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講思傷脾、怒傷肝、憂傷肺、喜傷心、恐傷腎。這源自中醫五行理論。金木水火土分別對應肺肝腎心脾,相對應的情志分別為憂怒恐喜思。
中醫明確情緒與五臟的對應關系,并不是說所有的情緒都不對,對人體都不好。用這樣的角度理解中醫就過于絕對,僵化了。它強調的是度,過度的情緒才會對相應的臟腑不利。你看林黛玉,小小年紀無母可恃,背井離鄉寄人籬下過憂傷肺,所以她的咳嗽老不好。
有個說法“嚇尿褲子了”,指的就是過度驚恐對人造成的影響。腎司二便,腎氣不固,二便也就跟著亂了。
《黃帝內經》講“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良好的心態是守護健康城堡的城墻。
如果是是非引起的煩惱,釣釣魚、散散步、聽聽音樂……每個人都得像《小馬過河》里的小馬一樣,自己去找合宜的方法平復好自己的情緒;如果是過于擔憂病情引起的煩悶,可以試試找醫生溝通風險因素有哪些,把虛無的擔憂化為實際行動,遵醫囑謹慎對待。平穩的心態加上科學的管理,就是對治療最好的助力。
當然,這種良好的調節和自控能力,不能從雞湯中獲得,需要不斷提高個人修養,看透事物本質,才能減少不利情緒,共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