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月榜到周榜,人們對于銷量數據始終緊繃著神經。這也就意味著,盡管這樣的發布頻率仍存爭議,但終究體現出了一些意義,乃至現象。
在近日,8月5日-8月11日中國市場新勢力品牌銷量榜上,排名發生了明顯變化,引發了業界的極大關注和各種猜測。
在榜單中,下跌最明顯的就是問界汽車,從數以萬計的銷量暴跌至3900臺,被銷量為5400臺的零跑汽車反超。
這導致人們紛紛討論起問界品牌的產能與疲軟問題,同時還有零跑銷量攀升的原因——要知道,零跑C16在6月剛上市時,銷量已達20116輛,7月升至22093輛,8月第二周直接助推零跑頂上第二名的位置。
除零跑迎來了高光時刻外,小米汽車也爬升至第4位。而處于后幾位的,基本都是科技屬性不強的深藍、哪吒等品牌。
周榜的存在,可以提醒大家,市場需求不停變化。同時,我們作為智能技術的關注者,也會觀察到一些有意思的現象——排名靠前的幾家車企,都是智能化、科技力強相關的品牌,這意味著新勢力的消費者已經將智能技術/AI功能視作購車的重要參考。但同時,一向強調AI研發的小鵬汽車,卻連TOP 10都沒進。這或許也從側面說明,智能化雖為關鍵要素,但還需綜合考慮體驗。
雖然只是一周的榜單,但還是可以從中發現,現在的新勢力品牌受眾對智能汽車的一些喜好共性。
「強科技屬性」已成必然
汽車的智能化功能,已經從最初的“華而不實”,成為了用戶離不開的習慣,AI時代更是如此。
從榜單上來看,其實位列前排的都是積極擁抱AI、快速迭代的代表品牌。基本都已經實現大模型上車,也耗費了極大精力進行前沿研發。
但是顯然,光是一味講前瞻性技術故事,或者用預研Demo之類的來提升形象,在C端市場很可能還站不住腳。
在周榜Top3中,突破歷史的零跑汽車在智能化研發上投入了大量資源,智駕團隊已達到400多人。以該品牌研發風格來看,他們更注重量產功能的實用、成熟,全面。
現階段來說,用戶感受最直觀的實用區域,無疑還是智能座艙。以零跑最新上市的產品C16為例,其智能座艙「零動空間」采用的LEAPMOTOR OS 4.0對于用戶更加友好:UI界面簡潔明了,渲染也到位。如車控一鏡到底、實時高斯模糊、沉浸視聽享受、動態壁紙、科技語音形象、圖標微動效等,不僅能提升交互體驗,還能降低用戶適應和學習成本。
在個性化層面,零動空間開放了100+接口自定義場景應用,配合FACE ID功能,適配車機空調溫度、座椅位置、后視鏡方向等30項個性設置功能,上車即可自動調節。
同時,作為智艙的核心功能——零跑的「小零自然語音助手」能夠實現能識別大多數自然語音指令,包括車內電子部件功能和屏幕內容,基本均是可見即可說。
對于家庭出行場景來說,音區定位也是一種人性化體現。目前,C16已可實現四音區定位,屏蔽其他位置指令,隔離無效干擾應聲。同時,即便是第三排乘客,也可實現語音對車機、座椅等功能控制。
在此基礎上,C16還具備智能家庭巨幕影院——15.6英寸高清后排吸頂屏,1080P高清分辨率,并聯合愛奇藝杜比視頻專區,提供500+杜比認證影片資源。
要知道,汽車上的AI應用,也不光體現在智艙上。例如零跑C16在電池安全上,也采用了電驅AI云診斷+AI BMS大數據智能電池管理系統+集成式熱管理系統電池包,實現24小時電芯級的實時監測,熱失控預警率100%;另外,C16的自研音效也能通過AI算法智能調音。
還有一點非常關鍵:基于這些配置,零跑C16卻是周榜TOP 6 中定價最低的車型,僅為15.58-18.58萬元,這也在很大程度上說明了其銷量沖刺的原因。 迭代需求引發的內卷課題
為了確保產品能夠持續長期的更新迭代,目前許多消費者傾向于選擇硬件配置更高的車型,這就為「價格內卷」提供了更難的課題。
而在這一方面,正是零跑擅長的部分。其C系列、尤其是C16的性價比,堪稱是一種“教科書般”的存在。
C16的純電智駕版為18.58萬元,增程智駕版為17.98萬元,但其中配置也絲毫不居人后——高通SA8295P芯片、英偉達Orin-X芯片以及激光雷達等等,大大擴寬了后續的OTA空間。
*數據來源于網絡
在整車算力達到284 TOPS的同時, C16還采用了800萬像素高清攝像頭等30枚高性能感知硬件,配合自研算法及控制策略,可實現在城區使用NAC導航輔助巡航,以及高速及城市快速路的智能領航NAP。
之所以說零跑在降本上是「教科書」般的存在,是因為其LEAP3.0架構,該架構不僅保證了迭代效率,并且間接降低了企業的研發和營銷成本;而四葉草電子電氣架構的作用則更加直接,它的高度集成以及四域合一,優化了系統集成度和穩定性,也降低了資源需求,讓芯片發揮最大作用——在實現駕艙一體后,不僅可以少用芯片,更能將座艙和智駕系統間的數據實時共享。
同時,基于零跑一貫的「全域自研」策略,零跑的同平臺產品零部件共享率,高達88%,這樣可以保證零部件的需求數量達到最高,從而拉低平均成本。
“在利用創新技術、自研自制降本后,零跑將省出來的空間讓利給用戶,這樣我們的產品就能做到價格親民。“零跑汽車創始人、董事長、CEO朱江明說道。
是智能載體,也得是品質空間
雖然汽車已然成為智能技術載體,但歸根結底,也還是出行工具。因此,舒適性、高端感也向來是新勢力品牌的必爭之地。
在銷量榜單的前幾名中,其主力產品均以空間利用率和品質設計著稱。其中,零跑C16在外觀內飾設計上,均延續了已經頗受用戶認可的科技自然美學——車身整體姿態挺拔,具備未來感。同時,C16的側面腰線略微俯沖,再加上隆起的機蓋筋線,又增加了力量感。這種設計思路,看起來非常簡潔,但其實用戶感知度也很高,且有利于空間利用。
在內部空間中,零跑C16采用了現在許多概念車常用的「極簡主義」,除了最顯眼的2.5K分辨率及超窄邊框+全貼合工藝中控屏外,其他內飾去除繁雜裝飾,一眼看去非常簡約,但是細節上又造就了一種科幻感。
在空間設計上,該車型同樣費盡心思——整體空間利用率高達67.2%,車內容積達到5290L的車內容積,在同級車型中絕對有得一拼。
*空間利用率=車內有效空間總長度/整車車長
為了有效增加舒適度,C16采用了2+2+2黃金座椅布局,以及后翻式布置電驅,有效增加三排腿部/腳部空間。用戶的乘坐空間可達2586mm,等效于軸距2950mm車型。
同時,由于采用了自研的CTC2.0底盤電池一體化技術,C16車身和電池包得以融合,實現全平地板,車內高度達到1216mm。
更為難得的是,即便車內6座滿員,其后備箱也能輕松放下兩個24寸行李箱——34L額外下沉式空間設計,適合收納各類小雜物。
至于被許多消費者「嫌棄」的第三排,零跑C16則利用“高架空”座椅底部設計扭轉了這種印象——高達95mm腳部空隙高度,雙腳更從容;頂部凹槽式設計頭部,空間高達947mm,乘坐更舒適。
數據或許有浮動,每周銷量也或許各有波動,但產品力對市場的影響卻客觀存在。
智能車時代,內卷必然還將繼續,銷量的浮沉,對于應戰的品牌來說,是一種壓力,也是一種參考。從許多新勢力品牌的產品中,我們已經看到了用戶的傾向與喜好也在快速變化。
能肯定的一點是:技術在迭代,需求也在“迭代”,而且消費者對待智能車只會越來越嚴苛,只有在守住產品力的同時,扎穩架構根基,快速響應,才能“榜上常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