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將爺
今晚,咸陽市公安局對“網文稱一33歲寧夏女子在西安出租屋離世后刪帖”做出回應:“已核實確有此事,案發(fā)地屬秦都分局管轄,目前案件正在處理,后續(xù)情況可以關注通報。”
說的就是前兩天爆火的那篇《一個外地女孩,死在了我出租的公寓》,文章發(fā)在一個公號上,引起了熱議。
有些人質疑其真實性,后來公號把這文章給刪了,還發(fā)文解釋說,當時人表達不準,案發(fā)地是否在西安存疑。
結果出來了,果然不是在西安,而是在咸陽。那個作者諸如“我人不在西安”“飛往西安”等表述,確實容易把這事誤解為是發(fā)生在西安。這種“社會負面”,西安肯定不愿背鍋。
其實,對普通人來說,只關注事件本身性質,也不在意某個具體地方。更何況,西安離咸陽太近了。
公號是自媒體,沒有報道權,文章哪怕有細微錯誤,都可能惹來大禍。那篇文章我讀了,有很多話想說。
但,考慮內容涉及一些單位部門,又屬社會熱點,我不能讓觀點跑在新聞前面,也不敢碰這類容易引起共情的事。
今晚警方公布的結果表明,那個寧夏女孩子確實死在了出租屋,沒有什么細節(jié),所以我也不多作評論。但是,這件事確實又觸動了我的一些回憶。
十多年前,有一個在外漂泊的寫手,就死在西A的出租屋。我和西北那個大報的評論頭頭是鐵兄弟,我倆都特別欣賞那個寫手。有一晚,我那兄弟給我打電話說,那個寫手死了,死在出租屋。
據說是為情自殺的。這個事圈內或許有很多朋友都知道,我不想多說了。但我有一個極深的印象,就是那個寫手是割腕自殺的,是慢慢流光了血。兩天后,才被發(fā)現。后來,是家人從外省來把他弄走的。
其中,有個細節(jié)是,他通過手機設置,一直在循環(huán)播放著一首情歌。很多年了,這個場面,一直定格在我腦海里。
我們這代人,很多都活成了游子。我也是在各地漂泊過,年輕時候寫文章,總喜歡掛上一句“回不去了”。
說這話時,我是害怕死在異鄉(xiāng)。
那個割腕放情歌自殺的寫手,在我心中,是死得悲情。
有時,我會覺得,在這個愛情越來越不被信仰的年代,這樣的死法有一種難以言述的高貴。
當然,在異鄉(xiāng)最慘烈的死法,莫過于因生計困難流離失所客死他鄉(xiāng)。
這種事,在古代是經常發(fā)生的。現在呢,我們畢竟生活在特別牛逼的超級的偉大的盛世,當然就不可能出現這種事了。
前段時間,我周游了一下全國,晚上,在廣場橋洞公園看也看到不少躺著的人。我相信,他們的生活狀態(tài)成這樣,應該選擇流浪來體驗生活吧。
這次西安,不對,是咸陽,那個死在出租屋的女孩,之前文章說她是在借錢生活,但,問題也是怪她自己要選擇考公。
網上還有很多人說,如果她去送外賣,或者去做洗碗工,肯定是有口飯吃的。
如果真是這樣,這個211大學生,也算真是“死在編制里”的例子吧。對此,我還能說什么呢?只能怪她觀念落后,總不能推給……哎!
算了,還是繞出這事,說說我的兩個侄子,他們現在就擠在南京的出租屋。
這兩個家伙,大學畢業(yè)了,也不愿意去搬磚頭送快遞,一個非要考公,一個非要考研,拼殺過幾輪了,還處于失敗狀態(tài),靠的就是家中接濟。
前些天,我正好回老家,走南京時,去看看他們,請他們吃了頓街頭48元一個人的自助餐。
他們吃的兇相和海量,都要把餐廳老板給恨死了。
我當時說,你們倆是餓死鬼化身嗎?他倆尷笑著!
這代年輕人是不幸的,因為太卷了。但又多少有些幸運。畢竟,很多人還有老可啃。
我的那倆侄子,我能拿出很多觀念教育他們,但,一句都說不出口。在就業(yè)、觀念、家庭、感情等面前,我的所謂智慧見識真的蒼白無力。
他們想要什么,又能要什么,對他們,對我,對這個社會都,有時都是無解的,無力的。
其實,我當年漂泊,還是很難的。
那時候,我赤手空拳,舉目無親,在外面的城市里,真沒少被人侮辱過。
我在火車站被偷,在出租屋被搶過,在單位被領導霸凌過。
不過,我唯一死撐的是,絕不讓自己失業(yè)。雖然換工作也有點頻繁,但不找好下家,我從來不敢失業(yè)。
還好,雖然我有點挑,工作還能找得到。
現在很多年輕人不行了,工作履歷中間斷檔的情況太多了。遇到這種時光,他們就生活在出租屋內。
所以,今晚看到這人異鄉(xiāng)人死在出租屋的新聞,就想起我年輕時這種日子。
在那些孤獨寒冷貧窮的晚上,我想吃東西,想女人,想孩子,想家,想錢。
有時,我也想死。
今天的社會,要比以前還是要復雜些。人的心理問題也更多說。表面看來,人的生存險境似乎要少了些,但,心理困境還是多。
有一定是肯定的,現在不確定沒有消解,有些方面還是增加。不確定性有一個結果,就是非正常死亡。
想到我年輕時漂泊在外的人生,我就想說,現在很多孩子都獨自在外打拼,家人也夠不著,不知道他們會不會缺錢、缺愛、缺安全。
所以,我想呼吁一下——全社會都得多點心思,關心很多漂泊在外的人。
真的,我以自身經歷證明,哪怕是在這么炎熱的夏天,漂泊的人內心都可能是清冷的。
這種冷,到底什么原因,唯有自知,且不能說出
總之,他們命運就像遲子建《群山之巔》里那些小人物一樣,讓作者在結尾如此感嘆著:
“一世界的鵝毛大雪,誰又能聽見誰的呼喚!”
PS:全文完。凡1899字:我沒時間寫這個公號,偶爾只能來說點碎碎念,也不敢點評熱點新聞,也不敢罵那些惡人陰人。請大家都對年輕人好點,他們真的難。當然,我這種中年人,也難。但,狗日的中年,不就是難也不說難嗎?請大家掃下面二維碼,加好友以保能及時找到我,謝謝各位!
請歡迎關注人格志視頻號,方便我們在直播間交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