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蒂亞斯·阿爾梅達是踢而優則教的典型代表,只不過轉型的過程堪稱意外之喜。
2011年,百年豪門河床慘遭降級,執教經驗為0的阿爾梅達臨危受命,率領河床時隔一年重返甲級,2018年,執教瓜達拉哈拉捧起了中北美冠軍聯賽的冠軍獎杯,2021年則拿起了智利國家隊的教鞭,也曾一度被阿根廷足協視為斯卡洛尼的繼任者。
球員時代的阿爾梅達是怎樣的存在?「一頭長發加一根發帶」只是造型上的印象,司職后腰的他防守兇悍,掃蕩能力一流,不過莽夫屬性明顯。
或許在這個位置上,雷東多、西蒙尼、馬斯切拉諾、坎比亞索是阿根廷球迷心中的寵兒,不過能接連參加1998年世界杯和2002年世界杯,阿爾梅達顯然也不是平庸之輩。
阿爾梅達的啟蒙教練是踢過業余足球的父親,只是沒有想到他會陷入為球癡狂的模式中,為了過一把球癮,逃課是一件習以為常的事情,但當阿爾梅達成功從2000名同齡人脫穎而出并順利進入河床時,關于「叛逆少年」的標簽就此被撕掉了。
從前鋒到中場,從光頭到長發,這是阿爾梅達在河床的變化,19歲進入河床一線隊,但回憶錄里真正的驚喜是先后拿到了聯賽冠軍和南美解放者杯冠軍,當在1996年奧運會上拿到了亞軍之后,關于「留洋」的話題被順勢發酵了,皇馬一度將阿根廷人視為獵物。
塞維利亞不屬于退而求其次的選擇,但能掏出500萬美元轉會費似乎出乎了河床的預料,可惜的是,滿心歡喜的阿爾梅達目睹塞維利亞降級,到此一游的他不但懷念河床歲月,甚至厭惡了足球的功利性。慶幸,拉齊奧伸出的橄欖枝給予了阿爾梅達重新思考的機會。
阿爾梅達在亞平寧半島真正做到了三年磨一劍,捧起了意大利杯冠軍和意甲冠軍,自豪感油然而生,他有一句經典的表白:“我是拉齊奧的球迷。我對拉齊奧的贊美詩就像對我媽媽一樣!”
其實阿爾梅達也是拉齊奧的名宿,效力期間工兵型的特質有目共睹,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只貢獻了2粒進球,其中一粒世界波就讓布馮淪為了背景板。
阿爾梅達在拉齊奧并非一如既往地穩健,1998年的聯盟杯決賽上,他和內斯塔都成為了羅納爾多突破的舒適區,區別在于,替補上場的阿根廷人累計兩張黃牌被罰下去了。但幸運的是,阿爾梅達搭上了前往法國世界杯的末班車,而拒絕剪掉長發的雷東多則成為了落選者,如此,被偏愛的有恃無恐,阿爾梅達被貼上了關系戶的標簽。
阿爾梅達將拉齊奧視為自己的家,但藍鷹卻在尋找新的意中人,阿爾梅達在2000年作為克雷斯波交易的添頭被送去帕爾馬,可大名鼎鼎的迪諾·巴喬都會被主帥安排到后衛線上。
人滿為患的中場又如何為阿爾梅達騰出生存空間,要知道與他一起加盟的球員包括了孔塞桑和米洛舍維奇。若不是恩師帕薩雷拉在2001年入主帕爾馬,只是與羅馬傳出緋聞的阿爾梅達的日子處于惡性循環中。
你不得不承認,阿爾梅達有豪門緣,2002年已經29歲的阿根廷人得到了國米的垂青,可他的職業生涯也不可避免地走下坡路,甚至凸顯了自己的火藥桶屬性。
比如在2002-03賽季國米對陣拉齊奧,犯規的阿爾梅達與老朋友科拉迪發生口角,匪夷所思的是,當主裁判決定將蠻不講理的前者罰出去時,他卻從裁判手中搶走了紅牌,并藏到身后,既避免不了染紅的結局,還直接被國米球迷怒斥為「傻瓜」。
在梅阿查當過客不是偶然事件,只是與馬拉多納的昔日的評價相去甚遠:“阿爾梅達是我喜歡的球員,阿根廷隊缺乏作風強硬的球員,而他在球場上給對手的壓迫感非常強勁。”
或許是深知被高估的毀滅性,阿爾梅達直言對足球失去了興趣:“因為我不想再因足球受指責,而讓自己不舒服了。”
2004年的夏天,本以為31歲的阿爾梅達就此掛靴,但他又突然反悔并加盟了布雷西亞,遺憾的是,當打之年的他一點沒有剩余價值,反而因為高薪成為負資產,只踢了5場球的他被解約一點不奇怪,或者說是雙向解脫。
跟隨馬拉多納參加西班牙室內足球屬于玩票性質,登陸挪威聯賽并沒有高人一等,只亮相2次就因受傷匆匆分手。非要在流浪生活中找慰藉,那就是2009年回到了河床,鋪墊了從臨時工到菜鳥教練的新道路。或許,這是他職業生涯中為數不多的正確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