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觀(ID:xinnengyuanqianzhan)原創
“自燃”一詞似乎是新能源車逃不掉的“魔咒”。
每當炎炎夏日之際,此“魔咒”便越發猖獗,考驗車企的同時,也在打量著我們消費者。
央視新聞報道,過去六年企業報告的新能源汽車火災事故分布中,歷年6至8月均為明顯高發期。
對于新能源汽車的自燃,不少車主表示,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但,值得注意的是,據《朝聞天下》統計數據顯示,近三年來,新能源汽車的火災發生率從2021年的萬分之1.85,降低到了2023年的萬分之0.96。而燃油車的起火率則在萬分之1.5左右,整體來看,當前新能源汽車的起火率甚至低于燃油車。
圖/新能源汽車火災發生率
來源/朝聞天下新能源觀截圖
既然如此,為什么新能源汽車自燃會備受關注呢?
據了解,電車起火比油車起火更難撲滅,復燃率較高,由此,其帶來的損失可想而知。
1.熱失控是“元兇”?
今年以來,小鵬、零跑和比亞迪等多個新能源品牌頻發的自燃事故不禁讓各位新老車主捏了一把汗,而這勢必也成為了橫在車企和消費者之間的阻隔層。
7月16日,廣州海珠區,一輛行駛在街頭的零跑C16發生自燃;8月8日,江蘇無錫,一輛行駛在路上的小鵬P7突然發生自燃;8月14日,廣東深圳,一輛正處于充電中的廣汽埃安V底盤電池包突然往外竄出明火。
圖/近期自燃事件多發
來源/互聯網新能源觀截圖
而回顧去年,央視新聞公開報道過的新能源汽車起火事件里有超五成是發生在充電或者靜置狀態下的。
由此,電池熱失控作為新能源汽車自燃的最大誘因昭然若揭。
那么,新能源汽車的電池為何會頻頻出現熱失控現象呢?
夏季,受高溫氣候影響,電池內部溫度會有相應的升高,此時如果沒有好的散熱管理系統,就會極易到達電池的耐高溫極限點,從而引發自燃。
顯而易見的是,氣候影響僅僅只是觸發熱失控開關的一個方面。
汽車火災安全研究聯合實驗室副主任鮑歡歡表示,“動力電池的熱失控是在使用過程中溫度上升的不可控現象,因為一些不當的充電行為,包括在使用的過程中一些底部的托底、剮蹭,包括長時間泡水,都可能會觸發動力電池熱失控的現象產生。”
確然,過度的充放電、采用飛線充電等不良充電方式,車輛涉水或電池被水泡,底盤磕碰擠壓均會導致電池內部電壓不穩,引發短路,觸發熱失控。
2.防患于未“燃”
乘聯會統計數據顯示,7月國內新能源汽車零售滲透率達51.1%,同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5%,首次超越燃油車。
圖/7月新能源車滲透率
來源/易車榜新能源觀截圖
伴隨著市面上新能源汽車的普及,消費者對于新能源汽車自燃的顧慮似乎也越發難消除。
《新能源觀》接觸的數十名新能源車主里,有近八成對自己手里電動汽車的安全表示擔憂。
但其實,只要提前get到預防電池熱失控小妙招,自燃事件的發生概率還是可以控制在一個較低點的。
下面幾點就需要各位新能源車主留意了。
首先,應盡量選擇具備遮陽及通風設施的停車地點,避免新能源車長時間暴露在強烈的陽光下,畢竟在6-8月這樣的高溫酷暑季節,長時間的高溫直射必然會對車載電池包造成一定的潛在損害。
其次,各位車主友友們在定期檢查維護車輛時,也應關注冷卻液的狀態。要知道,如果冷卻液出現泄露,不僅會影響車輛性能的穩定,還會直接影響電機及電池的冷卻系統。
最后,在充放電的過程中,我們需要謹記一點,電池的一次循環是指每次對于100%用電充電的完成,因此,當電池電量降至20%-30%的時候,車主友友們就該找充電樁為咱們的愛車補能了。當然,“過滿則溢”,三元鋰電池最高電量保持在80%-90%就好。
特斯拉Model 3車主逯逯(化名)向《新能源觀》表示,“日常用車我會特別注意對電池的維護,一般通勤狀態下會盡量將電池電量控制在30%-80%之間,只有跑長途的時候才會充滿。”
業內人士認為,“應盡量避免在高溫狀態下給車充電,這會導致電池過熱,容易減少電池壽命并發生意外。當雷雨天氣時,也不建議露天對車輛進行充電。”
但,對于我們新能源車主來說,如果真遇到了自燃怎么辦,怎樣才能將損失降到最低?
車輛在自燃前大多會有相應的“預兆”。而新能源車在自燃前除了像油車一樣會聞到燒焦味道外,其還會出現明顯的啟動困難、車輛過熱警告等現象。
因此,當發現車輛有熱失控苗頭的時候應第一時間停車斷電,并迅速遠離車輛,在確保人員安全的情況下立即向消防部門報警。切記一點,如果是電池起火且火勢過大,不可盲目嘗試用車內滅火器滅火,人身安全第一。
3.熱失控難避免,但起火可以
受交通碰撞、極端高溫天氣等不可抗力因素影響,有些時候新能源汽車發生熱失控現象是不可避免的。
但,目前部分電池廠商打造并擁有的電池技術已經可以實現電池出現熱失控后,能延長車內乘客的逃生時間,甚至可以做到不起火、不爆炸。
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在享界S9的發布會就指出,電池充放電似乎很簡單,是離子的運動,但在整個化學體系中,有200種以上的副反應,這些副反應才是電池起火、可靠性下降的罪魁禍首。所以,一塊兼顧性能和成本的好電池需要對整個電化學體系進行研發,而不是“供應商研發”。
比如星途星紀元ET搭載的神行超充電池,它就是對材料、結構和體系等全方位研發和創新的產品,除了續航和超充的突破,還讓電池的安全做到了最高的PPB級,即電芯的失效率降為了十億分之一。
它還配備了定向導流排氣系統和3ea金屬防爆閥,能防止氣壓過高。在31.9米高空墜落測試中,星紀元ET未冒煙、未起火,且電池電芯仍能正常使用。
圖/星紀元ET 31.9米高空墜落測試
來源/互聯網新能源觀截圖
另外,阿維塔、問界、極氪等新能源品牌自首款車型上市以來至今保持著“零自燃”記錄。
那么,這些“零自燃”車的電池都具有什么特點呢?
首先,在防火隔熱材料方面,“零自燃”車的動力電池普遍采用了更加耐高溫、耐高壓、輕量化的材料打造。例如,星途星紀元ET、阿維塔11、阿維塔12等車型均搭載寧德時代電池,采用的是航空級隔熱材料,能抵御1200攝氏度高溫。
結構設計方面,“零自燃”車的車載電池在結構上普遍得到了更為合理的優化,有利于提高其穩定性和安全性。例如,星途星紀元ET的電池包前段采用了雙牛角結構來連接車身與電池,可以有效防止車身侵入電池;阿維塔12的電池包采用“下潛”式H型電池設計,縮小電池體積的同時,還大大提升了能量密度,達178Wh/kg。
圖/阿維塔12 “下潛”式H型電池設計
來源/互聯網新能源觀截圖
電池管理方面,先進的電池管理系統能夠更好的實時監測電池在電壓、電流、溫度等方面的狀態,及時發現并解決潛在問題。寧德時代等品牌廠商也打造了深厚的技術壁壘,讓電池24小時全周期全方位接受監控,護車主的生命財產周全。
由此,不難看出,想要從源頭避免此類新能源車自燃事件的發生,選購一輛搭載安全可靠電池的車輛是關鍵。
蔚來ET5車主薛昕(化名)是個大大咧咧的姑娘,平時用車時,從來不在車子日常維護上花心思,用她的話說,“車是買來為我代步的,我可不會當祖宗供著。”
對于車輛的安全性,薛昕就真的一點文章也沒做嗎?答案是否定的。
“自燃這種事落誰頭上都有的受,要想日后省心,買前就得費心,但我畢竟是個外行,所以為了不選錯,我就先看電池廠家,優選搭載寧德時代的;再看補能,換電這種模式讓我不用考慮電池的日常維護。”薛昕如是說。
某新能源車自燃事故當事人表示,“買車的時候我還特別關注了車載電池品牌,說是搭載寧德時代的,但后來發現是混裝,這不就出問題了,意料之中。”
未來,面對市面上星羅棋布的新能源汽車,身為消費者的我們無須太過恐慌,畢竟學會并選對動力電池,讓最先進的技術為我們保駕護航,便可輕松成功解鎖“甩手掌柜”,遠離“自燃”話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