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章, 一位老讀友 (不說名字了)在打賞后留言說,反感動輒大局的家伙辱罵日本知小禮而無大義。身邊活生生的人尚且不愛,空談什么愛國。
這段留言是讓我極為的有感觸,了解我性格的讀友都知道,寫了這么多年,我算是關注身邊個體最多的寫手之一。???????
無論是深夜凌晨遇見的叛逆少女,小鎮街頭因為家庭變故而不得不擺攤供養孫女上學的老人,還是車站外,那位抱著嬰孩滿面迷茫不知下一步該何去何從的年輕媽媽,都是能用自我的這點寫作的能力,盡量刻畫出最原本的面貌來。
相反的是宏大的敘事寫的很少很少,如果不是因為這幾天我的文章被持續的刪帖,幾個月前的都被違反某某法,說實話,我可能依然會結合著當下的荒誕,繼續刻畫小人物的故事。???????????????????????????????
但看一眼下面的這種情況,真的不太敢寫;
我與那些常年活躍在社評圈的寫手不同,他們大多有著固定的職業,寫作只是業余,而我說實話因為一些原因,寫作是我的全職,除非到了某段時間沒有打賞,沒有廣告的時候,為了生計才會去做一些日結。
所以,只能很無奈的說,當我意識到危險的時候,也只能蜷縮起來,因為目前的我是承擔不了那些較為大的代價。
除了這位老讀友,還有著另外的一些匆匆而來的過客,認為我所說的太膚淺,不如那些電視上的人說的比較動人,讓人覺得可以信服。對于這些過客,我深深的表示理解,因為在學齡的階段,我也是喜歡看那個“4”頻道的,幾乎晚上空了就會看,在當年的那個年齡也會覺得他們好有水平。但進入社會,了解更多的百態之后,我發現了一個對我一生影響很大的本質,即,這些活躍在廟堂上的所謂專家們,在他們的敘事中,從未有過正視普通個體的意識,任何的一句話,所有的話術都是圍繞在宏大的敘事當中。?????????????????????????????????
在他們的思維里,是沒有個體命運的。????
除了沒有個體命運,他們的水平其實也不怎么樣,看一眼下面的視頻,如果換做任何一個有點節操的寫作者也好,某領域的有志之士也罷,都會覺得汗顏的,但他們似乎已經忘記了自己說的話。???????
為何我在行文中有著一定對烏克蘭的偏袒,其中很大的一個原因便是,烏克蘭與俄羅斯相比,烏克蘭可能是更在乎個體命運的一方,哪怕是對待戰俘,也能看到基本的人道主義。??????????????
看一眼下面的這張圖片,是6月25日烏克蘭從俄羅斯手里交換回來的自家被俘虜的戰士,可以看到一個個已經皮包骨頭了。?????
再看一眼,前幾天鳳凰網采訪的烏克蘭戰俘營,他們不僅有著面包牛奶火腿,還能每個月給家里打一次電話最重要的是,他們可以自由得交談,手腳也沒有手銬和腳鐐。???????
在這個很小的細節里,理性的人得出的概念都該是,一個對待敵人也可以以人為本的國度,在對待自己的人只會更好,更把人當人。???
而一個對待俘虜苛刻折磨的地兒,在對待其他的同類時,也一定會時而暴露出苛刻殘酷的一面。???
而這些便是宏大敘事與關注個體,所不同的審視。?
一直以來強調最多的一點便是,個體,作為普通的個體,關注的自然也是個體,以及生存的水溫。??????????
PS:
下午送一位老友回蘇北,母親生病了,著急忙慌的將之送到高鐵站,然后一路返回,等到回來了,忽然就失去了閱讀的興趣,心里也有著一種莫名的空寂。???????????????????????????????
打開的書頁也停留在阿多尼斯詩歌集的這一首《字典》上:????
但我還是希望:如果有可能,
在這玫瑰的陰影里稍坐片刻。
我大抵是那種較為感性的人,早年一個人旅行,也是什么事情都沒有,或是在陰涼的山澗,或是看到落日的余暉灑在陌生的村落,或是聽一首可能并不是很好聽的歌曲,就是那種莫名的寂寥會涌上心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