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婉瑩哪能想到,第一次見未婚夫對方送了一雙從美國帶回來的玻璃絲襪,并炫耀般說到:“這種美國貨特別結實,穿一年都不會破,難得的稀罕物。”
郭婉瑩是誰?
上海永安百貨的四小姐,民國時期永安百貨流水不得了,所以郭婉瑩什么稀罕玩意沒見過沒用過!
更何況對方只會談論這雙絲襪結不結實,這大概就是浪漫主義對上現實主義吧!
羅曼蒂克的郭婉瑩覺得這個男人太無趣了,便想到退婚。
誰能想到未婚夫做出激烈舉動,后面還嫁了個吃喝玩樂的渣男!
“永安四公主”的幸福生活
1909年,郭標在澳大利亞生下了他的四女兒,為她取了一個英文名黛西,而郭婉瑩這個名字還是回國之后取得。
那時候,郭標是孫中山的忠實粉絲,應邀孫中山請求才回國進行民族振興,和堂弟郭樂一起創辦了中國最早的百貨商店永樂。
而作為郭標的四女兒,郭婉瑩被稱“永樂四公主”。
豪車仆人數不過來,讀的學校還是經過精心挑選的貴族學校。
19歲那年從學校畢業,美麗的外貌加上優秀的談吐,讓她一躍成為上海最有名氣的名媛之一。
這個年紀,郭婉瑩身邊不少同學朋友都開始物色人家,從家里的小姐變成某家的太太,郭家也開始著急。
在家中為她挑選未婚夫時,郭婉瑩已經開始有自己的人生計劃,她想去大學中繼續深造。
父親郭標此時也千挑萬選,選定了她的未婚夫,一位正在美國留學的富商兒子,兩家還是世交。
從家世到人生經歷這個未婚夫似乎還不錯。
他叫艾爾伯德,家住在北京,為了熟悉一下對方父母還邀請她去北京小住。
未來公婆在見到郭婉瑩第一眼,就對這個從小被教養極好的四小姐滿意的不得了,回到家中對她百般照顧。
可郭婉瑩想繼續讀書的想法,卻讓老舊觀念的未婚夫父母不理解。
他們當即將兒子從美國喊回,希望對方能勸勸她。
郭婉瑩對這個素未謀面的未婚夫還是好奇的,畢竟是以后要一起過一輩子的人,沒想到第一次見面,讓她篤定退婚。
羅曼蒂克遇上現實主義
郭婉瑩看著手中這雙漂洋過海而來的絲襪,心中五味雜陳,本以為這個留學回來的未婚夫是個有著新思想的人。
他的三言兩語讓郭婉瑩看到了和他一起生活,無趣的一輩子。
退婚!一定要退婚!
回到家后,郭婉瑩就向父親表達心中的想法,郭父認為他優秀的女兒不愁嫁,便向艾爾伯德家提出了解除婚約。
沒想到,艾爾伯德感覺受到了侮辱,便帶著槍找上門來對峙。
面對這種復雜局面,郭婉瑩只是淡定看著艾爾伯德,對他說道:“你殺了我吧!這樣我沒法和你結婚;但你不殺我,我不會和你結婚。”
這話讓他無法反駁,手中的槍都無處安放,沒辦法他殊死一搏,將槍口對準了自己。
見此情景,郭婉瑩更加淡定了。
“你要是死了,別說和我的訂婚沒了,你的整個人生都沒了。”
聽完這句話艾爾伯德頹喪的放下槍,呆呆的離去,他明白無論如何對方都不愿和自己在一起了。
晚年郭婉瑩也曾后悔,自己退婚的方式不夠委婉,傷害了兩家的情誼。
解脫這段訂婚之后,郭婉瑩沒有負擔的去到大學深造。
她來到了燕京大學求學,在這里期望浪漫人生的郭婉瑩遇到了自己的命定天子吳毓驤。
吳毓驤此人和郭婉瑩確實有一個共同點 ,也曾因為未婚妻太過現實而悔婚。
他和父母定下的姑娘第一次見面,吳毓驤給她300元隨便買一些東西回來。
只見對方買回來一堆的胭脂水粉和花布,對于浪漫主義的吳毓驤來說,這個姑娘買的東西太過務實了。
他曾說:“我怎么能和這樣的女人共度一生呢!”
因為不錯的外貌加上扎實的學識,讓他在學校中獲得不少女生的愛慕,雖然他的家中清貧,也會有不少名家小姐想和他在一起。
其中就有同樣羅曼蒂克的郭婉瑩。
這個男人浪漫有學識,思想深刻,他是萬萬不會說出絲襪結實這種話的。
即使她家境一般,即使很多人不理解,她還是義無反顧和自己的浪漫的在一起了。
甚至為了彰顯隆重,郭婉瑩家出錢大擺筵席200桌來慶祝。
丈夫愛上俏寡婦
兩人才結婚那段時間,過得那叫一個如膠似漆羨煞旁人,可當郭婉瑩生下女兒之后,吳毓驤漸漸對她沒有往日熱情了。
吳毓驤對她更像是將她當做一個提款機,后面郭家漸漸衰落,也沒有往日的風采了,在郭婉瑩懷上二胎之時,更是和一個寡婦打得火熱。
1943年,郭婉瑩遭遇了人生中最艱難的一年,自己因為難產住院差點去陪去世已久的父親,家中的女兒也生病。
丈夫此時和寡婦打得火熱,讓曾經是天之驕女的郭婉瑩感到了深深的無力感。
如果是其他人,要么和丈夫離婚,要么就是撒潑打滾鬧小三,而郭婉瑩都沒有這樣做。
生產休息好之后,她精心打扮穿上最得體的衣裳,在好友的陪伴下來到了吳毓驤和寡婦的愛巢。
她進入家門之后,看見兩人愛欲過后的一定狼藉,壓下心中的怒火淡淡望著丈夫說道:“我來接你回家。”
吳毓驤本做好了和她大吵一架的準備,如今聽妻子這么說,心中升騰起來很強烈的內疚感。
他默不作聲的穿戴好衣服陪著郭婉瑩回到了家,并強硬的和寡婦斷絕了關系,而郭婉瑩也再也沒有提起過此事。
1958年,吳毓驤犯了錯死在獄中,郭婉瑩也是獨自一人撐起了家,還了丈夫留下的高額債務。
人生中途因為出身的原因,被抓去勞動了幾年,郭婉瑩也沒有仇恨國家,反而在不懷好意的記者詢問那幾年的生活時,她笑著說:
“勞動讓我一直保持完美身材。”
她也一直堅定的認為自己是國人,沒想過前往國外。
1998年,經歷過一個世紀動蕩的她還是敗給了病魔,死前留下遺囑,捐獻了遺體,希望能做出最后的貢獻。
她是否后悔自己的選擇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