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平調,三個提拔,會涉及到上乘、總院、大眾、通用、打通、安吉、國際、納鐵福、SABS……”一位接近上汽的人士對《刻度》這樣描述上汽這次內部的改革力度。
而改革的第一刀,揮向了銷量不佳的上汽通用。
在剛剛過去的7月,上汽通用的銷量僅為1.5萬輛,同比下跌了82%,今年前七個月,上汽通用只賣出24萬臺新車,這在4年前,只是凱迪拉克一個品牌一年的銷量。外媒甚至爆料,通用汽車計劃在中國進行裁員以及業務重組。
風行草偃,上汽通用在上周就官宣:莊菁雄的上汽通用總經理職位由盧曉接替,薛海濤接替陸一任副總經理一職,負責營銷工作。
上汽內部人士對《刻度》表示:這是一個很“王曉秋”式的調整,務實、迅速、精準。
王曉秋從不掩飾自己對技術的追求,他曾多次在公開場合提起自己“技術主任”的頭銜。并且多次對內部表示要重視技術人才。
對于產品的爆款邏輯,他所持的觀點是技術才是王道;關于品牌,在成為上汽董事長前他就說過:“品牌不向上沒有將來,向上的關鍵是產品”,有了技術扎實的產品,品牌才有向上的依托。
出身泛亞技術中心的盧曉就是典型的技術派,從中型車平臺的總工程師一路做到了泛亞的執行副總經理。
期間不僅為別克新世紀(參數丨圖片)、君威、君越等重要車型的國產化做了頗多貢獻,更是通用全球平臺首個中國籍總工程師。
而80后的薛海濤是典型的上汽集團“少壯派”,曾在上汽通用五菱打造了“五菱神車”的營銷神話,一手將五菱宏光MINI EV送上“神車”寶座。
有了懂技術的一把手,再配上熟知營銷、負責戰略的落地執行,這是上汽通用這次人事更替的基礎邏輯。
但在這個換帥的節點,仍有許多疑問會拋給上汽通用:
莊菁雄掌舵時進行了哪些變革?前副總經理陸一在戰略落地方面做過哪些安排?這些改變是對是錯?新上任的“盧薛組合”又將面臨哪些挑戰?
我們回溯過去這一年上汽通用的變化,或許可以找到上述問題的答案。
變革
去年5月,莊菁雄正式執掌上汽通用,彼時牌面已很不樂觀:
銷量較2017年峰值下降了50%,雪佛蘭、別克的銷量和市場號召力一年不如一年,凱迪拉克靠著優惠和折扣,成為了通用最后一道防線。
在新能源車市場,上汽通用在2022年只賣出了3.8萬臺新能源車型,來自奧特能平臺、被通用視為改革先鋒的別克E5,自2023年4月上市后銷量不超過1000臺。
用通用印度尼西亞公司前總裁、咨詢機構Dunne Insights首席執行官米歇爾·杜納的話來說:“通用在中國市場上面臨著‘要么向上,要么出局’的處境。”
莊菁雄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成為了上汽通用第七任總經理。
1995年至今,在接近30年的時間里,上汽通用總經理這個職位一直是上汽集團手中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接力棒。
從胡茂元開疆拓土,到陳虹完成凱迪拉克和別克的構建,形成了上海、山東、沈陽三大基地,完善整個集團的采購研發制造;
再到丁磊引進雪佛蘭、葉永明營銷穩固國內地位、王曉秋成為過渡;
最后,在位時間最長的王永清經歷了上汽通用的最高峰和最低谷,從2017年突破200萬,到2022年只剩110萬,并開始真正向新能源轉型。
好在莊菁雄接棒之前,上汽通用已完成了奧特能電動平臺、奧特能超級工廠等重要技術、體系基礎的積累,這為他的變革提供了一定的“彈藥”儲備。
因而莊菁雄一上任,便制定了破局、布局、落實為今后的方針,圍繞這個方針對產品、研發、組織架構進行了密集調整。
《刻度》也曾經在去年11月參加過上汽通用的研討會。在會上,他很坦誠地總結了上汽通用接下來破局需要做的事情。
所謂破局,指的是在保持燃油車份額的同時,短期內實現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的大幅提升。
這聽起來是一句“漂亮的廢話”,但這里面其實是有主次的。
在莊菁雄看來,保份額是當前上汽通用的頭等大事。
因為在莊菁雄接任上汽通用時,這家合資車企已經歷了連續5年的銷量下跌,非但新能源車賣不好,連燃油車的基本盤都在被其他自主品牌蠶食。
為了保銷量,莊菁雄采取了“油電同智”+價格戰的策略,加大油車在智能化上的投入,守住燃油車這道銷量防線、給今后PHEV產品的滲透轉化提供一個基礎。
至于新能源領域要實現“破局”,則得提前“布局”和“落實”。
按莊菁雄的構想,2024年和2025年,上汽通用至少得推出8款電動車,其中既包括依托奧特能平臺打造的純電車型,也有PHEV智電插混,且“三大品牌所有的產品,都會有電動化、電氣化的技術覆蓋”。
有了新車,手里就有了牌。但光這還不夠,為了盡快在新能源車市場撕開一道口子,莊菁雄不惜犧牲短期內的盈利換取市占率。
比如別克E5在去年4月剛上市時起售價超過20萬,隨后在10月推出了價格更低的先鋒版,16.99萬的價格讓E5的全年銷量突破了3萬大關;
430公里的別克微藍6起售價9.98萬元,成為唯一一款10萬以內合資純電家轎;
凱迪拉克純電車型銳歌則在去年7月官降6萬,買現車再降1.8萬,把銳歌的起售價下探到了35萬。
別克促銷海報
戰略性虧損的確讓上汽通用的新能源業務有所起色。去年?上汽通用新能源車的銷量首次突破10萬輛,?同比增長104%,今年1-7月上汽通用新能源銷量為5萬多輛,?相較去年同期?實現了41.6%的同比增長。
?但上汽通用新能源車銷量持續增長,意味著一板塊業務的盈利便會進一步隨之下降,這一點莊菁雄事先也考慮到了,他能夠接受短期的虧損,但他也對《刻度》強調,主機廠不會一直虧下去,接下來要想辦法掙到錢。
莊菁雄
因此,他為新能源車的盈利制定了三個步驟:
首先推出更多奧特能智電車型,拉升市占率,這是上汽通用正在努力做的;
其次是降本,莊菁雄的方式是通過規模化攤薄成本,并通過提升運營效率降本;第三步是實現盈利,莊菁雄給自己的期限是2024年底。
這些都是莊菁雄在布局層面的努力,力求在守住燃油車銷量底線之余、尋找新能源增長點,同時盡可能達成市占率和盈利的平衡。
在落實層面,莊菁雄強調“In China,For China”,成立軟件及數字化中心是莊菁雄最關鍵的一步棋。
軟件及數字化中心融合了泛亞以前的軟件研發團隊,與通用汽車的北美總部底特律也實現了聯動。
成立這一組織背后的考量是,“很多在海外市場很強的軟件和功能,跟中國的一些服務對接時會出現水土不服”,“只有中國人做出來的軟件,才能更適合中國人的需求”,所以很多功能的開發必須在中國本土做。
在“本土化”過程中,莊菁雄為上汽通用爭取到的權限是,“APP這層,應用這層,UI這層,肯定都自己做,三大品牌都可以這么操作”,“再往里面到電子架構,到一些中間的服務”,中國的團隊可以按自己對中國用戶的理解進行本土化改造。
對一家合資車企來說,“本土化”看似只是一個決策,背后卻是中外雙方復雜的博弈,如今這個決策落地,上汽通用在今后的斗爭中將少了大半掣肘。
當時上汽通用主管軟件和智能化的副總經理王東晨第一次亮相時,就意味深長地對《刻度》等媒體表示:“每家企業內部都有自己的組織架構,大家最終的目的都是整合內部資源,提供一個更高效的環境。”
落地
莊菁雄確立了上汽通用變革的航向后,他的搭檔陸一負責解決更多具體而微的問題,比如旗下三大品牌的定位調整、渠道轉型、營銷重塑等等。
如何重塑品牌矩陣,陸一的思路是:別克的目標是成為主流品牌,扮演一個在價格上“掀桌子”的人;凱迪拉克保持豪華定位,但也要延續這種打法;雪佛蘭的定位則調整為個性化+SUV。
方案有了,下一步就是行動。
要想保持豪華調性,凱迪拉克必須回答的一個問題是,當中國車市進入新能源時代,自主品牌憑著智能化的優勢競相沖高,這時在智能化方面天然不具優勢的傳統豪華品牌,如何在新時代穩居豪華陣營。
凱迪拉克的辦法是靠著品牌效應,把補能、服務等周邊體驗做好。
凱迪拉克銳歌
為此,它與特斯拉合作,成為國內首個與特斯拉達成補能合作的汽車品牌,今后特斯拉已開放的超級充電站、目的地充電站,IQ純電用戶都能享用。
針對新能源車保有量更高的南方市場,凱迪拉克還計劃牽手南方電網,夯實南方地區的補能體系。
而別克,它的目標是成為主流品牌,所以它的轉型步伐勢必要快于其他兩個品牌,上汽通用方面計劃,到2025年,讓這一品牌實現全面電氣化。
對于別克旗下最重要的產品GL8,在今年北京車展,上汽通用就推出了搭載全新一代PHEV的別克GL8,6月開啟交付之后,7月GL8的銷量就迅速回到8000臺,環比增長53%,已經逼近騰勢D9,可以說效果立竿見影。
同時,別克把旗下一些走量的車型拉出去跟競爭對手們進行殘酷的價格戰。在今年2月,價格戰的高峰期,上汽通用對別克君越、威朗Pro、昂科威Plus分別提供3.5萬、5.5萬、6.5萬元的單車優惠及置換補貼,6.5萬也創下當時的單車優惠幅度之最。
雪佛蘭首款插混SUV,探界者Plus
最難搞的是雪佛蘭,一個眼看要步斯柯達后塵的品牌,要實現從低端經濟型車到個性SUV的定位轉型絕非易事,上汽通用也不諱言這一點。
但集團方面認為,憑借覆蓋大型、中型、緊湊型領域的SUV+基于奧特能平臺的純電+探界者的PHEV車型,雪佛蘭會在2024年講出一個全新的品牌故事。
渠道的轉型也在同步進行,截至去年年底,通用三兄弟共有超過1200家經銷商網絡,其中一半的經銷商網絡設置了純電空間,且為了鞏固新能源渠道,上汽通用打算今年再打造100-200家新能源網點。
營銷模式的重塑同樣是艱巨的任務,據上汽通用方面估算,有40%的新能源車用戶是由基盤用戶轉化而來,在別克品牌那里,這一數字達到60%,鑒于上汽通用的基盤呈縮小態勢,因而企業迫切需要更多年輕用戶為銷量注入活水。
從前的上汽通用“懂你說的,懂你沒說的”,如今的上汽通用需要將這個“你”聚焦在年輕群體身上。
陸一
如何“懂年輕人說的,懂年輕人沒說的”?新勢力的用戶運營給了陸一以啟發。
他在各個品牌內打造一個新營銷矩陣,重點關注消費者的體驗,例如將客戶對智能化的體驗反饋,將直接傳遞到智艙、智駕后續的升級和調整上。
為了更好的用戶運營,陸一對組織架構也進行了相應調整。
他將“品牌事業部的售后,從原來的零部件的渠道銷售分割出來”,讓售后部門能更加關注于經銷商的售后服務的提升、用戶滿意度的提升,以及用戶價值的提升。
重擔
從產品到研發、從營銷到渠道,莊菁雄和陸一在任期間,為上汽通用的變革構建了一個較為清晰的譜系,如今接力棒來到了盧曉和薛海濤手上。
這對技術+營銷的組合將擔負起怎樣的重任?
我們不妨先來復盤一下莊菁雄、陸一的變革成效,或許能對”盧薛組合“今后所要應對的挑戰有更清楚的認知。
銷量無疑是檢驗變革有效與否的最直觀標準。
據上汽通用產銷快報顯示,今年1-7月上汽通用銷量同比下滑超50%,企業新能源銷量雖實現了42%的同比增長,但累計也只賣出了5萬臺。
或許莊菁雄的破局,的確為上汽通用的新能源業務注射了一支強心針,但面對越來越擁擠的時間窗口,這樣的轉型節奏顯然不太夠看。
如何進一步提振新能源銷量,同時阻遏住燃油車銷量一瀉千里之勢,這是盧曉所必須回答的最重要的問題。
而這位新人掌舵者的心里也早就布好了一盤大棋。
在近期的采訪中,他坦然承認了上汽通用近些年在新產品節奏上的遲緩,這是上汽通用“不可諫”的昨日。但汽車行業的發展始終具有長周期屬性,因而企業的“來者猶可追”。
盧曉
他給上汽通用制定了三個目標:
短期目標是,繼續推進業務調整及加快電動化、智能網聯化轉型;
中長期目標是,中外攜手,制定可持續健康發展的一攬子規劃,比如未來10年的產品型譜(包含純電、插混、增程、燃油等多種車型)、品牌愿景、智艙智駕技術、核心業務運營、經銷商合作等。
怎樣加速轉型,盧曉認為技術是關鍵。
他認為“在行業‘卷速度’的當下,加大力度卷研發、卷技術、卷安全,借此加速推動企業健康、高質量的全面轉型“,這才是”屬于上汽通用堅持的長期主義思路”。
除了加大研發力度,盧曉還打算爭取進一步的研發自主權。
在電動化層面,目前奧特能平臺的電池系統和全新一代PHEV智電插混系統的研發,均由泛亞主導,未來上汽通用還將推出增程等新技術,泛亞仍將在這一體系中扮演主導角色。
在數字化領域,“上汽通用整個數字化產品的開發流程已經100%由中國本土團隊獨立完成。別克和雪佛蘭率先實現了數字化產品100%本土化研發,到今年10月,凱迪拉克系列車型的數字化功能研發也將迎來全面本土化。”
“未來,上汽通用將獲得更多產品的本土化研發決策權”,“新車型的產品定義與研發將100%圍繞中國市場需求而來,100%由我們中國設計和工程團隊主導完成”。
屆時產品定義將更契合中國用戶者需求,產品上市速度更快,產品質量也更有保障,這些都是盧曉對上汽通用今后銷量保持樂觀的底氣。
不過,光盧曉自己有信心不行,經銷商的信心,是決定上汽通用能否挽回銷量頹勢的更關鍵因素。
過去幾年,跌跌不休的銷量讓不少經銷商或主動或被動地關店退網,盧曉亦深知經銷商的難處。
他承諾:“在短期內,‘去庫存’和‘為經銷商減負’將是上汽通用的核心任務。”并且”在與經銷商的共同努力下,上汽通用已經連續多個月有效降低庫存。“
渠道層面的另一個問題是轉型。
在數量上,到目前為止,上汽通用在全國僅有55家新能源門店,較陸一去年計劃的新能源4S店數量下限只達成了55%。
薛海濤
在渠道模式上,用陸一自己的話來說,他在任期間,”新能源店,現在無論是4S店、傭金代理制、還是直營模式,多種模式都會存在”。
這對薛海濤意味著什么?
考慮到上汽通用計劃2024年-2025年推出10款全新新能源車,因此在新車抵達之前,薛海濤必須抓緊時間修復升級原有銷售網絡、更廣泛地鋪設新銷售網絡。
而多種渠道模式并存,意味著曾發生在小鵬身上的不同模式渠道間的內耗,一不小心也會發生在上汽通用,這就對薛海濤的渠道管理水平提出了考驗。
再來看陸一在任時另一工作重心——重塑品牌矩陣。
我們都知道,通用旗下三大品牌之所以長期互相擠壓,很大部分原因是上汽通用動不動就來一波降價,從而使凱迪拉克侵入別克價格帶,別克侵入雪佛蘭價格帶,雪佛蘭則完全喪失品牌溢價。
可莊菁雄在領導上汽通用破局時,依舊把“掀桌子”式定價作為一種手段,這對品牌矩陣的重塑無疑是不利。
看看雪佛蘭就知道,目前上汽通用已不再公布這一品牌的銷量,其原因不難猜測。這為所謂的品牌定位調整,做了一個耐人尋味的注腳。
上汽經銷商線下門店
重任又來到了“盧薛組合”頭上。
結合二人的背景,我們不妨合理猜測,今后二人重塑品牌矩陣的方式,大概率會是由盧曉負責加速技術落地,營造品牌的里子;薛海濤做好技術傳播,給通用三兄弟賺面子。
平心而論,上汽通用也確實有技術可講,尤其是它的奧特能平臺,但此前上汽通用對自身技術的傳播效果總是不溫不火。這波換帥過后,上汽通用的技術人設或將更為豐滿立體。
猶記得2019年,當時的上汽通用總經理王永清在媒體面前高喊:“在中國市場,上汽通用會永遠處于第一陣營”,不到5年后的今天再回望,昔日的豪言壯語留下的只有唏噓。
盧曉和薛海濤的組合,能帶領上汽通用觸底反彈嗎?市場正翹首以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