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高管天價“出場費”?8月7日,廣東華興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被曝高管出席董事會補貼15000元,引起輿論熱議。隨后華興銀行回應報道不實,但其修改年報內容的行為再度引發爭議。知微金譽結合相關數據,就該事件從傳播分析、銀行回應、輿論觀點及輿情分析等多方面進行分析,并給出聲譽管理啟示。
完整版報告可掃碼添加客服“知小微”獲取。
01
高管天價“出場費”疑云
01
傳播趨勢
8月7日,自媒體“財銀社”刊文《薪酬最高,待遇最好,這里是每一位銀行人向往的圣地》,曝光華興銀行董監事出席會議領取高額補貼;隨即,@新浪銀行在微博平臺發起話題#華興銀行高管出席董事會補貼15000元# #華興銀行高管人均年薪248萬# 等,引發網民熱議。
8月9日,華興銀行通過官網發布聲明稱相關報道不實,為個別媒體歪曲解讀。媒體轉載官方聲明,出現輿情傳播最高峰。
據 知微輿論場 ,8月10日,話題#銀行高管被曝天價出場費登上快手熱榜。同日,媒體發現華興銀行悄悄調整年報中津貼相關表述。
8月12日,媒體轉載報道華興銀行刪改年報內容,再次出現輿情傳播小高峰。
8月13日,輿情傳播逐漸消退。
02
銀行回應
工作人員:工作人員不間斷回復解答網民關切
8月9日,貝殼財經記者連線客服熱線:公告數據均真實有效。對于出席會議為何有萬元補貼,客服未予回應,稱:“我們只負責業務解答,相關問題可以發郵件。”
8月9日,財聯社連線工作人員:銀行主要根據獨立董事出席會議及履職情況,以適當形式發放薪酬,獨立董事個人年度薪酬總額也在行業正常水平之內。
自媒體文章中提及的33次會議,是6個不同的董事會專門委員會召開會議的總數量,將此累加至一名獨立董事頭上來計算薪酬,屬于誤導。
后續華興銀行將密切關注該事態發展,并及時回應社會關切。
官方聲明:兩日后官網發布聲明時效性滯后
8月9日下午,華興銀行在官網發布聲明稱,近日,網絡上出現個別媒體對該行年報信息披露的薪酬內容進行斷章取義、偷換概念、歪曲解讀,發布不實報道,惡意誤導公眾,對該行聲譽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對此,該行已向相關平臺投訴,對惡意造謠者必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該行稱,目前主要經營指標均符合監管要求,經營發展情況良好。
年報內容:回應后調整年報表述引發爭議
8月10日,媒體對比中國貨幣網發現,華興銀行2023年年報內容發生調整:
此前會議補貼標準相關內容被刪除,替換為一句較為模糊的說法:盡職津貼和會議補貼將根據董事、監事的會議出席情況和履職情況予以發放。
此前10位高級管理人員(包括全職的監事長)在該行領取的稅后薪酬總額為2481.45萬元;刪改后的年報則將范圍擴大至該行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稱上述人員在該行領取的薪酬總額為2781.05萬元。
此前年報顯示華興銀行2023年業務招待費7057萬元,修改后的年報中該項內容已不見蹤影。
(更多分析內容, 請掃碼添加客服“知小微”獲取完整版 報告。)
02
輿論爭議點是什么?
網友負面情緒明顯。華興銀行遲來的聲明、修改年報的操作等內容增加了較多的話題性。
01
輿論觀點
媒體:重點關注制度
新聞媒體議題以曝光華興銀行高管高額會議補貼和轉載華興銀行回應為主。部分財經媒體與自媒體分析華興銀行業績、高管薪酬、董監事工作經歷、獨立董事權責分配等。
客觀轉載華興銀行回應聲明
輿論發酵兩日后,華興銀行通過官網發布正式聲明,媒體迅速轉載報道并分析回應漏洞。如每日經濟新聞報道《廣東華興銀行回應“董監事高額會議補貼”》、澎湃新聞報道《廣東華興銀行回應“董監事高額會議補貼”:不實報道,已向相關平臺投訴》。
討論獨立董事激勵制度
部分媒體訪問專業人士,理性分析獨立董事津貼補助的合理性與必要性。財聯社報道《華興銀行董監事“萬元會議補貼”意外引風波,計酬方式是否合理?如何合理激勵獨董履職成為考驗》、第一財經報道《“獨董高額會議津貼”引關注,大部分上市公司采用實報實銷》。
網民:重點關注資金安全
網民負面情緒明顯,近一個月股市股價下跌疊加裁員、降薪壓力,金融機構高額薪酬與優厚的福利待遇戳中網民的情緒。
民營企業資金自由分配
華興銀行為相關部門批準設立的混合所有制商業銀行,部分網民認為其資金分配合法合規即可。如:“民營銀行,有啥啊,愿意發多少,就發多少,只要合理合法就行唄”。
規勸消費者盡快取款
銀行被爆出負面新聞,網民擔憂消費者資金安全,規勸消費者盡快取出在該行的存款。如:“快點取款跑啊”“儲戶就要小心存款突然就沒了”。
02
輿情分析
高管薪酬類輿情事件傳播通常以傳統媒體為主導,網民參與積極性不高,輿情生命周期相對較短,即便有媒體誤讀,第一時間做澄清報道即可最大程度降低負面影響。但反觀華興銀行,一方面,官網“姍姍來遲”發聲明怒懟媒體;另一方面,暗自撤銷年報,修改內容重新發布,在首發文章的評論區又出現疑似“水軍”痕跡的跟帖,系列動作反而增添了話題性。
降薪高壓下高額薪酬與補貼易引爆話題
董監事僅出席會議便能領取高額補貼與基層員工追薪不斷、普通民眾辛苦工作卻領著低額薪酬形成鮮明對比,引發基層工作者和公眾不滿。此外,年報披露信息顯示,華興銀行10位高管合計領取薪酬2481.45萬元,人均稅后薪酬248萬元,甚至超過常年霸榜銀行“年薪一哥”之位的民生銀行。金融業降薪高壓及該行營收凈利雙降背景下,高管仍保持較高薪資水平,極易引爆話題。
回避爭議焦點給謠言傳播留下空間
一方面,華興銀行官網和工作人員稱高額會議津貼存在誤讀,記者追問哪方面誤讀,工作人員未給出詳細答復;另一方面,華興銀行回應稱高級管理人員出席股東大會、董事會及專門委員會不領取任何會議補貼等,但在年報中并未找到相關表述。華興銀行多次回應與年報事實自相矛盾,且回避輿論爭議焦點,給謠言和不實信息傳播留下空間。
(更多輿論觀點和輿情分析以及聲譽管理啟示內容,請掃碼添加客服“知小微”獲取完整版報告。)
團隊簡介
知微數據垂直于金融行業的子品牌,團隊核心成員擁有10多年聲譽風險管理研究經驗,為金融行業客戶提供一站式聲譽風險全流程管理服務,涵蓋輿情監測、決策分析、管理咨詢、危機應對、課題研究、制度體系建設、培訓演練、基層賦能等。
如 需完整版報告或其他行業報告,請掃碼添加“ 知小微 ”進行獲取,也歡迎加入營銷、公關專屬社群進行交流。
知微輿論場
知微事見
知微危機案例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