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務運動失敗奠定中國后面百年屈辱,漢族官員既認可西方價值觀念,認定美國總統選舉是三代之前的禪讓之風,發起洋務運動以強國,聽從容閎建議派遣學生留美,引入鄉紳資本發展資本主義,從心理和行動上都表現出與時俱進的特質,若能持續下去必然前途無量。
然而滿清皇族把東北當作敗亡退路,雖然統治中國技術高超,但在道統、法統和血統上都有所欠缺,更畫地為牢自認為異族異心,繼承游牧異族的農奴體制,漢族官員動輒下跪失去代表道統的尊嚴,徹底失去宋朝時官員制衡皇權能力,甚至沒有明朝甘愿挨板子也要諫言的風骨,徹底活成屈從于皇權的奴仆,全由滿清長期無情危害和迫害士人。
故漢族官僚的目的在于強國,自然也能從其中分到蛋糕,但漢族官員有建議權,卻無最終拍板的權力,權力核心在于滿清皇族和滿清貴族,兩者才是真正的一家,截然不同于漢族官僚期望的天下一家。一個停滯不變的社會最有利統治,滿清皇族和貴族才能在其中保有權力,在不流動中掌握權力。
漢族官僚的改革雖然能做大蛋糕,但滿族官員缺乏有才和有眼界之士,無能力做大蛋糕的滿族官員無權分割蛋糕,最好的選擇是反對變革,皇族必然會在滿漢官員的較量中選擇滿族一方,這是符合他們利益的最佳選擇,于是洋務運動只能是失敗的命運,內部私利大于公利的結果。
反映在發展工業的選擇上就是,用國有企業的國家資本主義方式推動工業化,讓早先加入的私人資本工業企業被合資甚至沒收,政府在清末壟斷幾乎所有大規模組織活動,真正介入的私人資本也需要找強硬后臺的官員到拿到批準,成為官商勾結的最壞資本主義形式,實質上拒絕漢族有才有錢士紳加入國家建設。
至上的皇權擁有任意收稅和處刑的權力,再好的私人企業也能一下子被干廢,國企能避免內部盤剝,卻要忍受官僚主義風氣傳染到生產領域,李鴻章置辦的各類國企官僚主義沉重,管理崗位是其為親信安排的肥缺,而非按照能力提拔的專業人員,結果自然是裙帶之下的貪腐橫行。
當滿清還能控制住局面時,會盡一切努力阻止洋務運動成功,甲午戰爭都被滿清當成勝利在國內宣傳,國人知道甲午戰敗已經是一兩年后的事情,慈禧直到辛丑之后終于知道再無法控制局勢,不得不重啟改革之路,但慈禧也不愿在根本上喪失權力,始終沒有直到實際立憲,也可說是滿清皇族和貴族在根本上對漢族官僚和士紳的不信任。
因此慈禧死后的滿清朝廷又走回頭路,于是后來局勢一再失控,中華民國終于取代清廷,滿清一直走回頭路可謂耽誤大好的51年,起個大早只能趕個晚集,本應的強國機會反而成為百年屈辱起點,結局早就在彼時注定。
滿清血統和內心認同是其在心理和行動上抑制和防范漢族官僚的根本原因,雖然奪得天下二百多年仍然自視異族,首要在于保護異族利益而非經營天下,以漢族人口和才能之士太多,做強中國就會是漢族官僚被重用,滿清皇族和貴族就會逐漸喪失權力,故滿清皇族在進三退二中讓滿族官員和漢族官員演了一場51年的虛假大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