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碧波蕩漾的武夷山九曲溪上,來自全球130個國家和地區的147名“漢語橋”選手乘坐著古樸的竹筏,穿梭于碧水丹山之間,領略世界自然和文化雙遺產地——武夷山的自然風光,還參加了一場別出心裁的過橋體驗賽。
隨著竹筏緩緩啟程,選手們被九曲溪兩岸的絕美景色深深吸引。溪水蜿蜒曲折,如玉帶般串聯起一座座形態各異的山峰,仿佛步入了一幅流動的山水畫卷。
選手們紛紛拿出手機,記錄下這難得一見的美景,不時發出陣陣驚嘆。“太美了,我從來沒有見過這么美的風景。”俄羅斯選手蘇菲亞說,這里的山水風光和她的家鄉完全不同,她非常喜歡。新加坡的林玫芯說:“今天是我來到‘漢語橋’以來,最開心、最悠閑的一天!”
一路上,微風徐徐,愜意涼爽。艄公為大家詳細介紹著九曲溪沿岸的景點和背后的歷史故事。“看到那塊像魚頭一樣的大石頭了嗎?神仙不吃魚頭,所以才把魚頭丟下凡間”。風趣健談的艄公,給選手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雙獅戲球”的生動形態到“玉女峰”的窈窕身姿,每一個傳說都充滿了神秘與浪漫的色彩,選手們聽得如癡如醉。
在享受自然風光的同時,一場特別的挑戰也在悄然進行。這就是本次比賽的“文思泉涌”過橋體驗賽。乘坐同一竹筏的選手們自動組成小組,他們需要密切合作,注意觀看九曲溪兩岸設置的漢字板,并將所看到的漢字用筆填入答題板,拼成一句完整的古詩。這不僅是對他們漢字識別能力的考驗,更是一次對他們中國文化知識的檢驗。
隨著竹筏的前行,兩岸的漢字板逐一映入眼簾。大家熱烈討論,努力拼湊出那句經典的詩句。終于,當竹筏即將靠岸時,他們興奮地交出了答案——“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這正是與武夷山有著深厚淵源的宋代大儒朱熹《觀書有感》中的名句,寓意著只有不斷學習新知識,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躍與進步。選手們表示,這句詩給了他們啟迪和力量,通過這次過橋體驗賽,他們不僅加深了對中國古詩詞的理解,更從中汲取了寶貴的人生哲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