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愁,或許是一張窄窄的船票,她/他那熟悉的身影,在那一頭緩緩地駛離離別的港灣,這一頭卻落了你一地的哀傷。
離愁,或許是一個遠去的背影,當你在昏黃中目送著這遠去的背影,心中卻填滿了無盡的不舍。
離愁,是一種對過去的懷念,是一種對未來的擔憂,是一種難以割舍的情緣。離去的人不回,那種難舍的情懷永遠都無法排解。
離愁是一股無形的力量,緊緊地包裹著離別的雙方,讓人無法呼吸。正因如此,古人們寫出了無數經典的離愁。
與最心愛的人離別,柳永說:“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感嘆人生有限,晏殊憂傷地說:“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閑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
而與情人久別重逢,晏幾道寫下:“從別后,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不過,要說把離愁寫到了極致的詞,還得數李煜的《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正因為這首詞把離愁別恨寫到了極致,所以被人們譽為婉約詞的開山之作。
而李煜的這首《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也的確經典,句句都稱得上是千古絕唱,難怪世人給了它如此高的贊譽。其詞如下: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五代?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詞人與背景:
公元974年,意欲統一全國的北宋皇帝趙匡胤決定發動對南唐的吞并之戰。南唐君臣聞之,滿朝文武盡皆色變。
公元975年,李煜親手葬送了祖宗留下的大好江山,肉袒出降,并被趙匡胤囚禁于北宋都城汴京。
為了顯示其君臨天下的威儀,宋太祖趙匡胤將李煜封為了“違命侯”。自此,李煜在北宋過起了忍屈負重的囚徒生活。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就是李煜被囚于北宋汴京這段時間所寫成的。詞中描述了李煜對故國的離愁別恨、失國之痛以及去國之思,沉郁哀婉,感人至深。
深度賞析:
南唐后主李煜的這首《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以深沉的情感、細膩的筆觸和獨特的藝術風格,成為古代詞壇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詞中所流露出的寂寞、憂愁和無盡的離愁別緒,既展現了詞人自身的內心世界,也反映了當時社會歷史背景下的種種無奈和感慨。
在這首詞上闋中,首句的“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一開篇,便營造出一種孤獨、寂寞與無奈的氛圍。
李煜獨自一人,默默登上西樓,抬頭仰望,只見一彎新月如鉤,懸掛在寂寥清冷的夜空之中。
這里的“無言”二字,描繪出詞人一副無法表達出來的愁苦神態,透露了詞人內心的難以言表的一種孤寂和凄涼,也透露出他對世事的無奈和超脫。
而“月如鉤”則是借物喻情,以新月之形,暗示了詞人離別故國后內心的曲折經歷和復雜情緒。
更為重要的是,這樣的一鉤“殘月”,不知經歷了多少人世的陰晴圓缺,不知經歷了多少歷史的興衰起伏,更不知經歷了多少道不完的悲歡離合。
如今,它又孤懸于西樓的夜空,再一次上演著一出出的陰晴圓缺,再一次上演著天上人間的離合聚散,讓詞人不得不想起自己的離愁別恨。
滿懷離愁別恨的詞人,來到了深深的庭院之中,卻又看到了一幅“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的畫面。
在這樣的“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的畫面之中,秋風無情,早已把庭院中梧桐的樹葉子清掃得干干凈凈,枝頭偶爾還有幾片葉子,也只能在秋風中冷得瑟瑟發抖。
見到此情此景,讓心內填滿離愁與別恨的詞人更加的寂寞橫生。那種失落與無助的感覺在他的心內一時之間如決堤的潮水,再也無法控制。
于是,此時的詞人,感覺整個清秋都被人給鎖住了,因此便有了“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這樣的描寫。
“鎖清秋”三字,則巧妙地將秋天的清冷,與詞人的孤獨和寂寞聯系在一起,使整個畫面更加生動傳神。
同時,“鎖清秋”這三字還暗示,這被鎖住了的,不僅僅有這滿院的深秋,還有詞人那落魄的心靈、對故園的思念、無與言說的孤獨,和那刺痛詞人心靈的深深的亡國之恨。
總之,一切的一切,都被鎖在這庭院的深秋中,使得詞人一刻也無法掙脫,一刻也得不到釋放。
到了詞的下闋,在“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三句中,詞人用絲來比喻無法排解的離愁。
這樣的比喻,直接點明了內心的情感——離愁。這種離愁如同亂麻一般,既剪不斷,也理不清,讓人倍感無奈和痛苦。
所以,這里的“剪不斷,理還亂”既是對離愁的生動描繪,也是對詞人內心紛亂思緒的寫照。
而“是離愁”三字,則直接點明了詞的主旨,使整首詞的情感表達更加明確和深刻。
這樣的“離愁”,對所有人來說,可能都有法可解,而對李煜這樣的亡國之君來說,哪里還有法可解?因此,“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已經永無回去之日。
到了詞的最后,詞人以一句含蓄而深沉的感慨——“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收尾,將內心所有的離愁別緒推向了最高潮。
這種“別是一般滋味”既包含了詞人對離別之痛的深刻體驗,也表達了詞人對人生無常、世事難料的無奈和感慨。
其中的“別是”二字,用得特別的意味深長。想想在南唐之時,李煜是一國的九五至尊,可謂是天下唯我獨尊。
可如今,天下何在?南唐何在?一國之君天下唯我獨尊的威嚴何在?不在不說,這位南國之主還成為了別人的階下囚,永遠地離開了自己的家園故國。
因此,這種滋味既是苦澀的,又是復雜的;既是難以言表的,又是讓人刻骨銘心的。所以一切的一切,都讓人在品味之余,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因此,李煜的這首《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雖然用詞不多,卻以其獨特的藝術手法和深沉的情感表達,把離愁寫到了極致。
而在李煜這樣的描繪當中,李煜這首詞句句都堪稱是千古絕唱,并被世人譽為了婉約詞的開山之作。
在這樣堪稱千古絕唱的一首詞中,詞人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內心情感,巧妙地將孤獨、寂寞和離愁融為一體,展現了詞人真實而又極其復雜的內心世界。
同時,李煜的這首《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也引發了人們對人生、愛情和離愁別恨的深刻思考。千百年來,成為一首具有深刻內涵和廣泛影響力的經典之作。
對此,您又有什么樣的觀點與看法呢?歡迎您在評論區寫下您最精彩的留言與觀點!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詩侃天地
*圖片均來源于網絡,不妥之處請告知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