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旱逢雨,如沐甘霖。
對陜西眾多氫能企業主來說,關于“陜西將對安裝ETC的氫能車輛全額免除高速公路通行費”的消息,用這一比喻再適合不過了。
被稱為“終極能源”的氫,擴張勢頭強勁,擁有著千億市場。
陜西目前已形成完整產業鏈,包括制氫、儲運、加注和應用等環節,在西部處于龍頭地位。
但遲遲不能真正走到應用端,臨門一腳,市場期待政策刺激和扶持。
鎬媒體·鎬京筆記(ID:Haojing_2024)此前亦陸續刊發《加氫站陜西困局》《一條陜西重點產業鏈的痛與破》等稿件,對此進行呼吁。
沒有等待太久,8月15日,陜西省交通廳、發改委兩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支持開展高速公路分布式光伏、加氫站建設及氫能汽車通行有關事項的通知》,讓眾多氫能企業主看到了希望。
在鎬京筆記看來,該政策的突破,堪稱標志性事件,而且對于低空經濟、虛擬電廠、自動駕駛等亟待政策突破的新興賽道,相信也極具示范意義。
千呼萬喚始出來
在榆林市8月15日召開的第二屆西部氫能博覽會上,陜西氫能迎來利好消息。
2024年9月1日至2027年9月1日,陜西將對安裝ETC的氫能車輛全額免除高速公路通行費。
并對陜西省在高速公路上建設的日加氫能力500公斤以上的固定式加氫站,按建設實際投資(不含土地成本)的30%對投資主體進行補貼,單站補貼金額最高不超過300萬元。
說它是陜西氫能產業鏈目前為止最大的突破,應該不過分。
第一大突破:陜西政策端的突破。
以河南、山東等省為代表,在確認重點發展產業鏈后,鋪天蓋地的實施政策緊隨其后。
對于安裝ETC的氫能車輛上高速免費的政策,諸如山東、四川、吉林、鄂爾多斯等地在今年上半年已開始推行。且四川、吉林均明確費用由省財政統一支付。
陜西早在2021年已將氫能作為23條重點產業鏈之一,在2022年以來陸續發布的文件中(《陜西省“十四五”氫能產業發展規劃》《西安市氫能產業鏈提升方案》《西安市打造氫能產業集群實施方案(2023-2030年)》等),并未看到能夠在應用端具體落實的政策。
此次新政出臺,則表明在氫能的實際應用場景上,政策端已逐漸關注。
第二大突破:陜西職能部門的突破。
該政策是由陜西省交通廳和發改委兩部門聯合發布的,是交通廳著力推動氫能產業發展的重要體現,對其他與氫能產業鏈相關的職能部門想必也能起到示范作用。
當然,該政策仍只是解決氫能車輛應用困局的一小環。在發展氫能的政策配置上,還有很多需要細化的地方。
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對陜西氫能產業鏈來說,眼下的新政已經是很積極的信號了。
趁熱打鐵再深化
對氫能充分了解的讀者,想必對氫能未來的場景應用也抱有憧憬。
包括陜西氫能每一次的細微動靜,以及地方政府主要官員每每視察氫能產業鏈重點企業的資訊,都能牽動很多人的神經。
鎬媒體·鎬京筆記亦長期追蹤陜西氫能產業鏈技術與政策問題。
諸如,《一條陜西重點產業鏈的痛與破》講述陜西韓城焦化企業轉型氫能的艱難歷程;《加氫站陜西困局》直指陜西氫能重卡應用場景中的幾點困題;《西安殺出氫鏈“黑馬”》《一家硬派陜企的期待》等,深度觀察氫能企業技術路線的積極探索……(對氫能還不太了解或有些誤解的的讀者,可以點擊標題查閱)
不難發現,氫燃料電池汽車成本居高,是現階段市場普遍憂慮的問題。此次新政出臺,應該說是對癥下藥。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關于“綠氫生產項目及制氫加氫一體站的建設何時能夠出化工園區”、“綠氫生產不需取得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許可”等政策問題,仍需陜西相關職能部門盡快研判。
鎬媒體·鎬京筆記此前與一家西安市混凝土企業交流了解到,該公司應《西安市商混運輸車輛清潔替代專項實施方案》要求,2024年需完成80%的新能源車輛替代,2025年完成100%,未按期完成替代任務的企業將擬予以關停。
在對比各類新能源重卡的穩定性、綜合運營成本等指標后,該混凝土公司傾向選擇氫能重卡,但礙于短倒運輸所需的加氫站政策尚未完全解決,導致即使有充分的應用場景也不能真正得到實踐。
面對河南、北京、上海等地同行業企業早已實現氫能重卡的替換,這家企業仍在苦苦等待政策支持。
此次陜西氫能政策的突破,應當趁熱打鐵,一是將政策繼續深化、細化,以防政策落空;二是響應社會呼聲,繼續加快研判,破除更多政策性障礙。
期待更多賽道政策
與氫能類似,虛擬電廠、自動駕駛、低空經濟等,皆屬未來重要賽道。
此次氫能政策的施行,不僅對氫能賽道來說是重大突破,對陜西推進新興產業同樣具有示范意義。
隨著新興產業不斷涌現,需要各省市不斷探索,搶占先機,搶跑賽道,培育創新土壤。諸此等等,均離不開政策的前瞻探索與配置。
拿自動駕駛來說,以四維圖新、酷哇科技、沐秦智能、質子科技、陜車智聯、商湯科技等企業為代表,陜西早在2019年就開始布局。
但遺憾的是,目前全國20座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西安未列其中。
再如低空經濟,陜西更是資源優越,不論航空專業院校實力、專利研發數量,還是低空經濟企業聚集度,都位列全國前列。
但陜西首條低空運輸航線何時規劃投用?還是一個問號。
眼下,廣州已培育出億航智能、小鵬匯天、廣汽等飛行領域明星公司,將乘坐“空中的士”出行的夢想照進現實;重慶、武漢的無人駕駛汽車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與普通城市車輛比肩行駛。
依托陜西資源優勢,探索出適合自己的低空經濟、自動駕駛等新興產業出路,可謂迫在眉睫。
如今,上述氫能政策的突破動作,讓一眾產業鏈企業心潮澎湃,相信也讓其他新興賽道上的企業心生漣漪。
如若一鼓作氣,更多相關配套政策陸續出臺,陜西投資市場,定能迎來一波新的涌動。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空中的士官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