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我國古代的神童,王勃絕對算得上其中的一個。他的一生短暫而絢爛,猶如一顆流星劃過夜空,卻留下了永恒的璀璨。
他生于唐朝初年,自幼聰慧過人,六歲即能寫詩作文,且所作詩文皆文筆流暢,四座皆驚,因此被世人贊譽為“神童”。
“神童”王勃非凡的文學天賦,簡直讓人對其嘆為天人。除此之外,他還長于辯論,常常能夠語出驚人。
王勃雖為天才一般的存在。卻因為其性格直率,不善于逢迎,在官場中屢屢遭到他人的排擠,他的人生也因此而充滿了坎坷。
縱觀王勃一生,他雖有驚人的曠世才華,雖有偉大的抱負,但他卻在現實的打壓下,讓一切都變得蒼白無力。然而,王勃并沒有因此而沉淪。
他拿起了他最有力的筆桿子,將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都傾注于文字之中,寫下了許多感人至深的詩篇和文章。
因此,在王勃天才的一生當中,他創作出了119篇駢文作品,80多首詩歌。其聞名天下的《滕王閣序》寫就時,天才的王勃也僅僅只有二十多歲。
而在詩歌方面,王勃最為驚艷古今的就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寫下這首詩時,只有16歲到18歲的樣子。而這首詩寫下了后,1300年來卻無人能出其右。其詩如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此詩背景:
寫作此詩時,王勃正在京城長安沛王府任修撰之職。而杜少府則是王勃此時的一個好友,其具體姓名已不可考。
少府,是唐朝對縣尉一職的通稱。此時,王勃的這位朋友杜少府即將去蜀州上任,王勃設宴為他踐行。
用宴完畢,王勃與杜少府一起來到了長安城外,眼看即將天各一方,相互之間心中的千言萬語卻難以說出。
所以相對難言,他們只好環顧四方景致,以此來克制自己心中那實在難以抑制的離情別緒。
臨別之際,王勃寫下了這首詩,并把它贈給了杜少府。而在這樣的一首送別詩中,充滿了一腔的豪氣,充滿了積極向上的激情,更充滿了詩人努力求仕的思想。
深度賞析:
王勃的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一首膾炙人口的送別詩。它以深邃的哲理和獨特的情感表達,贏得了歷代讀者的喜愛。
這首詩不僅描繪了離別時的情感糾葛,更在字里行間透露出詩人對人生、友情和離別的深刻思考。
在首聯的“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中,詩人以壯闊的景象開篇,展現了離別的背景和場景。
詩人站在繁華的京城郊外,他極目遠眺,卻看到了巍峨雄壯的三秦大地,緊緊地拱衛著宏偉的京城長安。
而那煙霧繚繞的遠方,即是杜少府即將赴任的蜀州的“五津”之地。此處的“五津”指的是蜀州岷江的五個渡口:白華津、萬里津、江首津、涉頭津和江南津。
這樣壯闊宏大的景象描寫,不僅為全詩奠定了高遠的基調,也暗示了離別之際的沉重與不舍。
而在這樣的描寫中,詩人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與想象的表現手法,把看不見的遠在千里之外的五津描繪得如在眼前一般,清晰可見。
使人仿佛看到了壯闊的“三秦”大地,使人仿佛見到了遼遠的“五津”渡口。這與傳統的送別折柳相送、飲酒餞行、音樂相送和長亭送別大不相同。
頷聯的“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兩句詩人直抒胸臆,表達了他對友人的深深眷戀。
意思是:“與你離別,實屬無奈。我們的心中都懷著無限的情意,因為我們都是在宦海中浮沉浮沉的人。”
此處的詩人與王勃原本就是身處宦海、漂泊異鄉的羈旅之客,這已經是一種難以言表的離愁別緒了。
然而,今天再次與好友離別,無疑又給本是羈旅之客的王勃與杜少府增添了更為深重的另一種離愁別緒,這讓人感到無比痛惜。
此處的“宦游人”三個字,既揭示了詩人與杜少府共同的身份與背景,也暗含了他們對未來的不確定和迷茫。
然而,詩人并沒有沉溺于這種讓人痛惜的離愁別緒中,而是筆鋒一轉,寫出了“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千古名句。
這句話不僅是對友情長存的深度思考,更是對人生哲理的深刻闡述。詩人認為,只要彼此之間心中存有知己,即便是身處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咫尺。
在這樣的千古名句中,詩人與杜少府兩人之間的情感與處境的高度一致,他們都擁有難以割舍的離愁別緒,他們也都同是身在異鄉的宦游人。
正是因為擁有了這共同的情感與處境,使得兩顆心存友誼的心貼得更近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便是兩人相隔千里萬里,也會不覺得再遙遠。
這種超越了時間與空間的友情觀念,既體現了詩人的樂觀與豁達,也給予了讀者無盡的啟示和鼓舞。
而這種永恒的友誼,正是無數人所歌頌的。因此,這種引起了世人共鳴的,表達了遠隔千山萬水的朋友之間的深厚情誼的句子,成為了千古不朽的名句。
到了全詩的尾聯,詩人以“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兩句勸慰口吻的句子結束了全詩。他告誡友人,不要在分別的路口上像小兒女一般哭哭啼啼。
這種勸慰不僅是對友人的鼓勵,也是一種對自己情感的克制和超越。而這種對自己情感的克制和超越,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灑脫的態度,更展現了其寬廣的胸懷和高尚的情操。
從整體上來說,王勃的這首詩以離別為背景,寫出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寫出了詩人對友情永恒的看法。
然而,詩人卻并未陷入悲戚的氛圍中。相反,詩人在字里行間卻透露出了一種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
他通過描繪壯麗的自然景象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將離別的痛苦轉化為對友情和人生的贊美與珍視。
這種處理方式不僅使詩歌更具藝術感染力,也引發了讀者對人生、友情和離別的深入思考與討論。
此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這首詩在表達上也極具特色。詩人運用了對仗、比喻等修辭手法,使詩歌語言更加精煉、生動。
同時,他還巧妙地通過景物的描繪和情感的抒發,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充滿哲理和情感的世界。
綜上所述,《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不僅是一首優美的送別詩,更是一首富含哲理和人生智慧的詩篇。
它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獨特的藝術魅力,成為了中國文學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無數人也一直把這樣的一首詩看成是送別詩中的上品。
而這樣一首被人們看作是上品的送別詩,也成了王勃一生中最經典的一首送別詩,使得1300年無人能出其右。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詩侃天地
*圖片來源于網絡,不妥之處請告知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