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脆皮先生
來源 | 脆皮先生(ID:cpxs2009)
1
這兩年,越來越流行儀式感。
前幾天立秋,“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又刷屏了朋友圈。
我們都是花錢買的。
你能想象,有人曬出的秋天第一杯奶茶,卻是“偷”來的嗎?
一杯十幾塊的奶茶,事情本來不算很大。
可今天,必須給大家好好講講。
因為,這回,它不僅讓我們見識了天下之大,無奇不有。
更讓我們知道了什么叫: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事情還要從8月7號說起。
新疆,一小伙給自己點了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由于自己當時不在家,就讓外賣小哥把奶茶掛在了門把上。
外賣小哥拍完照,就離開了。
經常點外賣的都知道,這是常規操作。
奇怪的是,當小伙回到家,自己滿心期待的奶茶,卻不翼而飛了。
小伙趕緊去查了自己貓眼上的監控。
才知道奶茶不是憑空消失了,而是被自己樓上的女生“順走”了。
監控視頻記錄下了全過程。
一個大概十幾歲的小女孩。
長相看起來干干凈凈,穿著也是體體面面。
從發現目標,到伸手,轉身,下樓。
動作那是一個行云流水,表情也沒有一絲不自然。
從容淡定的,就好像她拿走的不是別人的,而是自己的東西。
年齡不大,心理素質挺強。
第二天,小伙找到了偷奶茶的女孩,女孩父母上門給小伙道了歉。
不想把事情鬧大,小伙選擇原諒,也把原視頻刪了。
以為就這樣大結局了,可沒想到,反轉的后續還是來了。
10號晚上,小伙又發了一條視頻。
不接受8月8號的私下道歉。
并要求對方本人或監護人公開道歉。
理由如下:
前一秒上門道歉,看別人把視頻刪了,下一秒,就開始對著別人不斷辱罵騷擾。
不怪小伙突然變卦。
只怪對方非但不以為恥,沒有無地自容,還不依不饒,倒反起天罡。
這一操作,成功惹怒的不止小伙,還有一眾網友。
孩子“光明正大”偷奶茶。
家長“理所當然”當幫兇。
生動上演: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也真真應了那句:
“當你發現一個孩子有問題時,他往往是這個家庭里,病得最輕的那個。”
年紀輕輕,就如此“坦然”偷拿別人的東西。
小伙這次的所作所為是在救女孩,是在給家長一個最好的教育機會。
父母的后續操作,卻是實實在在把女孩推向歪路。
果然,一個家庭,有熊孩子不可怕,孩子有缺點也不可怕。
- 真正可怕的,是他們背后站立著,一對是非不分,三觀不正的父母。
2
孩子做錯了事情
正常父母怎么做?
立馬道歉,抓住機會好好教育孩子,然后好好反思自己。
可偏偏有些家長,永遠不分青紅皂白,永遠理所當然充當著“幫兇”角色。
六月,是各大美院畢業展季,每年,卻都逃不掉“熊孩子”魔咒。
今年,慘狀甚至更上了一籌。
中國美術學院,畢業生們嘔心瀝血的一個個作品。
被一群孩子“圍攻”,他們隨意揉捏,暴力拆除,肆意破壞。
多少個日日夜夜的心血,最后只剩一片狼藉。
有的,甚至直接被偷走。
畢業生們叫苦不迭,一群家長卻只把別人的辛苦,當作自己的遛娃圣地。
最讓人氣惱崩潰的是:
孩子在玩耍,大人在指揮怎么偷。
孩子在破壞,大人在一旁鼓勵。
受害者在溝通,孩子家長:“我要舉報你”。
有什么樣的大人,就有什么樣的孩子。
每一個看似天生的熊孩子,不過是熊家長最赤裸裸的反射。
是看不見上面的“勿入”“損壞罰款”嗎?
不,他們只是不以為然。
是不知道自己孩子在做錯事嗎?
不,他們只是覺得自己有“免死金牌”:
“他,還是個孩子”。
每一個孩子,最初來到這個世界都是一張白紙。
在這張白紙上,是繪上美麗的花朵,還是種上“惡魔”的果實,父母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有些家長,卻只會偏袒護短,只會找“萬能借口”。
殊不知,最該管教的年紀,如果你不管教他,有人會替你管教。
- 最該樹立三觀的時候,如果你不幫他樹立,社會也遲早會給他上最殘忍的那一課。
3
總有父母習慣把孩子的錯誤,全部歸結于外因:
孩子不優秀,是因為沒有名師教導。
孩子不懂事,怪這個社會把它荼毒了。
卻不知道,“最貴的教育資源,不是學區房,而是父母的三觀。”
- 最好的老師,也不是重金難尋的名師,而是你自己。
看過一個印象很深刻的視頻。
爸爸帶兒子去吃自助餐,男孩不停去拿菜,爸爸看到后,連忙制止,告訴兒子吃多少拿多少。
最后,因為拿的太多,男孩還是吃不下了。
趁爸爸離開的時候,他“心生一計”,把食物全都倒進了垃圾桶內。
工作人員注意到情況,把男孩的行為告訴給了爸爸。
爸爸沒有偏袒縱然,強行解釋。
也沒有當眾對孩子實施打罵。
而是問他為什么要這么做,然后讓兒子把垃圾桶拿過來,自己把里面的食物全都吃了。
看著爸爸的舉動,孩子也終于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一邊抹淚,一邊說著,“我再也不浪費了……”
明智的父親拯救了一個熊孩子。
相信孩子也會永遠記住這一天。
這個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視頻,觸動了許多人。
很多父母,在其中看到了榜樣的力量,看到了這個父親的高度。
也學到了為人父母,最好的教育,不過言傳身教,以身作則,不過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我見過孩子在超市不小心打破番茄醬。
家長害怕擔責,扭臉兒就指責起保潔阿姨多管閑事。
我也見過男孩把頭埋進超市黃豆里玩。
媽媽看到,擔心影響別人,當場教育孩子,還主動把黃豆全買了下來。
我見過高鐵上孩子吵鬧不停,還敲打前排乘客的頭。
旁邊的家長絲毫不攔著,還蠻橫無理,吐出一句“孩子就是孩子。”
我也見過孩子坐高鐵。
家長為了不打擾其他人,買了一個大包菜,讓孩子安安靜靜撕到了下車。
這個世界,從不是對孩子的偏見越來越大。
而是熊孩子背后熊家長的態度,讓人太難以理解,難以釋懷。
李玫瑾老師說,一個人有無教養,基本看他的父母就知道了。
因為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復印件。
課堂上,老師傳授最多的是知識,而做人處事還是得父母。
那些調皮搗蛋,素質堪憂的孩子后面,一定有三觀不正的家長。
那些優秀的孩子背后,站著的,也一定是三觀正,有高度的父母。
“他還是個孩子。”
不是也絕不可能,成為孩子一生的免罪金牌。
- 把孩子當成人,當成獨立的人。
以社會對孩子的要求,去要求自己的兒女。
以自己的言行舉止,去潛移默化兒女的三觀塑立。
才是改變他們命運,真正為他好,讓他們健康長大的,那個制勝法寶。
*作者:脆皮先生;個人簡介:脆皮先生,一枚新晉奶爸,創業公司高管。曾花3個月時間復習,考上985高校碩士,成績全國前三。工作13個月,即成集團公司年薪最高員工。去過很多城市,也曾在路邊練攤。現在只想和你說最真的話,持續成長,不斷精進。本文來源:脆皮先生(ID:cpxs2009),轉載請聯系脆皮先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