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朗暑氣盛,蟬鳴荷香濃。盛夏來臨,同學們的實踐熱情卻絲毫不減。四川農業大學新型高效減振阻尼器研究團隊于2024年7月14日上午10點在土木工程學院廠房實驗室開展為期兩周的實驗研究。
凝聚專業力量,擬定實驗方向
針對現有橋梁減振阻尼器存在的技術問題,例如對抗抖動的能力以及抗振等級較低、抗風能力不足等,有必要提高橋梁自身的彈性、減振吸能效果,以及橋梁的安全性與穩定性,進一步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因此,研究一種新型高效的減振阻尼器有利于橋梁更好地適應現代交通行業的快速發展,具有實際的工程意義。基于此,團隊確定實驗研究方向,提出了能夠提高橋梁結構的彈性,緩解結構在強風與地震作用下的大幅度抖動,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降低災害損失的新型高效減振阻尼器。
團隊成員制定試驗方案
踐行青春使命,汲取科技智慧
為了深入了解高效減振阻尼器的發展現狀,進一步確定減振體系和阻尼器適用維度的研究,團隊成員前往四川省遂寧市大英縣進行實地調研,充分認識橋梁結構,并將數據傳回實驗從而得到減振阻尼器在橋梁結構中不同的分布位置會對減振效果產生不同的影響。同時,我們注意到:傳統觀念將結構阻尼器安裝在橋板與橋墩之間的方式,在橋板發生振動、橋板與橋墩在水平方向上發生相對位移的情況下,容易造成阻尼器的彎曲變形,降低了減振效果。因此,我們確定阻尼器在實際中的分布位置對于充分發揮阻尼特性至關重要。
團隊成員進行實驗準備
團隊實地調研橋梁結構
走訪科技企業,篤行科創實踐
實踐團成員深知閉門造車的危害,不斷向外探索。2024年7月27日部分成員去往了成都巨牛科技有限公司,與公司負責人進行深入交流,了解現代交通行業的發展情況以及目前橋梁減振方式等,此次參觀學習,讓隊員們對減振阻尼器的研究有了更加直觀和深刻的理解,激勵我們在未來為實現科技強國夢奉獻自己的力量。
部分團隊成員合影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時而制,科技創新是如今社會的主基調。在本次社會實踐中,團隊成員滿載而歸,不僅收獲了減振阻尼器的研究方向,更堅定了以實際行動完成創新推動科技進步的決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