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舅爺開了一個食雜店。
里面賣一些面包,糖塊,罐頭,咸鹽,洗衣粉之類的。
農村必需品。
因為這個食雜店,舅爺家里鬧得雞犬不寧。
舅爺住我舅舅家。
我舅舅是個殘疾,家里家外都是我舅媽張羅。
伺候舅舅,給舅老爺做飯,都是舅媽的活。
舅媽這個人很樸實,認干,很能吃苦。
舅媽和舅舅是二婚。
舅媽自己帶了個孩子,和舅舅結婚后,一直沒再要。
自從舅爺開了這個食雜店之后,村里人都說,月娥啊,你可有福氣了。以后,老爺子掙錢都是你的。
舅媽不是個認錢的人。
舅媽說,老爺子人家自己有主意。
舅媽的孩子叫小芝。
小芝經常和舅老爺一起看食雜店。
一天,小芝在食雜店里拿個了冰棍吃。
晚上,舅爺就管舅媽要錢。
舅媽驚呆了,爹,你孫女吃你個冰棍,還要錢。
舅老爺說,是的。
舅媽氣出眼淚來了,直接給舅爺錢。
第二天,舅媽氣的回娘家去了。
我舅爺就是個怪人,我舅舅拿他沒辦法。
爹,哪有自己家人吃點好吃的,還要給錢的。
你讓人家月娥怎么想。
舅爺之前當過兵,脾氣大。
舅舅也不敢再說啥。
舅媽走了幾天之后,又回來了,怕舅老爺沒飯吃。
舅爺還有一個習慣。
每天上山砍柴,砍柴的時候,食雜店沒有人。
舅爺就把一塊錢,放在食雜店外面的窗臺上,用一個石頭壓著。
舅爺的食雜店在村東口,經常有些外地人來買東西。
也就是說,舅爺給那些吃不上飯的人,每天都留著一塊錢。
舅媽氣的直哭。
那個年代,每天一塊錢,一年365天,這筆錢可不是個小數。
后來,舅媽的孩子小芝去鎮子里讀書。
舅媽管舅爺要錢,要給孩子買個自行車。
舅爺不給。
舅媽氣瘋了。
然后,給舅爺趕出來,讓舅爺住食雜店。舅媽只管送飯。
舅爺也不生氣,食雜店的收入依舊自己攢著。
然后,每年還要白白的拿出300多塊錢。
每天放在窗臺上一塊錢,接濟那些窮孩子。
舅爺還有個女兒,過年過節基本不回來。
為啥不回來,舅爺掙錢從來不給女兒花。
女兒過節領孩子回來,去食雜店吃任何東西都要錢。
后來,舅老爺自己住了個倉房。
每天一個人看著食雜店。沒事兒,就上山采點蘑菇。
舅老爺很孤獨,兒女都不跟她親。
村里人也覺得這個老頭很怪異。
因為,那個年代很多老人有錢都給自己子女花。
唯獨舅爺是個例外。
有一次,舅爺女兒領著孩子回來過年。
舅老爺上山了,女兒看食雜店。
女兒自己拿了個雪糕給孩子吃。
舅姥爺回來管女兒要錢。
女兒當時就翻臉了。
每天白給人家一塊錢,自己孫女兒吃個雪糕,你還要錢?
我記得,舅爺食雜店窗臺上放的錢,經常有一幫小孩兒來拿。
都是鄰村的小孩,穿的破破爛爛的。
我舅媽很生氣。
舅媽去舅爺食雜店買咸鹽,都要給現錢。
而舅爺卻平白無故的給別人,每天給一塊錢。
舅媽是個過日子非常仔細的人。
舅媽每天早上起來給舅爺做飯,送到倉房。
兩個人也不說話,一直好多年,就是因為舅爺掙錢不給舅媽,偏偏給外人。
后來,舅姥爺去世,攢了不少錢。
一直到去世,舅爺都沒有告訴舅媽錢在哪里。
舅媽氣得嚎啕大哭。
葬禮的那幾天,除了村里人,多來了好十人,都是鄰村兒的。
大人領著孩子。
我才知道,原來鄰村的那幫孩子,很多都是孤兒。
或者,他們父親都是當兵的,常年不在家。
舅爺的葬禮上,有個陌生人來,塞給我舅媽5000塊。
我舅媽當時就愣住了,舅媽不敢要。
那個人放下錢就走了。
舅媽追也沒追上。
后來,我舅媽去鄰村打聽,才知道,我們隔壁村子,當年有幾個當兵的……留下幾個流浪的孩子。
關于舅老爺的遺產。
舅老爺去世前,感覺身體不行了,把食雜店的積蓄拿著,去鄰村給那幫孩子分了。
有一天過年,舅媽包餃子。
舅舅擦相框。
舅老爺家里有一張黑白照片,是舅爺在部隊的時候和戰友們照的。
舅媽說,你舅老爺年輕的時候也是個大帥哥。
然后,握著手里的餃子,泣不成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