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青牛君,熱愛中國茶,傾心傳世品。本文為原創作品,歡迎轉載分享。本文包含:寫作背景/四典故/原詩/注釋及大意
寫作背景
1071年,因上書皇帝論新法弊病,惹怒了主政新法的宰相王安石,蘇軾自請外放,貶任杭州通判(相當于現在的副市長)。名為“自請”,實被排擠出京。不過,蘇軾本就豁達的性格在江南富庶開放的環境中如魚得水,他在這里度過了四年快樂的時光。
蘇軾畫像
本詩詩題一作“六月六日以病在告,獨游湖上諸寺,晚偈損之,戲留七絕”。從兩則詩題看,本詩作于1073年6月6日,蘇軾時年37歲。蘇軾當日因病請假,獨自在西湖上游凈慈寺、南屏寺、惠昭寺、小昭慶(蘇軾自注)諸寺后,晚上又拜謁損之,一日之內喝了7盞濃茶,最后在“勤師”墻壁上題寫了本詩。
“勤師”指宋代著名高僧惠勤禪師。他擅長吟詩作賦,深受歐陽修、蘇軾的喜愛。蘇軾曾親自為禪師的詩集作序。
諸佛菩薩像 圖片來自網絡
四典故
本七絕中用了四個典故。
維摩示疾:維摩或維摩詰,與佛祖同時代,曾向彌勒、文殊講說大乘教義。被稱為諸大菩薩之代表。存世《維摩詰經》。他深得佛祖尊重,也是唐朝詩人王維(自號摩詰居士)心中的神存在。“維摩示疾”典出《維摩詰經》:某日,維摩詰稱病在家,佛陀特派文殊師利菩薩等去探望。他運用神力將室內搬空,“以疾而臥”,回答文殊菩薩說:以一切眾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眾生得不病者,則我病滅。維摩詰并非真的身體生病,只是示疾應緣。
維摩詰(來自網絡)
在家靈運:靈運即謝靈運,南北朝時期著名詩人,佛學家,山水詩派鼻祖。“在家靈運”典出《傳燈錄》:烏窠禪師曰:“汝若了凈智妙圓體自空寂,即真出家,阿假外相,汝當為在家菩薩戒施俱修,如謝靈運之流也。”
魏帝一丸藥:典出魏文帝《折楊柳行》:“西山一何高,高高殊無極,上有兩仙童,不飲亦不食。賜我一丸藥,光輝有五色,服之四五日,身體生羽翼。”
魏文帝曹丕
盧仝七碗茶:典出唐朝詩人盧仝著名茶詩《謝孟諫議寄新茶》:“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惟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原詩
《游諸佛舍,一日飲釅茶七盞,戲書勤師壁》
(一作六月六日以病在告,獨游湖上諸寺,晚謁損之,戲留七絕)
蘇軾(宋)
示病維摩元不病,在家靈運已忘家。1
何須魏帝一丸藥,且盡盧仝七碗茶。2
《盧仝烹茶圖》 錢選(元,局部)
注釋及大意
1、示病維摩元不病,在家靈運已忘家。
示病:即示疾。佛家用語,意謂其身為應機緣而示現之身。維摩:即維摩詰,大菩薩,與釋迦摩尼佛同時代,善于應機化導。存世《維摩詰經》。在家:指在俗之人,與“出家”相對。靈運:即謝靈運,南北朝時期著名詩人,佛學家。被認為是“在家”修行、得佛家大智慧者。本句大意是:維摩大菩薩說“生病”并非是說身體生病,而是示疾應緣,化導眾生;謝靈運“在家”修行,但其戒施俱修,凈智妙圓,實非凡俗。
2、何須魏帝一丸藥,且盡盧仝七碗茶。
魏帝:指魏文帝曹丕。一丸藥:指魏文帝所求長生不老的仙藥。盧仝:唐代詩人。七碗茶:著有《謝孟諫議寄新茶》,俗稱《七碗茶歌》。其中有“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本句大意是:今天喝了禪師的七盞茶,諸病皆除,更覺清風明月羽翼生,哪里還需要魏文帝苦求的仙藥啊!
我是青牛君,傾心打造傳世茶品。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涉侵權,請聯系刪除。祝各位讀者歲月靜好,生活精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