個個做掙錢太慢;做游戲的看不起做咨詢和外包的,覺得沒技術水平;做外包的看不起做軟件的,覺得投入大周期長還不一定能回本;做軟件的看不起定制項目的,覺得需求范圍控制不了,還不能一次性回款。過去幾十年,中國IT行業的確一貫如此。
更別提中國企業管理軟件,過去幾十年,面對的都是Oracle、SAP、BEA、Salesforce這樣的國外企業,它們可不像互聯網行業的搜索Google、社交Facebook、電商Amazon進不來(懂的都懂),它們都在中國本土開展業務,是妥妥碾壓級別的巨無霸!你可以想象,1993年才借鄧公南巡講話東風成立的金蝶,面對的是怎樣殘酷、走錯一步就會死掉的險惡競爭環境。
所謂“無知而無畏”,字面意思,懵懵懂懂一頭闖進最難做的企業軟件行業;“有知而有畏”,就是許多從業者了解企業軟件的復雜度,從而瞻前顧后懼怕失敗;所謂“有知無畏”,就是明知中國軟件和SaaS發展遍布荊棘,但仍堅定前行的勇氣。
我的朋友程苓峰說得好,他說所謂“戰略”,不是取舍,取舍是自以為高深的人賣弄的話。真正的戰略是“知天命”—— 你知道你必須做這個,其他人可能會做同樣的事情跟你競爭,沒關系、我會做;其他人都不會做這個事情,只有我一個人做,也沒關系,我還會做。天命是最貴的,因為你會把自己的一切都搭進去。
“幫助中國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也為中國的SaaS行業趟出一條路”,就是金蝶集團董事會主席兼CEO徐少春一輩子的“天命”,創業至今的31年從沒變過。
【寄語中國SaaS的“黃金十年”——徐少春的三句話】
眾所周知,當下中國經濟進入了一個微妙、也極其關鍵的階段,悲觀者有之、唱衰者有之、出海者亦有之。就連代表著市場力量的民營企業家群落,也出現了不同的聲音。疾風知勁草,關鍵時刻,徐少春在業績發布會上說了三句話:
第一句話,經濟不是在下行,而是在醞釀新的增長。像新能源汽車、大健康醫藥、智能裝備制造,這些行業都在增長。
第二句話,不是沒有市場,而是市場發生了改變。消費結構在改變,在升級,老百姓對產品質量和服務的追求成為一種新的需求。那么這種需求一定會拉動每一個企業產品的創新和研發,這就帶來了新的需求,帶來了新的市場。所以不是沒有市場,而是市場發生了改變。
第三句話,偉大的公司總是孕育在大變局之中。現在的經濟調整,宏觀環境其實是在轉型了,整個國家在轉型了,向高質量發展。那么在各行各業在重新洗牌,優勝劣汰,對成本、對效益、對競爭力更極致的追求,這個就是我們的機會,就是一個有追求、有理想的企業的機會。那些粗制濫造、服務很差的企業自然就要淘汰。所以對于那些有理想、有追求的企業正是大好的機會。”
徐少春認為,中國企業軟件行業并不是像有人說的那樣到了“最危險的時刻”,而是中國SaaS服務的黃金十年已經來臨。金蝶有牢固的客戶基礎,有非常緊密的客戶關系,加上產品和服務質量不斷的提升,因此是一個非常有競爭力,是一個基業常青的公司。
“現在AI又來了,第四次工業革命來了,我們感到非常興奮,我們希望在這一波創新浪潮當中,把金蝶推向一個更高的層面。所以我們也提出了邁向世界一流、亞洲第一的目標。到2030年,我相信只要我們腳踏實地,繼續不忘初心,目標一定能達成,讓我們拭目以待!”
報國之情,溢于言表。赤子之心,殷殷可鑒。
后記:取到國產SaaS的真經,金蝶還差“最后一公里”?
徐少春的表態,只是單純為行業鼓舞士氣,提振信心?
看過金蝶剛剛公布的2024年中期業績,我反而覺得,金蝶是在用實際行動證明,國產SaaS可以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可以取到真經。
數據不會撒謊,根據金蝶國際發布2024年中報:上半年金蝶國際集團錄得收入約人民幣28.7億元,同比增長11.9%;毛利率繼續改善,同比上升1.3個百分點至63.2%;云服務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7.2%到人民幣23.9億元,占集團收入的83.2%。作為國內最早向云轉型的傳統軟件廠商,目前云服務業務已成為金蝶的核心業務,金蝶已成為真正的企業管理云服務商。事實上,從2017年-2024年,過去7年金蝶國際的營收維持著15.4%的復合增長率。
同時,作為國內最早向SaaS訂閱模式轉型的軟件公司,金蝶在報告期內的云訂閱服務年經常性收入(ARR)約為人民幣31.5億元,同比增長24.2%,云訂閱ARR是SaaS企業的核心增長指標,反映了未來增長潛力,這也表明金蝶的SaaS訂閱模式正在持續貢獻收入;此外,云訂閱服務相關的合同負債規模達33.67億元,同比增長28.2%。訂閱合同負債越高,表明未來金蝶相關的訂閱收入就越多。而目前金蝶的訂閱合同負債規模基本為國內同行最大規模。
在訂閱相關收入持續增長的同時,上半年金蝶的應收賬款只有1.68億元,大概是同行的十分之一,這更證明了金蝶經營質量之高,財務之健康。
這是金蝶堅持SaaS模式的底氣,也是徐少春的底氣。
SaaS黃金十年,必過九九八十一難。
從發布國內首款基于Windows系統的財務軟件,到國內首款基于三層架構的ERP系統,再到國內首個向云服務和SaaS訂閱模式轉型,金蝶和孫悟空如出一轍,面對81難,用72般變化見招拆招,不斷前行,只為求取真經。
而處于行業關鍵時刻的管理軟件和國產SaaS,最需要的就是悟空死磕到底、誓取真經的精神。
如今,金蝶距離真經也只差最后一公里:上半年金蝶虧損同比再次收窄23%,距離2025年實現盈虧平衡的目標近在咫尺。等到金蝶再度盈利的時候,國產SaaS的真經也就會真正展現在行業的面前。
雄觀,資深新經濟觀察家、知名意見領袖,國內首個嚴肅科技脫口秀“雄辯”主講人、十大科技自媒體(見各大權威榜單)。曾在阿里巴巴、360、搜狗、藍港等著名互聯網公司負責相關營銷工作,參與5次IPO,橫跨行業主要領域。每日一篇深度文章+科技熱點快評,發布于微信、微博、頭條、百度,各大門戶及科技博客、媒體社群、短視頻等30+全部主流平臺,覆蓋400萬中國最核心商業、科技人群。為FT金融時報、福布斯等世界級媒體撰稿人,觀點被媒體廣泛轉載引用,影響力極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