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內商業觀察領域的風向標,8月13日,《財富 Fortune》發布“2024中國40位40歲以下商界精英”榜單。
其中新添了一位浙江“小伙”:葉洪新。
說到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會陌生,但他創立的品牌在消費電子領域已經是一匹大黑馬——徠芬。
《財富 Fortune》稱,過去一年,40位來自人工智能、機器人、新消費等領域的創業者正在引領中國商業的變化,同時也在影響世界,他們是當下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年輕領導者。
說到葉洪新,羅永浩曾贊不絕口,認為他是一個顛覆行業的理想主義者,羅振宇也在年終演講中專門提到過。
這位80后初中畢業后,就隨父母來到廣東打工,在工廠打螺絲釘,最窮的時候會和父親去翻垃圾桶。
后來靠著當淘寶客服,葉洪新在電子商務的前線,接觸到了消費市場最真實的需求。
2019年,葉洪新創立徠芬并推出旗下首款產品高速吹風機。
僅僅用了一年時間,徠芬就取得了行業第一的成績,并連續三年穩坐國內高速吹風機銷量榜首的位置。
吹風機的核心是電機馬達。
20多年前,戴森科技的創始人James Dyson聚焦馬達產品,創新提出了高速無刷設計,由數字控制換相,馬達加速到最高轉速的時間僅0.5秒,大大提升了馬達的轉速、控制能力,以及體積。
而憑借著其在電機上的核心技術優勢,戴森也打造出了3000元價位的吹風機和萬元以上的吸塵器。
普通吹風機,電機轉速一般為每分鐘1萬-2萬次,戴森吹風機是11萬次。
由于風力更強,戴森高速吹風機大大縮短吹干頭發的時間,從而減少對頭發的損傷。
對于不少愛美女性,或是理發店老板來說,戴森吹風機都是一種信仰般的存在。
但近兩年,戴森的聲音越來越小了。
原因就是遇到了中國狠人葉洪新。
2024年的618期間,天貓榜單上,徠芬的高速吹風機成交榜排名第一,戴森則是第二。
越來越多的人發現:徠芬不僅僅是戴森的“平替”,更是超越戴森的存在。
產品的定價權,往往靠的是技術先進性。
所謂“新質生產力”也就是要發展高端制造,從而擴大利潤,擺脫內卷。
戴森的吹風機為什么賣到3000,市場需求還很大。
無它,就是技術上的斷層式領先。
2019年,葉洪新創辦了徠芬科技,前兩年不推產品不賺錢,只研發高速馬達。
經過兩年多的潛心研究,研發團隊掏出了自研自產的三相無刷電機,一舉拿下了30多項專利,成功打破了高速無刷馬達技術被國外壟斷的局面。
2011年,徠芬高速吹風機LF01面世,這款同樣搭載了11萬轉/分鐘高速馬達在體驗上已經可以媲美戴森。
但定價卻只有戴森的五分之一:599元。
葉洪新認為,徠芬吹風機已經在性能上全面超越了戴森,包括風力更大、噪音更小、價格也更便宜。
高質低價是占領市場的不二法門,剛上市的2021年,徠芬科技全年的銷售額就達到了1.3億。
到了2023年底,這個數字已經突破了30億元。
今年618,徠芬全網的銷售額同比增長60%,光高速吹風機就賣了105萬臺。
在葉洪新看來,徠芬的可持續成長路徑,就是把產品做得更好用、更好看,還能持續降低價格。
對于好產品的定義,徠芬定了創新三大標準,即產品要“變得更領先,變得更實惠,變得更好看”。
以吹風機里的電機為例,徠芬剛開始研發的時候,電機的成本高達200元,但現在,成本已經降到了二三十。
而徠芬吹風機也不斷推出利好年輕消費者的系列,把產品價格從戴森的五分之一,降到了現在10分之一。
產品的設計也不斷創新,最新的徠芬高速吹風機Mini,只有一個小瓶怡寶的體積大小。
一些用戶稱:“拆徠芬像在拆一臺iPhone手機。”
戴森的電機,不僅僅用在吹風機上,其吸塵器也是行業內的“愛馬仕”。
但葉洪新并沒有模仿戴森去進軍吸塵器,而是把目光放到了更為日常的消費產品上:電動牙刷。
過去,電動牙刷的王者一直是國外的飛利浦。
其3.1萬次/分鐘的?振動頻率,遙遙領先于同行。
同樣,價格也是,旗艦產品飛利浦HX9912的售價高達1199元。
和吹風機一樣,電動牙刷的核心部件也是馬達。
徠芬既然有自家的高速馬達,做起電動牙刷來又會怎么樣呢?
2023年,徠芬區別于飛利浦聲波式技術路線,推出了開創性的大擺幅掃振一體電動牙刷,轉速高達6.6w次/分鐘,實力碾壓一眾對手,價格也僅僅是飛利浦HX9912的三分之一。
一經發布,就登頂多個電商平臺電動牙刷品類銷量冠軍,上市首月的銷量就超過了13.5萬支,銷售額超過4000萬元。
2024年,電動牙刷的市場格局悄然改變。
2024年1-6月,電動牙刷網絡零售額排名前五的品牌是:usmile、徠芬、飛利浦、歐樂B和米家。
事實證明,國產品牌走技術路線并不僅僅是模仿那么簡單,只要能在技術創新上取得優勢,就能在市場中全面開花。
回想起來,中國的小家電過去常常被松下、飛利浦這樣的國外品牌占據,產品溢價也很高。
而長期以來,中國制造也陷入了“低價內卷”的思維,導致行業內不少廠家利潤都很低,也賺不到錢,還出現了大量的低端產能。
同時消費者也買不到好的產品,逐漸喪失了國產信心。
但現在,隨著國產品牌持續發力,小家電的行業頭部產品中,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
創新求生,技術普惠,徠芬的創新發展之路,是許多國產品牌的范本。
在無相君看來,只有通過創新去驅動產業發展,才能對經濟社會起到引領性的變革作用。
我們需要更多的徠芬,深耕技術,挖掘潛在的市場,以實現更大規模的國產替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