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6-11日,由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協會主辦,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辦事處支持,《中國科技教育》雜志社承辦的2024“她·未來”女童科學營(北京營)活動成功舉辦。來自廣西、甘肅、陜西、四川、內蒙古、新疆的60名女同學和12位領隊參與。
1
科技場館啟航,拓寬科學視野
在北京科學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全體營員開啟了一場“科技+視覺”的開營體驗。通過精心策劃的開營式,營員們踏入了科學的奇幻殿堂,每一步都充滿了對未知世界的好奇與向往。在北京科學中心的特效影院內,營員們沉浸在震撼的視聽盛宴中,科技的力量以最直接的方式觸動心靈。特展區,不僅展示了最前沿的科技成果,更化身為生動的課堂,引導營員們深入探索,親手觸摸科學的脈搏。科技場館之旅,是科技與藝術的完美交融,是知識與娛樂的深度融合。營員們在探索未知、發現新知的過程中,學會了用科學的眼光審視世界,用科學的態度面對生活,更將科學的精神內化為影響未來的力量。
北京科學中心特展參觀
2
沉浸式項目學習,探索汽車科技奧秘
科學營以“汽車工程”為主題,巧妙融合項目式學習,將傳統講座的枯燥轉化為動手實踐的樂趣。從追溯汽車歷史的講座啟航,營員們親手操作鹽水小車,初識電池奧秘;進而跨越至綠色能源電動車的組裝與設計,親身體驗從概念到實物的奇妙旅程。拆解家用汽車、編程機器人小車、體驗無人駕駛技術……每一個環節都緊密相連,由淺入深,讓營員們在探索中不斷成長,從對汽車技術的懵懂無知到能夠構想未來汽車藍圖,每一步都凝聚著對科學的熱愛與追求。
綠色能源電動車組裝
3
職業規劃,多維賦能科學營
科學營匯聚了深耕科技領域的女科學家,她們以親身經歷為基,以生動講述為翼。不僅傳授智慧,更激發營員對科學的無限向往,成為照亮前行之路的璀璨燈塔。專業科技教師團隊,以系統化教學引領營員深入人工智能與汽車工程的實踐殿堂,讓理論知識在動手操作中生根發芽。引入了知名企業的高級人力資源顧問,深入剖析行業現狀,預見未來趨勢,并提供個性化的職業規劃指導,為營員的職業生涯啟航賦能。多維度的師資配置構建了一個全方位、立體化的學習與成長生態系統。在這里,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相輔相成,學術探討與應用創新并駕齊驅,傳統智慧與現代科技交相輝映。
與科技職業女性對話
4
創新積分機制,激發無限潛能
為充分調動營員們的積極性與創造力,科學營設計了一套科學而富有激勵性的積分制度。通過團隊協作、科學實踐、問題提出等多維度評價,營員們不僅能夠獲得成就感,還能憑借積分兌換心儀的獎品,從科學實驗套裝到科技書籍,每一份獎勵都是對她們努力的肯定。閉營時的抽獎環節更是將活動推向高潮,讓每位營員都能帶著一份特別的記憶回家,讓這次科學之旅成為她們人生中難以忘懷的篇章。
積分兌換獎品
5
角色扮演,增強團隊意識
通過小組組長總負責,科技組長、工程組長、設計組長分工等形式,讓營員們在實踐中學習領導與管理的藝術。這些角色不僅是對營員們能力的挑戰,更是對她們責任感與團隊協作精神的磨礪。在模擬真實社會的環境中,營員們學會了如何引領團隊、解決問題,這種寶貴的經歷將成為她們未來成長道路上不可或缺的財富。
小組開展人工智能小車實踐
6
全方位安全保障,筑夢無憂環境
《中國科技教育》雜志社以嚴謹細致的態度,構建了一個全方位的安全防護網。從招募并培訓12位來自高校、具備專業輔導與心理支持能力的志愿者,到配備24小時應急車輛與完備醫療設施,再到嚴格監控食品安全的餐飲管理,每一項措施都彰顯了對營員安全的極致關懷。這樣的環境,讓營員們能夠心無旁騖地沉浸在科學的海洋中,盡情探索,無憂無慮。
《中國科技教育》雜志社始終站在科技教育的前沿,致力于提升鄉村女童的科技素養,為她們搭建通往夢想的橋梁。此次“她·未來”女童科學營的成功舉辦,不僅是一次對科技教育的深入探索,更是一次對女性力量的深刻詮釋。我們相信,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將有更多女童因科技而閃耀,因夢想而飛翔。
內容編輯 | 孟想
一校 | 孟想
復校 | 王藝婷
終校 | 朱志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